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方法答题技巧总结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常识
一、概述
(一)中国现代文学
自19世纪末到1917年大张旗鼓的文学革命兴起前的近20年,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有了这个文学现代化发生的先导和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0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文学创作在传统基础上酝酿着重大的改良与革新。
这一时期内,大致可以以十年为期划分出三个明显的阶段:
1.1917-1927年,以五四为代表的20年代文学。
2.1928-1937年,人文主义文学与左翼革命文学并存的30年代文学。
3.1937-1949年,以全民族的抗战文学为开端以及承续、发展的多地域、多元化的40年代文学。
(二)中国当代文学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伴随中国当代社会的变化而律动,大体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和新时期(1976年后)三个历史时期。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主要文学流派(社团)
(一)文学革命
1917年初发生的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开端。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文章正面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正式完全改用了白话。
(二)诗体大解放(★)
“诗体大解放”就是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样作,就怎样作。
二十年代几大诗歌流派:初期白话新诗处于初创阶段,1921年,个性主义理念高扬,人的自由本质被充分肯定,自我成为言说的中心话语。新诗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产生几大流派:
流派
基本主张
代表人物
人生派
“为人生”在诗中鞭笞现实,或同情底层社会的不幸,或展示自我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做到了“为人生”。真正开创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
俞平伯、朱自清、周作人等
浪漫派
创造社,主张诗歌形式“绝端的自由”,由此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体系
郭沫若、成仿吾、田汉
小诗派
日本的短歌,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其特点是形式短小,或缘事抒发,或因物起兴,或寄情于景,以捕捉刹那间的自我感觉与哲思,充分体现了人觉醒之后的内在困惑
冰心、宗白华
湖畔诗派
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其创作基石。主要写爱情,爱情诗是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主要贡献。揭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是真正的现代情诗
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
新月诗派
基本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成就:许多优秀的新格律诗。纠正了自由诗过于散漫而流于平淡肤浅的弊端,为新诗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闻一多、徐志摩
早期象征诗派
20年代中后期,艺术上存在着不能准确运用汉语和生硬模仿法国象征派的弱点。然而对象征主义诗艺的移植、借鉴,却开创了新的诗风
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
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诗歌
邓中夏提出“须多做能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须多作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文体务求壮伟,气势务求磅礴,造意务求深刻,遣词务求警动”
蒋光慈
(三)左联(★)
“左联”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实际上形成了比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
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柔石、胡也频、沙汀、艾芜、殷夫、叶紫等。
“左联”也存在一些不足,思想倾向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组织工作方面存在比较重的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许多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
代表作家作品:柔石的《二月》《为奴隶的母亲》,胡也频的《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前面》,叶紫的《丰收》《电网外》《山村一夜》。
(四)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海派文学中重要的一支,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前半期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1928年,刘呐鸥创办了《无轨电车》杂志,发表了他的新感觉派小说,并在介绍了日本的新感觉派的同时介绍了法国的新感觉派。此外,新感觉派也与施蛰存主办的《现代》杂志关系密切。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人的小说主要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他们的小说被称为新感觉派,也被称为“现代派小说”。他们在西方现代主义和都市商业文化影响下,更多地关注着人的感官、直觉、潜意识、性等非理性的方面。这些作家喜欢感性地描写赋予现代都市气息和特征的人物、环境,在描写出在这种环境中的人物时,又突出了他们病态的行为和心理。
代表作家作品:施蛰存《鸠摩罗什》,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穆时英《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
(五)海派(★)
海派既有新文学作家群所排斥的“星期六派”,也有后期创造社的某些成员,还包括“现代派”“唯美派”诗人和新感觉派作家。总体看来,人们将体现都市文化和商业色彩的各路作家都当作了海派。
特点:创作主张和艺术风格各异,热衷于在都市生活中寻觅五光十色的美,热衷于表现商业文明的节奏和情绪。
主要代表作家包括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杜衡、戴望舒,以及无法归入任何流派的上海作家如张爱玲、苏青、予且等人。
(六)京派(★)
指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他们多是北大、清华、燕大、南开等几所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教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学院派”的“文化精英”。他们对文学的态度成为他们与海派作家的主要分歧。
“京派”作家是“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他们对儿时的乡土生活的怀念,是形成他们创作具有田园牧歌风格和抒情小说特征的主要原因,并因此与“京味”小说划开了界线。
