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四十五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检测题(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四十五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素质检测题(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3 18:0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北师大版)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检测
积累与运用(31分)
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寒伧(chen) 债券(quàn) 诅(z )咒 和煦(xù)
B.奢(shē) 华 瞬(shùn)息 疑窦(d ù) 怪癖(p )
C.裙褶(zh ) 契约(qi ) 擤(x ng)鼻子 阔绰(chuò)
D.瘦削 (xu ē) 侍(cì)候 炫(xuàn)耀 惊骇(hài)
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 )
A.家具 变幻无常 一幅苦相 走投无路
B. 账簿 凶神恶煞 得意扬扬 彬彬有礼
C. 气慨 惊惶失措 面面相觑 小题大做
D. 请谏 兴高采烈 香榭丽舍 漫不经心
表达方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的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这个鳏夫两只眼睛睁得老大,愣在那儿,一下子糊涂了。
C.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D.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珍爱生活。你们就会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会得到幸福。
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真希望我们之间不要成为( )很深的两代人,而是心心相通的朋友。
②因为虽是假货,可是做工( ),想来还可以值七八个法郎
③这里出产的绿茶久负盛名,要仔细_( )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
④在由于恐怖而变得( )的意识里,却出奇( )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的笑声。
A.隔膜 考究 品评 混乱 清晰
B.隔绝 考究 品尝 混杂 清楚
C.隔膜 讲究 品尝 混乱 清晰
D.隔绝 讲究 品评 混杂 清楚
将下列句子的顺序重新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②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
③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④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枣庄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7.仿照例句,任举—个事物,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句子。(4分)
例:竹
正面: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 反面: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事物名称: 正面:
反面:
填空(15分)(后二题每空1.5分)
.《项链》作者是 国短篇小说家 ,与 和 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是 国诗人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相信吧, 。
假如生活重新开头,我的旅伴,我的朋友——我们仍旧要一起举杯,

阅读理解
(一) 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太阳落山了,琥珀色的晚霞渐渐地从天边退去。远处,庙里的钟声在薄暮中响起来。羊儿咩咩地叫着,由放羊的孩子赶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夜色越来越浓了,村落啦,树林子啦,坑洼啦,沟渠啦,好像一下子全都掉进了神秘的沉寂里。我听见妈妈在村口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一种比饥饿更可怕的东西平生头一次潜入了我那童稚的心……(10分)
说过了这些,人们也许会理解我为什么对荠菜有着那么特殊的感情。
9.文中写道:“妈妈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只是不敢答应。”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段的景物描写似乎与作者当时的心情不相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对荠菜有特殊感情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宣纸》,回答12—15题(10分)
宣 纸
①宣纸的原产地——安徽泾县,唐代隶属宣州府,宣纸因而得名。
②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纸的制法是利用造纸机把纸浆平铺在网上而形成薄薄的纸页,再经过烘干而卷成纸卷。宣纸却是用传统方法手工焊成一张张湿纸,贴在墙上干燥而成。由于这点不同,宣纸的性能也与一般纸不一样。
③那么,宣纸有哪些特性呢
④宣纸有润墨性。落墨于宣纸时,纸面会产生“发涸”的效果。普通纸发涸会使字或线条模糊不清,也不会出现晕状化开现象。而宣纸发涸会使墨色随水分逐渐向周围扩散,呈近似圆形的波浪式的变化,如果水墨掌握得当,就能获得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艺术妙味。
⑤宣纸有耐久性。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新闻纸的“寿命”更短,五六十年后就会变黄、发脆。所以,宣纸算是纸中的“老寿星”了。
⑥宣纸的耐久性与它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测定,绝大多数宣纸pH值都在8.3左右,呈碱性状态。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⑦宣纸有变形性宣纸能够随自然环境的变化适当伸长或收缩。它不怕折揉,可以重新装裱,即使折揉很多次,一经装裱便能整洁如新。
