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3节知识点+练习(难度中等偏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1-3节知识点+练习(难度中等偏上)—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4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10:2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上第二章 1-3节知识点+练习
一、金属的性质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除汞外,元素的中文各名称都带有金字旁。
金属 非金属
有金属颜色 有多种颜色
有延展性 不具延展性
有可锻性 不具可锻性
硬度大 硬度不一致
有良好的导电性 不导电
有良好的导热性 不导热
密度大 密度小
熔点高 熔点低
2.金属与非金属的主要性质差异
3.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其性能比纯金属更好,硬度更大。熔点降低
钢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合金,由Fe和C形成的合金
金属锈蚀的条件:空气和水分
金属防锈措施: 保护膜法:油漆、涂油、电镀、烤蓝等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不锈钢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跟氧气的反应(如何判断金属活动性)
有些金属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镁;
有些金属能在纯氧中燃烧,如铁;
有些虽不能燃烧,但也会反应,生成氧化物,如铜、铁、铝等分别能生成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
铝的活泼性强于铁,但铁更容易腐蚀,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组织铝被氧化。
(1)金属跟酸的反应
·铝、镁、铁、锌等金属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等却不能跟稀硫酸、稀盐酸反应。
·铁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中,生成了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和氢气。
·氢前的金属都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活动性越强的金属,与酸反应得越剧烈。
·浓硫酸、硝酸与金属发生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
(3)金属跟某些盐溶液反应能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金属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即“前换后”。
当一种金属与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先置换出活泼性较弱的金属
置换反应
不一定是金属和酸、盐反应
例如: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规律:
金属跟酸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注:金属和两种盐反应时先置换出活泼性弱的)
【注意】K、Ca、Na 太活泼,易与水反应,不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铁与酸、盐发生的置换反应
中,产物是亚铁盐(Fe2+)。
简单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一类含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大多含C、H、O、N等元素。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3)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点燃前都应验纯)
5.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
6.有机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大多数金属的颜色是 色,但铜为 色;常温下是液体的金属--
钢是一种由 和 等元素形成的合金。
选择题
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
2.有X 、Y 、Z 三种金属,当X 放入Z(NO3)2溶液中,溶液质量不断减少;而把Y放入XSO4溶液中时,溶液质量却不断增加,则X 、Y 、Z分别是( )
A、Zn Fe Cu B、Fe Cu Zn C、Fe Zn Cu D、Cu Fe Zn?
3.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生成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
其中合理的个数为
A.5个?????B.4个?????C.3个?????D.2
把等质量的X、Y、Z、M四种金属分别加入到同体积、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再把X加入到Z(NO3)2溶液中,M加入到YNO3溶液中.反应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Z>X>M>Y B.X>Z>M>Y C.X>Z>Y>M D.Y>M>Z>X
6.分别向50gFeSO4和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Mg粉恰好完全反应。随Mg粉消耗,Mg粉与溶液中FeSO4、CuSO4的质量变化见图。请读取图象信息并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反应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FeSO44
B.反应后,两溶液底部分别析出的金属是Fe和Cu
C.反应后,两溶液底部析出金属的质量:Fe
D.反应后,若FeSO4和CuSO4对应新溶液的溶质质星分数分别为A,B,则A>B
7.向 AgNO3、Cu(NO3)2、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3、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8.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均为+2价),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消耗H2SO4的质量是A>B>C
B.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 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 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9.如图表示镁、铜与其氧化物的质量关系.图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
镁和铜的密度不同
B.与等质量的镁和铜化合的氧元素质量不同
C.加热不充分,没有完全氧化
D.实验的误差造成
10.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11.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  )
A. 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 B. 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
C. 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 D. 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
12.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的是( )
不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 B.真金不怕火炼
C.用稀硫酸识别黄铜(铜锌合金)假冒的黄金指环 D.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13.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填空题
日常生活中,用于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是______的粉末;家用热水瓶内胆上的银白色金属是______;体温计中填充的金属是______;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______;灯泡里做灯丝的金属是______.
2.古往今来,金属材料和制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一直起者非常重要的作用。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
实验Ⅰ:硫酸铝溶液和铁粉混合
实验Ⅱ:硫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
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Ⅰ和Ⅱ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用文字说明)。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滤液中所含金属离子的情况可能是_____〔填写序号)。
①A13+②A13+、Fe2+③A13+、Fe3+④Fe2+、Cu2+⑤A13+、Fe2+、Cu2+
实验探究题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 .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
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______ (填字母代号).
