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玩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巧妙的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玩具。本课利用冰棒棍、硬纸条、废旧打包带、大头针、橡皮 等材料,进行人物、动物形象的设计制作,引导学生体验想象与创作的乐趣。本课与科学课程相融合,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骨架伸缩原理,并利用该原理进行设计应用,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有利于学生逐步发现和关注身边事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简单了解伸缩玩具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原理。 
技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利用结合的材料设计、制作伸缩骨架,并根据预先的设计完成伸缩玩具的制作,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小组讨论、体验游戏、教师演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设计制作伸缩玩具的方法。在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体验中,感受设计美化生活的乐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伸缩玩具的骨架,了解其伸缩的原理。用剪、贴、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及装饰,体验伸缩玩具的设计制作过程及乐趣。 
难点:伸缩骨架制作的牢固性,伸缩骨架与形象设计的巧妙结合,作品新奇、美观。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游戏导入新课 
教师:小魔术 
教师制作花开伸缩玩具,给大家表演花朵盛开的魔术。 
边观看边思考: 
花朵是怎样盛开的?有什么大秘密? 
学生回答:由于玩具能伸缩活动,这样花朵就能伸开。 
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了解伸缩玩具,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出示课题 
伸缩玩具 
研究分析,交流探索 
伸缩玩具为什么会动?你想知道吗? 
(课前教师给每一小组分发一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和伸缩玩具。) 
,动手拉一拉你手中的几个形状哪个能伸缩,为什么?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伸缩玩具为什么能够伸缩? 
总结:是的,伸缩玩具之所以能够伸缩都在于骨架的秘密。(板书:创意骨架:四边形) 
(3),观察图片,你觉得哪些骨架可以伸缩。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讲解伸缩玩具骨架由字母“v”和“x”组成。 
,小组讨论,观察图片并结合你手中的伸缩玩具,需要几根骨架组成的,是如何连接的? 
 总结,出示课件,伸缩玩具制作的不同材料。 
小组相互交流并动手试一试。 
,三角形牢固,四边形容易变形。 
,伸缩玩具的原理是有伸缩骨架。而骨架都是用四边形组合而成。 
 
,学生根据伸缩原理,辨别骨架可否伸缩。骨架中必须要有四边形。 
(4),学生相互讨论,了解骨架制作特点。(孔打在交叉点,用橡皮,黏土固定) 
 
教师通过实物让学生去发现、交流、观察了解伸缩玩具原理。 
学生在了解完伸缩原理后,通过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伸 缩玩具骨架如何选择。 
欣赏美术书30、31页的制作步骤图。 
(5),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请小组合作制作伸缩玩具骨架。 
(音乐停即停) 
思考,有了骨架,还缺少什么才是完整的伸缩玩具?(板书:创意装饰) 
,小组实践练习,合作制作骨架。 
生:装饰 
巩固知识,小组实践让学生对知识点牢记清楚。 
出示课件伸缩玩具, 
(1),根据伸缩骨架的特点,怎样设计造型更有趣味性? 
转换角度 
②、适形添加(板书) 
(2),装饰物是随意粘贴的吗? 
粘贴在哪合适? 
纸弹簧有什么作用? 
小组讨论,根据骨架特点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伸缩玩具,并和大家说一说。 
教师示范: 
确定骨架 
添加装饰(相同的形对折剪,装饰不影响伸缩) 
学生作品,巧用骨架进行设计。 
生:不影响伸缩点上。 
小组合作讨论结果,学会分享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了解如何制作伸缩玩具。 
学会设计及装饰方法,解决重难点。 
艺术实践 
布置作业: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力,利用废弃物做一个新奇会动的伸缩玩具。 
教师辅导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巧妙连接。注意安全与卫生。 
学生设计制作: 
选择合适材料。 
连接处牢固稳定。 
装饰恰当得宜。 
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践能力。 
多元化评价 
展示小组作品。 
组织学生评价。 
设计新颖。 
制作精美。 
 
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给你认为最好的作品点赞。 
通过相互交流,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课后拓展 
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利用伸缩原理为人们提供方便的事物? 
我们发现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学生介绍: 
伸缩电动门、伸缩衣架,路灯维修起落架、汽车千斤顶等等 
联系生活,启发创新,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设计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