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课件(共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课件(共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4 17:4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上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边读边列提纲,把各个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想一想,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交流平台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有助于准确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运用边读边列提纲的方式记录各部分内容,以便阅读后将其联系起来,从而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如《盼》。
2.关注文章题目,如《开国大典》;
3.抓住关键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如《宇宙生命之谜》。
4.写事的文章要抓起因、经过、结果。如《桥》。文章类型不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法也不同,要灵活运用。
我喜欢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概括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间是1941年秋(抗日战争时期),地点是狼牙山,人物是五位壮士,事情的起因是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经过是五位战士将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痛击敌人,结果是五位战士英勇跳崖。将这些内容归纳整理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列提纲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文的段落以空行为标志,共分六部分。课文第一部分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很多人的爱戴;接着第二到第六部分转入对伯父生前的点滴回忆,分别叙述了五件事:伯父借谈?水浒传?
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伯父在笑谈“碰壁”中抨击旧社会;除夕爸爸和伯父给“我们”放爆竹、花筒体现慈爱;伯父热情地救助受伤的黄包车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最后总结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点明主题,总结全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由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受到人们的爱戴写起,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五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词句段运用
竹节人

芦花鞋
这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这组题目很有意思,因为……
第一组以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文章写的是谁。第二组以事件作题目,题目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三组以贯穿全文的事物作题目,这些事物在文章中都有特殊含义。第四组题目则用含有新奇、充满童话色彩的词语来吸引读者,很有意思。我们在拟题时,要考虑拟的题目是否准确,是否能够吸引读者。
词句段运用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饱经风霜”的意思是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饱经风霜的脸”是指一个人经历过很多艰苦的生活。“饱经风霜的老屋”是指老屋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岁月。“饱经风霜的大树”是指大树经历了大自然的很多的风吹雨打。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树
“深处”的意思是很深的地方。“树林的深处”是指树林的最里面。“秋天的深处”指的是深秋季节。“记忆的深处”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示例:“饱经风霜的脸”让我想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外公,头发稀疏花白,额头皱纹纵横,像是被一刀刀刻上去的。他眼神疲惫,眼球布满了红血丝,两颊布满了褶皱,鼻梁上还残留着一点血迹。他的嘴唇上泛着紫色,脸色蜡黄。但看到我们他还是勉强咧开嘴笑了,努力地挣扎着坐了起来。
示例:树林的深处有一幢充满生机的小木屋,屋子里住着一位老人。老人极喜欢花草树木和小鸟,眼前这片绿意盎然的树林,就是老人毕生的心血。树林幽静、环境舒适,吸引了众多鸟儿来此安家落户。老人每天就生活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深林中。树林深处的这个场景真美啊!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画面。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痩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书写提示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柳公权的书法作品。他的楷书的用笔特点是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的特点。《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品。
柳公权:字诚悬。唐朝著名书法家、诗人。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盛唐中唐名家书法,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融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他的楷书骨力遒健,结构劲紧,自成面目,对后世影响很大,与颜真卿并称“颜柳”。书碑很多,以《玄秘塔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为最著。书迹有《蒙诏帖》《送梨帖题跋》

创作背景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六月,大达法师——端甫圆寂,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他是继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为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以告示后人,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于长安刻此颂功德碑。此碑为柳公权64岁时所书,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
书法中的国学知识举例:
楷书的奠基人——钟繇(yáo);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书法“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书写提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句意: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大丈夫呢?这两句表现了鲁迅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其中渗透着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句意:希望之路是走出来的路,是实践出来的路,是探索得来的路。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希望,要创建希望中的新生活,就要脚踏实地,奋力前进。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句意: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很重要,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发扬民族之魂,民族才能建立起来,国家也才能得到发展。
句意:从古至今,中国出现过为人民埋头苦干的人,为人民利益上书请命的人,为人民利益奋起反抗的人,甚至有的人为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这些人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他们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发展富强。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积累鲁迅名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