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9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9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人美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1-04 19:5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课
我们身边的痕迹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进行简单的再创作。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表现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素养,是学生体会到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重点:拓印的美感及其方法。
(2)难点:拓印对象选择恰当,方法运用得当,印痕清晰、完整、美观。
三.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故事书、绘画用笔
学具——油画棒、彩色铅笔、较薄的纸、印痕清晰的小物品
四.教学设计[]
一.魔术导课,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要邀请一位同学与我一起变魔术,谁愿意来呀?(展示两幅形状、颜色几乎一样的鱼。)分别给它们覆盖上一样的白纸,这位同学跟我用一样的方法来变,看谁能将鱼变到白纸上来。下面的同学可要睁大眼睛哦,不然,就错过见证奇迹的时刻啰!谁的纸上变出鱼了呀?你们找到鱼变出来的秘密了吗?
2、请学生上前仔细观察并触摸白之下的鱼,说出区别。
3、总结魔术成功秘密:只有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物品,才能把它的图案变出来。这个魔术的名字就叫“拓印”。[]
4、PPT播放拓印:拓印就是把凹凸不平的图案或文字印在纸上,留下它们的痕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拓印的方法寻找身边的痕迹。
5、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亲身体验,探究方法。
1.PPT播放汉代日神鱼人画像砖拓印画,拿出一款有凹凸图案的砖演示给学生看。
2、这种方法不仅能拓印画,还能拓印碑,PPT展示碑拓印
3、那到底选什么样的物品和纸张才能拓印出图像呢?
4、分组做试验:第一组
用薄纸覆盖在树叶上,使用油画棒拓印。
第二组
用薄纸覆盖在树叶上,使用水彩笔拓印。
第三组
用厚纸覆盖在树叶上,使用油画棒拓印。
第四组
用薄纸覆盖在有凹凸不平图案的卫生纸上,使用任何笔拓印。
实验完后,请每组汇报结果。
5、小结:实验证明,要想拓印出清晰的图案,选的物品必须是凹凸不平的,而且是较硬的才行。
6、板书:选物
凹凸不平
7、那选什么样的纸笔,才能拓印出清晰的团呢?
板书
薄纸覆盖
固定
上色
侧缝、轻、均匀
三、欣赏感受,拓展思维。
1、展示PPT,出示一些有凹凸图案的物品。下面大家也找找自己的身上,寻一寻教室里,看看自己的学习用品里,哪些物品适合拓印?
2、学生汇报寻找结果,并将找到的物品展示个大家看。[]
3.看一看,想一想,还能用什么表现方法,把采集到的痕迹变得更好看、更有趣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树叶拓印画的视频。
四、合作拓印
1、PPT展示拓印时的注意要点。[]
2、PPT展示拓印要求:拓印一张印痕清晰的图案,并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画!可同桌合作,也可独立完成》
五、成功展示,教学评价。
1、学生作业展示
2、请学生评价。(自评、互评。)评价点:
1、能否充满好奇地参加拓印的活动
2、能否积极努力地表现有特色的肌理效果
3、能否大胆地进行奇妙的联想
六、总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美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它、并去创造它,那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精彩。
五.板书设计:
9、我们身边的痕迹
1、选

凹凸不平[]
2、薄纸覆盖


3、上

侧缝、轻、均匀
教学反思:带领二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学习了《我们身边的痕迹》这节课。这堂课是一节抽象的造型表现课,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运用基本造型语言表现对环境触觉的独特感受。根据老师课堂上设计的活动及作业来看,效果还算不错,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知识点,学生也能从畏惧的心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但是要用抽象的造型语言来表现感觉难度很大,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的。虽然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个别学生只是跟在背后热热闹闹地“摸”,“画”的时候却无法按照要求用点、线、面、符号、色块来表现。因此,在辅导学生时,差生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课堂的延伸应有深度。在本教学活动的延伸部分,让学生回家后通过嗅觉、听觉来进行感受,一句话的交代比较较轻描淡写,没能更好地挖掘知识的深度。一堂课过后,学生只模糊地认识到对身边事物的“感觉”是可以表现的,而对它美在哪里、这样表现有什么意义等还是浑然不知。所以我想,如能让学生欣赏一些抽象派大师的作品,让学生明白原来用抽象的画法可以产生这么美的作品,使他们从小就懂得艺术的奥妙所在,这将会震撼他们幼小的心灵,对他们美术的学习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