京派小说大都疏离政治,与政治斗争保持一定的距离,但看重人生,关注平民性,追求静穆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一种原始古朴的人性美、人情美。如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人物世界,以及萧乾的《篱下》、汪曾祺的《戴车匠》等作品中,儿童视角的广泛运用。
(七)东北作家群(★)
东北作家群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李辉英等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代表作家作品: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另外还有端木蕻良的长篇《科尔沁旗草原》、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等。
(八)新月诗派(★)
前期“新月诗派”主要以北京《晨报》副刊的《诗镌》为活动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饶孟侃、朱湘、刘梦苇、孙大雨等诗人。他们提倡新格律诗,对新诗的艺术进步作过一定贡献。
后期“新月诗派”主要以《新月》月刊和《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主要成员有孙大雨、叶公超、梁宗岱、卞之琳、陈梦家、林徽因、曹葆华等人,他们提倡所谓“健康”“尊严”和“个性”,主张纯粹的自我表现和“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抒情诗的创造,运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显示出明晰的现代象征诗的特征。就其创作倾向看,有不少诗作有积极的思想意义,但也有一部分诗作沉浸在个人的爱情、梦幻和神秘的情绪之中,有脱离现实生活和斗争的倾向。
(九)现代派(★)
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杂志。该刊明确宣布其诗歌主张:“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辞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现代诗派拥有的刊物较多,除《现代》外,还有《水星》《新诗》《现代诗风》《星火》《今代文艺》等。现代诗派阵容强大,包括了一大批在20世纪30年代诗坛上颇有影响的诗人,如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废名、金克木、徐迟、施蛰存等。
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有《望舒诗稿》(戴望舒)、《鱼目集》(卞之琳)、《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三人合集,故有“汉园三诗人”之称)、《预言》(何其芳)等。
(十)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20世纪30、40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为主要阵地,在胡风
(?http:?/??/?baike.baidu.com?/?view?/?47476.htm"
\t
"_blank?)的理论引导和组织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抒情诗流派,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以艾青
(?http:?/??/?baike.baidu.com?/?view?/?5297.htm"
\t
"_blank?)、田间
(?http:?/??/?baike.baidu.com?/?view?/?80186.htm"
\t
"_blank?)为先驱诗人。
七月诗派崛起于抗战烽火之中,跨越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是这一时期坚持时间最长、影响广大的文学流派。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并要表现出主客观的密切融合;他们强调艺术性而不作唯美的追求,要求诗人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
七月诗派的诗作大多先后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的诗集中。
(十一)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主要阵地,聚集了一群以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查良铮)为代表的“自觉的现代主义者”。这个诗派过去被称为“现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直至20世纪40年代出版了九人诗选《九叶集》以后,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九叶诗派不满于国统区的黑暗现实,反对内战,同时对理想光明的新社会怀着热烈的憧憬和追求。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融汇和创新,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对推动中国新诗的现代化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十二)朦胧诗
朦胧诗,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食指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是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
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速成为了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十三)“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出现的第一个全新的文学思潮,它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以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起点,直面惨痛的心灵创伤,这也是伤痕文学喷发的历史根源。
标志: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当时的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接着,《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它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变革的人们的首肯。“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来源于此。“伤痕文学”最初是批评性的、带有贬斥含义的称谓。
卢新华的《伤痕》(★):
小说写的是“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王晓华和“叛徒”母亲划清界限去辽宁插队,后得知“叛徒”罪名为“四人帮”所强加,于是带着悔恨的心情赶回上海,看望八年未通音信的母亲,不料母亲却在“文革”中饱受摧残、重病缠身,待她赶到时,已经与世长辞了。小说从母女感情亦即中国人最为注重的伦理情感角度入手,揭露了“文化大革命”给生活和心灵带来的无法弥合的创伤。
(十四)“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它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思文学”有对“人道主义”的张扬,如谌容的《人到中年》;有对婚恋主题的开掘,如路遥的《人生》;还有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和思考,如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等。