(选文有改动)
12.(2分)宣纸的性能与一般纸不一样,是由于 。
13.(3分)宣纸有哪些特性
14.(2分)指出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
宣纸的寿命至少是1050年,而普通纸大约在两三百年后就会因自然老化而破损。
( )( )
15.(3分)为什么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三)阅读记叙文,完成16-20题(18分)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天再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电话。”说到这些,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
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先走了,等些日子,我去陪你。”
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那一块最坚强的砖。(摘自《青年文摘》2010年8月下,有改动)
16.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方框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2分)
17.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2)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18.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3分)
照应句子:
表达作用:
19.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对此,你赞同她们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20.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5分)
三、作文(50分)
21.给材料作文
山腰有一小村庄,多年来村民日常用水一直取自村口一眼古井,可近日井水忽然枯竭,村民只好下山取水。李老汉也让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人一天轮流下山取水。
首日,大儿子早早起身,肩担两桶,直奔山下,不辞辛苦,往返四次,总算在日落西山时注满了家中大缸。
第二天,二儿子携四只空桶下山,先到朋友家借马一匹,以马载桶,往返两次,日方过午,已将大缸注满。
第三天,轮到三儿子取水,他想起日前在山顶砍柴时所见清泉,于是上山循流观察地势,深思熟虑后召来村民,移石挖沟,山泉遂改道流经村中,村民再无缺水之苦。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要不辞辛劳,埋头苦干;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要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要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A 2.B 3.D 4.C 5.C 6.C 7.示例:[气球] 正面:为了让别人赏心悦目,献上自己七彩的人生。 反面:只务虚而不务实,决定了它只能昙花一现。[蜡烛]正面:为了照亮别人,不惜牺牲自己。反面: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橡皮] 正面: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不惜耗尽自己的生命。反面:一心盯着别人的错误,却浪费了自己的青春。(语言通顺,内容合理即可) 8.略
二、 9.我浑身湿漉漉的,怕母亲见了伤她的心,同时我丢了一只鞋,怕看见母亲那双被生活折磨得失去光彩的眼睛。
10.反衬作者当时孤独无助的处境和心情。
11. 荠菜使我度过了饥饿的年代,挖荠菜很坦然是一种享受。
阅读《宣纸》,回答12—15题(10分)
12.(2分)宣纸的制作方法与一般纸有很大的不同
13.(3分)宣纸有润墨性、耐久性和变形性。
14.(2分)作比较 列数字
15.(4分)因为宣纸呈碱性,这使其能够抵抗空气中“酸性气体”的侵蚀,其纸内纤维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纸也不易出现颜色变黄、强度下降等情况,所以宣纸的耐久性远超普通纸。
16.后来:开朗(或舒畅),近来:乐观(或豁达,若答“坚强”等不得分)
17.(1)“颤巍巍”反映了母亲的病情严重,(1分),依然接听病友的电话,表现了她的高尚品格(1分)。(2)运用夸张性比喻,把“通讯录”比喻成“巨额财产”,表明通讯录的重要性,是赖以生存的坚强动力,有了彼此的问候、鼓励,生命就有了新的希望,这是无价之宝。(修辞1分,含义理解1分,意同即可)
18.示例1:“通过电话之后……新的希望”照应“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沉进谷底呢”;作用:前句写母亲通电话,受到杨姨乐观的影响,从悲观中渐渐看到生命的希望;后句写母亲知道杨姨已死,希望没有了,通过对比来照应,突出我们的担心,为下文起到铺垫作用。
示例2:“我现在忙着……再聊吧”照应“喂,老姐姐……气喘吁吁啦”;作用:杨姨用善意的谎言把乐观传递给母亲,母亲接过杨姨生命散发的火光,把坚强、乐观传递给另外的病友,把无限的希望与美好送给对方。
示例3:“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问候”照应“告诉我们不能关机……打不进来电话”;作用:前句体现了母亲与其他病友间的相互关心,深厚友谊;后句体现了杨姨为给病友们传达希望和乐观,死后也不让后人关机,体现了杨姨的高尚品质。
(找准照应的句子1分,作用2分,意近即可,若未找准照应句子,则该小题不得分。)
19.要点:赞同;围绕谎言目的作答,如“善意的谎言,给病友鼓励,让病友看到希望”等,言之成理即可;若答不赞同,理由充分给满分,理由一般,给1分,不充分,不给分。(赞同或不赞同1分,理由2分)
20示例:因为母亲乐观坚强,生命危在旦夕时,却以关爱和鼓励传递着生命的快乐,让短暂的时光更有价值,所以值得崇敬(2分,意近即可)。我作为一个健康(或健全)的人,也许平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畏缩不前,如今想来真惭愧,今后,我一定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把更多的爱和快乐带给别人。(3分,意近即可
21.作文(略)
起初:悲观
后来:
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