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卷 2011.11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卷 2011.1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3 18: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检测卷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静(mì) _ ②遗(hàn) _ ③粗(cāo) _ ④卷(zhì) _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四季景色色彩斑澜、美不胜收。色彩明丽、诗意昂然的《春》是一曲“新、美、力”的赞歌,《济南的冬天》的水藻得意地向我们展示着终年注蓄的绿色,《三峡》充溢着对大自然的叹服和赞美之情,《夏》用紧张、热烈、急促的弦律赞美作者心目中黄金的季节。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10分)
① ____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②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
⑤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
⑥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⑦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开头即引用了《二十四节气歌》:“___________ 。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____________________ 。”
4. 修改病句。(4分)
①我校精彩纷呈的校园艺术节,激发了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②在艺术节上,同学们充分发扬了自身的特长。③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艺术才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4分)
他在一条条巷子里左躲右闪,避开小学生们回校的路,然后心情烦躁地跑起来。他来回两三次跨过一条小“支流”,这是孩子们中间流行的一种迷信,这样,河水能叫追赶的人找不到踪迹。半个小时后,他在卡迪夫山顶陶格拉斯宅子后面消失了。学校远在他身后的谷地里,已经几乎看不大清了……
(1)本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________,语段中的“他”在逃离学校的过程中萌生了_______________的念头。(3分)
(2)结合整部名著来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6-9题。(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分,夜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①,多所像类②。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③,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水经注江水》
附注:①形容:形状、样子; ②多所像类: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③悉以临惧相戒: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④践跻:登临
6.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 )
A. 自非亭午夜分 B. 隐天蔽日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千万蔽地(《以虫治虫》)
C. 或王命急宣 D. 春冬之时
绝壁或十许丈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E. 不以疾也
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7.句子翻译(2分)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8.【甲】文中,能体现【乙】文袁山松所说的“悉以临惧相戒”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
;而【乙】文袁山松所说的“既至欣然”又与【甲】文中郦道元所言的“
”中所直接表露的情感是相一致的。(2分)
9.有人说,【甲】文写景“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请你结合文段【甲】中的画线句,具体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2分)
阅读下列选段,完成10-13题。(8分)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10.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甲段文字中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甲文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何感受?请用—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下来。(2分)
12.在乙文中作者由眼前的一切想到“生命”,你由春天的景还能想到什么?请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13.回忆你学过的古诗,想想哪些诗句也是表现甲文或乙文中的景物?(请写出两句)(2分)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8题。(13分)
追随春天的脚步
韩吉辰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
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
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
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兼程!  
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
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 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 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
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5期)
14.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 、春天的秘密。(2分)