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比之伤痕小说,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
标志: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代表作品: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古华的《芙蓉镇》、路遥的《人生》、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王蒙的《布礼》《蝴蝶》《相见时难》、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梁晓声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等。
(十五)“改革文学”(★)
中国自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靡一时的“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首推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这部作品不仅大胆地暴露了十年浩劫对我国的工业战线造成的严重创伤以及积弊如山的现实,而且大胆暴露了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开了“改革文学”的先河。
此后,一大批改革文学作品,如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蒋子龙的《燕赵悲歌》、张炜的《秋天的愤怒》《古船》、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浮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相继出现。需要强调的是,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也是改革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笔。
(十六)“寻根文学”(★)
寻根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980年代兴起。倡导者是韩少功、阿城、郑义等青年作家,它是一种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声明:“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他提出应该“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世界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迷。”在这样的理论之下作家开始进行创作,理论界便将他们称之为“寻根派”。
但“寻根”作品至少可以上溯到1983年《钟山》第四期上的贾平凹《商州初录》。作家以现代意识反映传统文化,致力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韩少功、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阿城、张承志、王安忆等是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寻根小说的代表作有韩少功的《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陆文夫的《美食家》、阿城的《棋王》《孩子王》《遍地风流》、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贾平凹的《古堡》《远山野情》、王安忆的《透明的红萝卜》、史铁生的《命若琴弦》等。
(十七)先锋小说(★)
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通常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批作家的创作,在这个大旗之下有余华、苏童、马原、格非、洪峰、莫言、叶兆言、孙甘露、残雪、潘军、北村、林白、海男等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艺术家和作家,“先锋文学”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引进被忽略的、遭禁忌的题材。
先锋小说家的目标是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发起挑战,震撼读者的感受能力。贯穿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再到“先锋文学”的主线,其实是“主体性”自我追寻的精神。
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先锋小说的代表作有洪峰的《极地之侧》、格非的《迷舟》《褐色鸟群》、苏童的《平静如水》《我的帝王生涯》、孙甘露的《访问梦境》、余华的《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古典爱情》等。
(十八)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以还原生活的写实手法再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小说。它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新写实小说家吸收了现实主义面对人生的写作态度,摒弃了居高临下的叙述视角;吸收了先锋小说、后现代主义平面化、零散化的运作手段,摒弃了由无序叙述所带来的远离普通读者的文艺贵族做派。所以,也可以说,新写实小说是采用包含某些现代、后现代因素的写实手段,表现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小说。
新写实小说在渊源上与传统现实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风范在当代的变异与发展。
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场》,池莉的《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方方的《风景》《桃花灿烂》等。
从总体情况看,新写实小说早期的代表性文本如刘恒的《狗日的粮食》、方方的《风景》、池莉的《烦恼人生》、刘震云的《塔铺》等的发表时间都略迟于先锋小说,而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受到注意引发热烈讨论,并得到正式的命名则更后于先锋小说。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
(一)鲁迅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读书时改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周树人。“鲁迅”是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时始用的笔名。
2.小说集《呐喊》(14篇)
《呐喊》,1923年出版,收1918-1922年所写的14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鲁迅把这个集子题作《呐喊》,意思是指他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1)《狂人日记》
地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艺术表现:冲破了传统手法,大胆采用了全新的现代创作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主题(★★):
《狂人日记》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在思想上,《狂人日记》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它体现了文学上的彻底反封建的总体倾向。
《狂人日记》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2)《阿Q正传》