2.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研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
(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
(3)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ZnCl2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如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欲从固体M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简便方法是 .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
当溶液E中只含有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 (填化学式);
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 种溶质.
(3)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 0.2g(选填“<”、“=”或“>”).
3.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物质.
(1)钛和钛的合金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熔点高、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的下列用途:①用来作保险丝;②用来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不能相符的是(填序号)______.
(3)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一种有效的途径.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一周后发现,A、B试管中的铁钉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C试管中的铁钉表面有明显的铁锈出现,且铁钉与水面接触的部位锈蚀情况最严重.
①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总结铁生锈的原因______ ;
②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 .
4.镁铝合金强度大、密度小,合金表面易上色,常用作笔记本电脑的外壳。?
Ⅰ.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而金属铝能与氢氧化钠、水共同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用化学式NaAlO2表示)和H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三位同学通过进行如下途径探究,来推算某铝镁合金(假设不含其它杂质)中铝的质量分数。?
方案一:镁铝合金与氧气反应,测定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如图所示,称量一定量镁铝合金粉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参与反应的氧气体积与????????相等。?
方案二:铝镁合金与盐酸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装置如下图所示。??
通过排水法测定所收集到的氢气体积,装置导管?口a、b、c、d的连接顺序是:?a→? 、 、
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烧瓶内还留有气体,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方案三:铝镁合金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测定剩余固体质量。称取8g镁铝合金样品,
把60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反应过程如下图:?
??
??
实验中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过量,其目的是????????????????????????。?
从上图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与铝元素的质量比为????????????。?
【反思与拓展】利用铝镁合金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和方案二装置,通过测定?????体积,也可得出合金中铝的质量。
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铬(Cr)是重要的金属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r,Al,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
【提出假设】(1)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的三种可能的假设:
a.Al>Cr>Cu??? b.Cr>Al>Cu?? c.______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发生现象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2)打磨三种金属发生的是______变化;上述实验使用等浓度的盐酸溶液的理由是______.
【得出结论】(3)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假设中a,b或c).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结论应用】(4)根据探究结果,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铬,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6.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且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
计算题
1.欲测定某锌-铜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合金样品10克放入烧杯中,将60克稀硫酸分三次加入,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第二次实验时生成气体质量m=______克;
(2)计算该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铝箔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包装材料,放置久了,其银白色光泽会变暗淡,故又称假银箔。
(1)小柯用放置很久的铝箔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上图所示。在0~t1时间段内,铝箔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 ????。在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的速度逐渐放缓,直到反应停止时,铝箔还有大量剩余。t2~t3时间段产生气泡速度放缓的原因是 ?。
为进一步测量铝箔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小柯取1.9克铝箔样品与5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2Al+6HCl=2AlCl3+3H2↑),铝箔完全溶解后剩余溶液的总质量为51.7克。计算样品中单质铝的质量分数。
10.24周末科学班课九上第二章1-3节作业
资料显示:碳还原氧化铁的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32克和1.2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28.8克黑色固体B.
求白色沉淀的质量;
(2)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13.金属是一种有限资源,需要保护和回收利用。黄铜用作弹壳的制造。同学们对一批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弹壳进行研究。[收集资料]弹壳上的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是
小明从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分析,认为铜锈的生成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由O2、
和 他这样判断的理由是--
小明和他同学们设计对比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证明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期中一个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试管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他们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
请你写出铜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查阅资料可知,铜绿能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溶液,弹壳中其他杂志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现要处理这批弹壳来得到硫酸锌和铜,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写出弹壳上的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固体D为
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CB 6-10DDABB 11-13DDC
填空题
铝,银,汞,铝,钨
实验一铁粉有剩余,实验二硫酸铜有剩余,二者发生置换反应;②⑤
实验探究题
空气干燥;3CO+Fe2O32Fe+3CO2.;Fe+CuSO4═FeSO4+Cu?? ;ABCEG
灼烧;ZnSO4;二;>
①;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涂油
5.Al>Cu>Cr;物理;盐酸的浓度不同,会影响反应产生的气体的速率;a;Cr+2HCl═CrCl2+H2↑;AlCl3、CrCl2.
6.铜 减小
计算题
1.0.08g;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