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可能性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可能性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17:5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数学学习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识。
课标要求: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作出适当的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所以本节课我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2.通过摸圆片等活动,使学生能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猜想意识、表达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学生能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及不确定性。
教学准备:课件、硬币、节目签、盒子、圆片、学习卡等。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
激趣导入,猜一猜
猜硬币游戏,猜猜硬币在哪只手里?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为新课做铺垫。】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看,五1班正在举行联欢会(播放课件),为了增加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小明、小雪、小丽三位同学首先抽签,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第一个抽,他会抽到什么呢?(出示节目签:唱歌、朗诵、跳舞)请大家猜猜看。
预设生:可能唱歌,可能朗诵,可能跳舞,三种都有可能。(猜想)
师:要知道猜想对不对,咱们也来抽签试试看。 (实验)
三位学生演示抽签过程,猜一猜,全班交流,师小结。 (验证)
(板书:可能)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小明要表演跳舞,在没抽前你能确定他会表演跳舞吗?
预设生:不能。
师:还剩两张,轮到小丽抽了,她可能抽到什么呢?
预设生:可能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师:到底是唱歌还是朗诵你能确定吗?(不能)但现在有一点我们确定了,那就是她还会抽到跳舞吗?
预设生:不可能。 (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让小丽抽这一张了(课件出示:朗诵)
师:现在是最后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呢?能确定吗?为什么? (板书:一定)
【设计意图:“可能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空白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具有一些简单随机现象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里用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教学,让学生在猜这种感受,在活动中明晰,以形成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同时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三、实践验证,领悟新知
1.摸圆片实验。
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着两个盒子,1号和2号盒子,和老师讲台上的一样。老师在1号盒子放入了8个红色圆片,在2号盒子放入2红、2蓝、2绿、2黄共8个圆片(教师现场演示放圆片过程)。
活动要求:
1、想一想,能事先确定自己摸到什么颜色的圆片吗?
2、摸一摸,先摸1号盒子,再摸2号盒子,每人每个盒子至少摸两次,组长在学习卡上做记录。
3、小组讨论。
4、时间5分钟。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摸圆片和讨论交流的情况?你们猜测和
试验结果一样吗?
教师:谁还有其他的发现?(引导学生概括,如1号盒子里不可能摸出蓝圆片,也不可能摸出黄圆片,这两个盒子里都不可能摸出黑圆片等。)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猜测、试验、交流的机会。在交流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要求的各种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通过两个简单实验的对比,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交流,丰富学生对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体验。】
四、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1.(1)47页第3题。
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球,结果会是什么?连一连。
(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指定生回答,其他学生进行校正,补充)
(2)47页第1,2题。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性,增强表达能力。(独立汇报)
2.联系生活,深入体会
“ 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大家阅读课本49页“生活中的数学”并结合我们周围的例子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
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生活中事件的可能性,学生们相互交流、评析,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同时,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帮助学生规范表达,加深认识的过程。让同学们讨论列举小明的例子,更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客观事实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与个人愿望无关。】
小结
师:回顾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归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提高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可能性
可能
不可能
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