①阿Q的形象(★★)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他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其不觉悟更突出地表现在他对革命的态度和认识上,他抱着狭隘的原始复仇主义,认为革命后“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甚至还幻想着奴役曾与他一样生活在底层的小D、王胡们。总之这种观念是封建传统观念和小生产狭隘保守意识结合的产物。
阿Q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所凭借的就是这种可悲的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阿Q可悲、可怜、可鄙、可思,在阿Q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这个阶级的各色各样的阿Q主义,也就是鲁迅在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今天,阿Q仍然活着,活在那些心安理得地落伍,苟且偷生地享乐,陶醉于空虚的繁荣,虚假的胜利的人们中,病根未除,危机犹在。
阿Q形象具有深广的典型意义:第一,他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并非只属于落后农民,它是在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普遍存在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劣根性。因此阿Q形象对中国人都有针砭意义,它惊醒国人起来改造这落后麻木的国民劣根性。第二,阿Q的“革命”及其“大团圆”结局,提出了在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的觉悟的重要性,并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②《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第一,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
第二,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
第三,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第四,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3.小说集《彷徨》(11篇)
《彷徨》,1926年出版,收1924-1925年写的11篇小说。包括:《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
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他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又由于还没有与当时正在走向高潮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成了游勇,布不成阵”,因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鲁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由来。
在封建的内容上与《呐喊》相承续,艺术上则更加成熟。作者的爱憎更深地埋藏在对现实的客观冷静的描写之中。除了揭露旧制度旧传统以外,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知识分子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软弱、动摇和孤独、颓唐的思想性格弱点。
4.小说集《故事新编》(8篇)
《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作品。
这是一部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1922-1935年间所写的8篇作品。这八篇小说分别是:《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外加一篇《序言》。此书主要以神话为题材,故事有趣,想象丰富,是鲁迅作品中仅有的以远古为背景创作的小说。
5.散文诗集《野草》(23篇)
《野草》收散文诗23篇,作于1924-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期的北京。
《野草》表现了鲁迅在苦闷、彷徨中求索的心路历程,作品所包含的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复杂矛盾的心情,既反映了时代的矛盾状态,又体现了鲁迅在思想大转变前夕所作的严肃的自我解剖。艺术上,《野草》采用的是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的“小感触”的形式,具有哲理性、象征性与形象性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散文诗的先河。
6.散文集《朝花夕拾》(主体10篇)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写于1926年,是鲁迅的回忆性叙事散文集。最初陆续刊载于《莽原》,1927年成书时改为现名。
《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虽然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7.杂文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期(1918-1926)
杂文集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2)后期(1927-1936)
杂文集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等。
(二)郁达夫
1.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名文,是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和最重要的小说家,在散文、旧诗词、文学理论、翻译等方面也有独到的贡献,以小说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郁达夫的小说突出抒写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人生哀怨。
郁达夫开创了现代抒情小说(或称“自我小说”)的新体式,形成了一时之风,还影响了后代不少作家,俨然自成一种小说流派。
2.《沉沦》
1920-1921年在日本留学期间,郁达夫写作小说处女作《银灰色的死》和《沉沦》《南迁》,1921年10月结集为《沉沦》,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沉沦》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因对爱情的渴望得不到满足,又不堪忍受异族的欺凌,最后投海自尽。小说大胆描写了这个受五四思潮的洗礼而觉醒的现代知识青年“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以及由此而生的变态性心理,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作品最后通过主人公之口喊出的“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表达了当时青年人深沉的时代郁愤,激起巨大的共鸣。
《沉沦》的出版轰动一时,毁誉参半。褒之者认为它真实地抒写了青年的时代病,开创了小说的新体式,标志着“自我小说”的兴起;贬之者攻击它为“诲淫”,是不道德、不端方的文学。《沉沦》以留日青年生活为题材,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奏出了郁达夫此后一系列类似之作的感伤抒情基调,如《胃病》《中途》《怀乡病者》等。
3.《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创作特色(★★):
