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A—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A—浙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巩固练习(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10:5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动物的神经调节及行为
巩固练习A
1.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都能释放墨汁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2.我校作为“国跳”培训基地,校内小棋士们经常进行激烈的“国跳”厮杀,棋士们在对弈中对棋的记忆、处理、分析是由神经系统中哪一结构来完成的是( )
A.小脑 B.脑干 C.脊髓 D.大脑
3.吃过酸梅的人有时看到酸梅也会分泌较多唾液,对此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酸梅的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C.这是出生后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复杂的反射 D.这种反射活动的效应器位于唾液腺
4.课堂上突然听到老师表扬自己,心里高兴,心跳加快。此过程中( )
A.以神经调节为主 B.以激素调节为主
C.只有神经调节 D.只有激素调节
5.济宁公共自行车,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方便,某生骑车遇到红灯信号停车等待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遇红灯停车属于条件反射
B.红灯信号形成的物像在视网膜上
C.完成红灯停车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D.遇红灯停车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6.某人患脑部疾病,医生让他用手指向自己的鼻尖,则患者的手指发生震颤运动,辨别距离过度或不足,方向偏转,动作不准确,不协调,不能准确地指向鼻尖,出现这种疾病的部位是(  )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7.“蜻蜓点水”实际上是蜻蜓的产卵过程,对蜻蜓该行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学习行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B.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是一种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D.是一种繁殖行为,靠后天学习得来的
8.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 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 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9.小明前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如下表(其中在15:00测完体温后服用了退烧药)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 36.9 37.2 38.2 38.2 38.5 37.5 37.3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在家休息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小明体温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小明在11:00~13: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D.小明在服用了退烧药后的四小时内,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10.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3℃,若没有甩过,消毒后又用这支体温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丙实际体温为36.8℃和38.1℃)那么两次读数将是( )
A.36.8℃和38.1℃ B.37.3℃和38.1℃
C.36.8℃和37.3℃ D.都为37.3℃
11.冬季是H7N9禽流感的高发季节,医务人员为某病人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摄氏度左右波动,则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
A.产热等于散热 B.产热大于散热
C.产热小于散热 D.不能确定
12.2019年3月4日,从北京飞往洛杉矶的CA983航班经过俄罗斯上空时,机组人员突然发现了货舱的火警信息后,迫降在俄罗斯阿纳德尔机场,乘客们连外套都来不及穿,就从应急滑梯滑下逃生,并在冰天雪地里相拥取暖。在该事件中( )
A.机组人员从发现火警信息到迫降一系列行为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
B.乘客在逃生过程中呼吸会变得急促,吸气时胸腔体积变小
C.由于人体内的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下降,通过相拥取暖使体温恢复正常
D.低温使人体消耗大量血糖来增加机体的产热,此时体内胰岛素分泌降低
13.体温计的水银面指在38.5℃,在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的情况下,先后量出小英和小刚的体温,两次测量结果为38.5℃和39.2℃,那么肯定有发烧现象的是( )
A.小英 B.小刚 C.小英和小刚 D.无法确定
14.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与遗传因素无关
15.人在高温环境中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中暑现象,这是由于( )
A.骨骼肌发生痉挛,体内产热太多 B.皮肤血管多数扩张,血流量过大
C.体内产生的热量散不出,导致体温升高 D.汗液分泌太多,导致体内失水
16.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当天宁波会拉响警报,以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防灾意识。
(1)某校为提高学生应急避险能力,进行了地震逃生演习。逃生演习时,高层的同学听到警报声后迅速躲到课桌底下,同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正确姿势如图所示)。同学做出的这些反应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其中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主要是保护人体的生命中枢—________?。
(2)若我们掌握一定的应急避险技能,可通过自救与互救来降低灾害风险。例如身上着火,可快速倒在地上,把身上的火苗压灭。这种灭火方式,利用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17.动物或人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这些学习属于____(填反射类型),这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
18.2018年10月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在比赛中小明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小明在男子铅球比赛中以15.04________(填单位)的优异成绩获得初一年级组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则测量值将会________。
A.偏大???B.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2)小明在第三次推球时,不小心滑倒,手在塑胶运动场上擦了一下,感到有点痛,这主要是人体的________?组织在起作用。
19.对比记忆是学习生物的有效方法之一。请补充完善下列6种动物行为的对比表。(动物行为有:防御行为、社会行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觅食行为等)
动物名称 行为类型 适应性表现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美洲乌鸭 觅食行为
将海螺从高空丢下破壳食肉
枯叶蝶 ①
栖息树上时酷似枯叶
蚂蚁 ②
工蚁筑巢、兵蚁御敌、蚁后产卵
青蛙 ③
春季高昂鸣叫

学习行为 在娱乐场中“顶球”
家燕 ④
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地
① ;② ;③ ;④ 。
20.人体体表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调节。如图是皮肤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口径,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状态是图,此时体温 环境温度。
(2)皮肤血管口径如C图时,血管处于 状态。流经皮肤的血液量 ,皮肤温度 ,散发的热量将增加。
(3)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即当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
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 。
21.用黑布将李强同学的眼睛蒙住,用针刺他的手指头,请回答:
(1)他的反应应该是先 ,而后 。
(2)此实验表明,缩手反射是由 控制的反射,所以发生反射时并不意识到痛。
(3)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 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另一部分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白质里继续上传到 ,因而产生了痛觉。
22.2016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傅园慧(图1所示)以58秒95的成绩晋级决赛.请回答以下问题。
(1)比賽当天,场内气温比较高,下水前傅园慧血管状况应为图2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傅园慧在游泳时主要由________产生热量。
(3)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的情景也时有发生,若某运动员头部受到猛烈撞击,心跳、呼吸停止,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23.如图甲为某中学正在举行的男生足球比赛,球员你争我抢,比赛异常激烈
(1)开赛时,运动员听到哨声就开的发球,其听觉感受器位于乙图的___中(填序号)
(2)沿草地出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来越慢,这是因为_______
(3)运动一段时间后运动员汗液明显增多,但体温没有明显变化,因为他此时体内的产热_______散热(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4.(挑战不可能)人的正常生理机能需要维持一定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一个人究竟能够耐受多大的寒冷?被誉为“世界第一冰王”的金松浩挑战不可能,人站在2.5米高的玻璃柜中,冰块哗啦啦被倒入透明箱子中……冰块越来越多,直至淹没他的脖子,60岁的金松浩在堆满冰块的“冰箱”中与冰块亲密接触了长达115分17秒,挑战成功!
请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金松浩在这过程中是如何调节体温,并保持相对稳定的。

答案
1-5 ADBAD 6-10 CBDDB 11-15 ADBCC
16.条件; 脑干 使可燃物隔绝助燃物
17.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18.米 A 神经
19. 防御行为、社会行为、生殖行为、迁徙行为
20.
21.
22. 甲 骨骼肌 脑干
23.④ 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等于
24.一方面通过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降低人体表面的温度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骨骼肌战栗等来增加产热,从而保持体温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