15.文章引用朱自清散文《春》中的语句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3分)
16.请说出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17.阅读第⑦段,分析加点词语“流连忘返”的表达效果。(3分)
18.阅读⑥⑦段,选出对两段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2分)( )
A.春天从来不到高山驻足,春天到达海边的时间较晚,这是高山和海滨成为避暑胜地的根本原因。
B.热空气上升,高空高太阳又近,所以气温应该随地势升高而增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C.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而是先把地面烤热,所以空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距离地面的高度。
D.春天迟到海边的原因是有两个:一是海水温度变化较慢;二是海风吹来吹去,影响气温。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9-23题。(13分)
春天的主人
冯恩昌
①早春二月,村南山下河谷已是绿柳如烟,春水悠悠,呈现出一派春天的鲜活景象。这条从大山里奔涌而来的小石河,从我记事起就匆匆忙忙地汩汩地流向发源于沂山的纵贯南北的弥河,然后汇入大海。
②原先,小石河的两畔,全是荒凉的沙滩,连小草都不肯生长。后来在河谷中密密麻麻地遍栽柳树,连续绿化十几年,整个河谷被绿柳掩盖起来,变成了一条翡翠绸带,顺河风吹动,碧云如波滚滚,显得瑰丽壮观。
③年年绿化,小树长成大树,干枝繁茂成林。那长长的柳条,甩出长串的花鞭,鹅黄的花穗,青春怒发,滴着浓浓的春天的气息。“河岸柳廊中的黄莺儿,攀上高枝,几声响亮的长鸣,把空旷的河谷唤醒了,到处是生命之绿的蓬勃,到处是妩媚春色的涌动。
④流淌在绿荫屏障中间的小石河,泛着春水的粼粼浪波,有几只过冬后第一次跳进水欢愉的鸭子,那金黄的一双双蹼,划破了河水的明静,描出水中一幅幅春画,把一群群游鱼逗乐了。有的在水中戏闹,有的跳龙门欲吻那摇荡的柳梢,此情此景呈现出一派“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
⑤村庄里有几位钓鱼老翁,踏青走来,在河畔柳下的石墩上蹲着,举起长竿钓起了他们的晚年乐。那一根根银线顺柳条儿甩进河中,两眼专心致志地盯着银筏,一个惊心动魄的亮点出现,他们就得到了可喜的收获,诞生了返老还童的梦。
⑥我漫步徜徉于柳林中,沐浴着绿色的风,聆听着百鸟的呜唱,感受着温煦的春光。正要扯过柔柔的柳条儿,饮一口从鹅黄花蕾中蹦出来的露珠儿,却听到从河畔柳荫中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柳哨声,那韵律,那节奏,清脆而响亮。刹那间一群顽童,一人一支柳哨,嘟嘟嘟地吹着走来。我旋即领悟到,他们是春天真正的主人,他们弹奏的是最动听的春曲,是春天稚润的充满希望的呼喊,是他们给绿色的河谷增添了不尽的生气。
⑦这河谷,这柳林,这孩子,是人间最鲜活的生态和精灵,是最纯真最瑰丽的画幅。愿这没有丝毫污染的、绿色的山河世界,永远生动着,保持着妙龄少女般的青春风采。
19.作者所写河谷早春二月的景物具有怎样的共同的特征 (提取原文词语回答)(2分)
20.结合语境,根据自己的积累,帮助作者在第④段空白处填补一句七言古诗。(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21.第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括。(3分)
22.仿照下面示例,从文章第②段中摘取一个句子进行赏析,并作批注。(3分)
示例:这条从大山里奔涌而来的小石河,从我记事起就匆匆忙忙地汩汩地流向发源于
沂山的纵贯南北的弥河,然后汇人大海。
批注:“匆匆忙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石河”水流湍急。
23.文章结尾两段,作者表达了自己在春天中的“领悟”。确实,当我们在季节里穿梭的时候,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大自然似乎在对我们轻声“说话”。请你选择自己感触最深刻的季节风物,说一段富有哲理的话。(35字以内)(3分)
三、作文(30分)
2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发现过自然界的美吗 你被上苍赐予的美丽打动过、陶醉过吗
请以“令人倾心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把你所观察到、感受到的自然界的美丽记叙、描绘出来。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55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1.①谧 ②憾 ③糙 ④帙
2.
错别字 澜 昂 注 弦
改 正 斓 盎 贮 旋
3.略
4. (2)将“发扬”改为“发挥”或“展示”、“展现”。(3)删掉“通过”或者“使” 。
5.(1)《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 吐温 当海盗
(2)他厌恶教会学校里枯燥无味的生活,对教堂里牧师干巴巴的说教更为反感,幻想着过上新奇冒险的生活。他是一个生性顽皮,又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6.BD
7.两岸高山重重叠叠地(遮挡着江面),要不是中午或半夜,是看不到太阳和月亮的。
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良多趣味
9.“素湍”“回清”是动,“绿潭”、“倒影”是静;“绝蠛多生怪柏”是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一起—伏,曲尽奇妙,一张一弛,扣人心弦。(大意对即可)
10.对春天的喜爱;对生命的礼赞
11.春风像一曲动听的歌,让你不禁想在春的旋律中翩翩起舞:春风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悄悄来到人间,给人以喜悦。
12.春草萌发,鸟儿在枝头歌唱,燕子从南方回来,正忙着筑巢搭窝……
13.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枝红杏出墙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月春风似剪刀。
14.春天的行程(“春天的脚步”也可)
15.一是引出说明的内容,二是用文学语言,增加说明的生动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运用了列数字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春天的标准。
17.“流连忘返”本意是留恋得忘记了回去,在此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春天在海边持续时间较长这一气候现象。
18.A
19.鲜活。
20.示例:春江水暖鸭先知
21.写春天老翁们河畔垂钓之乐。
22.句子示例:整个河谷被绿柳掩盖起来,变成了一条翡翠绸带…… 批注:“翡翠绸带"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绿柳掩盖下河谷的瑰丽多彩。
23.示例:抚摸春天的小草,它在告诉我,只要你有一股钻劲,你就一定可以成功。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