作品成功地刻画了一位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具有朴素的阶级反抗意识的下层女工的形象。
郁达夫的作品采用的是自叙传的形式,浪漫主义色彩浓厚,因此,他的作品中的“我”可以认为是作家本人。也正因为如此,透过这篇作品中“我”这一形象,我们完全可以看到作者本人对下层劳动者的感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正是当时一部分进步知识分子内心的真实再现,具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作品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色是结构严谨,整个故事发展写得完整自然。郁达夫的作品有注重描写人物心路历程的特点,这篇作品在表现人物心理上更具有独到之处。作品多次直接袒露“我”的内心活动,把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再现了出来。
(三)王鲁彦
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乡土小说家。王鲁彦的小说主要是短篇,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柚子》《黄金》《菊英的出嫁》等,长篇小说有《野火》(又名《愤怒的乡村》)、《屋顶下》等。
(四)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东北作家群”重要作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等中长篇小说。她的成名作是《生死场》,代表作品是《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作者“梦回呼兰河”的产物,在思乡情感的驱动下,她以细腻抒情的笔触回忆了自己寂寞的童年生活,描写了家乡敬畏鬼神的风俗画面,叙述了祝福、小团圆媳妇等平凡的人生悲喜剧。
萧红的作品多为农村题材。其中《生死场》是一部反映东北人民进行抗日斗争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前半部分描述了哈尔滨附近广大农村里农民群众的苦难生活,疾疫与饥饿吞噬着人们的生命,还有比疾疫更可怕的地主的剥削,后半部分描述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真实地再现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下的深重灾难。
(五)丁玲
1.作者简介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左联作家,代表作品《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一个人的诞生》《水》《夜会》,中篇小说《一九三零年春上海》,长篇小说《韦护》《母亲》。丁玲20世纪40年代的作品主要为短篇小说集《我在霞村的时候》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929年,丁玲的“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其早期小说中的个性主义主题开始为集体主义的革命主题所替代。她拓宽视野,突破自身情绪宣泄的局限,创作了以革命者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韦护》。
1931年,丁玲发表短篇小说《水》,标志着丁玲创作的明显转型,也显示了30年代左翼文学的发展。
2.《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深入农村生活后创作的一部反映解放区土地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以工作组领导群众如何揭露出狡猾、隐蔽的大地主钱文贵为线索,突出地表现了当时土改运动中农村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性,艺术地再现了农村反封建土地制度的伟大斗争。
(六)茅盾
1.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浙江省桐乡县乌镇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
20世纪30年代,茅盾是左翼文学创作的重镇。他的《子夜》、“农村三部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也确立了左翼文学创作的范式——社会剖析小说。
代表作品:《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追求》《动摇》)等。
2.《子夜》
地位:《子夜》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主要内容:《子夜》主要写了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奋斗、发达、失败的悲剧。这位曾经游历欧美、精明强干并具有丰富的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的工业巨子,有一个发展实业、建立强大工业王国的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雄心勃勃地拼搏,也获得了相当的成功,成为同业的领袖。
但是,在公债交易市场上,他受到了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压;双桥镇的农民暴动,又摧毁了他在家乡经营的产品。他苦心经营的丝厂工潮迭起,煞费苦心组建起来的益中公司又因为产品滞销而成为箍在身上的“湿布衫”。三条战线,条条不顺,“到处都是地雷”。最后终因在公债市场上和赵伯韬的角逐失败而破产。
3.《林家铺子》
作品以1932年“一二·八”上海战争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通过林老板、老通宝等家庭悲剧的描写,从小市镇、农村的角度,补充了《子夜》对中国社会的犀利解剖。在小说里,作者敏锐地抓住了时代最基本的矛盾,通过林家铺子的悲剧命运,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城镇小商业者及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统治。
4.茅盾的小说成就(★★)
(1)史诗性特征。
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2)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
(3)“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
有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如王伯申、吴荪甫、唐子嘉等,还有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如东方型女性静女士、方太太以及西方型女性慧女士、孙舞阳等。
(4)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
结构方式一般是三部曲的形式,《子夜》是蛛网式的密集结构。心理描写的特征主要是社会历史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七)老舍
1.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以众多的小说构筑了广大的“市民世界”,以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关注特定背景下人的命运,尤其重视文化对人性和人伦关系的影响。行文幽默,“京味”十足。老舍创作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现代小说在民族化与个性化的追求中已经取得重要突破。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赵子曰》《二马》;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离婚》;短篇小说《断魂枪》《月牙儿》《刘家大院》;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小说《骆驼祥子》
作品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线索,以他和虎妞的“爱情”纠葛为中心,起初,祥子是诚实善良、勤劳刻苦的,虽然性格内部不乏自私狭隘、目光短浅的一面,但他希望通过“要强”和“韧性”,摆脱形形色色的人身依附关系,做一个拥有“自己的车”的“自由洋车夫”。然而,在历经三起三落的苦苦挣扎之后,祥子终于冷了“要强”的心,沦落成一个他平日最看不起的“车夫样的车夫”。心理描写细腻丰富,祥子的性格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病对人性的扭曲侵害。
3.小说《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1944-1948)是老舍作品中规模最大的长篇巨构,共分三部:《惶惑》《偷生》《饥荒》。
小说选取北平西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都这座“亡城”的缩影,以旧式商人祁天佑一家四代的境遇为中心,展开了广阔的历史画面与错综的故事情节,真实地描写了在日本侵略者铁蹄下北平人民的灾难与痛苦,表现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和以不同的方式所做的反抗斗争,弘扬了民族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世同堂》的成就(★):
(1)这部以古都北平广大市民的亡国之痛为题材而写成的被征服者的痛史、恨史、愤史,在反映全民抗战的现代文学作品中,堪称别开生面的力作,弥补了抗战文艺中反映沦陷区普通市民生活的不足,标示着老舍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巨大成就。
(2)《四世同堂》是写人的杰作,着眼于文化审视,挖掘了普通国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弱点,并描绘了国民精神弱点在民族战争中的改造过程,刻画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再现了北京的节令习俗、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4.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1)浓郁的京味儿。
老舍无论身处何地,总是以北京为小说的背景,描绘孤独背景的大杂院、小茶馆都用真名,聚集起来240多处。同时,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的描写,还有一些节令习俗等都为作品增添了深厚的北京味。
(2)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
老舍所创造的市民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最能显示出市民社会丰富性的是其作品提供了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中下层市民形象:车夫、艺人、暗娼、巡警等应有尽有。老舍把20世纪的庶民文学推到了高峰,同时也为后来的京味小说创作提供了艺术示范。
(3)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
老舍善于对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性格进行文化的审视和批判,他批判了市民人物苟且、软弱胆怯等弱点,同时也在这些市民人物身上发现了善良不屈和坚忍不拔的秉性。而且不同时期所做的社会批判和文化审视具有不同的内涵。
(4)小说问题的创新。
老舍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小说文体,有中长篇、中篇、短篇,有写实小说、抒情小说、讽刺小说,有童话、寓言、纪传体小说,还有意识流等。
(5)小说语言的地域风味。
既是对现实的不满,又是以笑代愤的发泄,还有自我解嘲。老舍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并将北京方言进行提炼,形成了通俗易懂而又凝练的特点,俗白中有着精致的美。语言风格是俗白、凝练、纯净、生动而又风趣幽默。
5.戏剧《茶馆》
地位:《茶馆》是老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
主要人物:掌柜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等。
主要内容:抓住茶馆这一场景的特点,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五十七个主、次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数个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茶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1)《茶馆》以高度的艺术性概括描写了从1898年戊戌政变失败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五十多年的社会变迁的历史,但它不是正面反映疾风暴雨式的社会革命运动,而是通过一个茶馆的演变,自然地透露整个社会变动的信息。
(2)《茶馆》的独到之处,不单在于它叙述故事的时间之长,跨度之大,而剧作人物之多也是一大特色。全剧出场人物达七十多个,有名有姓又有台词的,就有五十人。这也是话剧创作中少见的。
(3)剧本在结构上,不追求故事的完整、情节的曲折和集中,大胆地用无数张人物速写组成的几十幅时代的剪影,形成一个个戏剧片断。经过作者的巧妙编织,展现了多种多样的戏剧冲突,广泛地反映了时代环境和社会心理,因此被人称为“图卷戏”,或称为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
(4)作品的语言简洁通俗,含蓄生动。
(八)巴金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1914年母亲的病逝与1917年父亲的病故,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激变。
20世纪20年代,巴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诞生,标志着他作家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
20世纪30年代是巴金中长篇小说的丰收期,也是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出版《复仇集》《光明集》《神·鬼·人》等10个短篇小说集。
20世纪40年代的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等。
巴金的风格至此也有了些许变化,由原来对旧社会的仇恨和热情洋溢的抨击,开始变为对黑暗现实的冷静、客观的分析和解剖,刻画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呈示。
2.小说《爱情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是巴金连续性的长篇小说《雾》《雨》《电》的总称。
3.小说《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是巴金的代表作品。特别是《家》,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所反映内容的时间跨度是1919-1924年,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庭制度的典型形态。
《家》描写了高氏三兄弟的恋爱故事,其中,高觉慧与婢女鸣凤构成了第一个悲剧事件;高觉新与钱梅芬及瑞珏构成了另两个悲剧事件。虽然原因各异,但基本点是相同的:他们都为追求幸福的爱情而和封建礼教及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命运,且他们的不幸都与高老太爷直接或间接地相联系着。
4.小说《寒夜》
《寒夜》是巴金1944年开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
小说描写了一个公务员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通过他揭示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国统区的黑暗现实。其现实主义出色之处在于善于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尤其是病态心理的刻画达到了异常细腻深刻的程度。
5.散文集《随想录》
巴金在1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称为《随想录》。这套散文集在20世纪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随想录》文字质朴,记述流畅,没有经营雕琢的痕迹。巴金在严肃的自我反省和社会批判中,表现了令人感动的人格美。他不仅仅作为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同时也怀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在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时,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无情地解剖。
(九)沈从文
1.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在中国文坛上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长河中,在乡村和城市的题材空间里,通过对人性世界和病态世界的对比,严肃地探讨了人生,讴歌了健全的人性形式,从而构成了一个从人性道德角度去表现人性之“常”的独立自主的艺术系统。
沈从文的小说可分为两类:写城市与知识阶级、写乡村与无产阶级。
(1)第一类:《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八骏图》《某夫妇》《大小阮》《有学问的人》等作品展现的是病态的都市人生。
(2)第二类:在湘西世界中,沈从文正面表现了未被现代都市恶质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沈从文在想象中用审美理想之光烛照湘西人生历史图景,在《边城》和《长河》中唱出了理想的生命之歌。
2.小说《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它通过一个古朴曲折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
3.小说《长河》
写于抗战时期的《长河》是在动态的现实中展现乡野素朴的人生形式的。它描写沅水辰河流域一个盛产橘柚的乡镇,乡风淳朴,生活如一潭静水。最初搅动这潭静水的是传闻中的“新生活运动”,天真单纯的人们把“新生活”与兵荒马乱相联系,心理上罩上了一层阴影。真正威胁橘乡宁静的,是驻镇的保安队和强买强卖、为非作歹、对夭夭动了邪念的保安队长。
4.散文集《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收散文11篇,是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回故乡湘西时作的游记。作品展现了湘西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以及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自发的抗争。语言清丽,风格隽永,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
(十)钱钟书
1.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35年入英国牛津大学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
在文学创作方面,钱钟书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次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短篇集《人·兽·鬼》包括《上帝的梦》《猫》《灵感》与《纪念》。在这些小说里已经显示了作者讽刺知识分子和进行心理描写的才能。
2.《围城》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对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的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立与冲突、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尴尬,予以了深切的关注与深广的表现。
主要人物:方鸿渐
主要内容:《围城》写的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留法青年方鸿渐从海外归来,归来却总是不能安顿,一再踏上漂泊旅程。作者借他一路漂泊的机会,涉笔成趣,广泛描绘了社会的形形色色。
《围城》讽刺文学的特征(★★):
钱钟书善于用洞烛幽微,纤毫毕肖的笔触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体感。
首先,《围城》的讽刺幽默大胆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深层次地进行艺术开掘。
其次,他还善于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挑开蒙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温文尔雅的面纱,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讽刺对象灵魂的丑陋,戳穿和嘲笑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假性。
最后,钱钟书还善于把作品中各种人物的心绪交织在同一场合,形成微妙而又激烈的心理冲突。
(十一)杨绛
杨绛(1911-2016),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的夫人。代表作品为散文随笔《我们仨》,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
《我们仨》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的风雨生活。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作者为我们讲述了“我们仨”共同走过的一段悲怆而温暖的旅程和一个人思念两人的凄美情思。全书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是: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
(十二)张爱玲
1.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6),出生于上海,1943年在《紫罗兰》创刊号发表《沉香屑·第一炉香》,当即引起上海文坛的广泛关注。1944年8月出版小说集《传奇》,同年12月出版散文集《流言》,一举成为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最走红的女作家。
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封锁》等。
2.《金锁记》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
3.《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作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十三)赵树理
1.作者简介
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人,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山药蛋派创始人,他这一生都努力运用农民群众的语言进行写作。
自觉从事新通俗文艺实践的赵树理,于1943年5月写出小说《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小说多来自他熟悉的农村和农民生活。他在观察和表现中国农村社会时,就有了与鲁迅大体相同的角度,即从农民的思想、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
代表作品:《小二黑结婚》(成名作)、《李有才板话》等。
2.《小二黑结婚》
主要人物:小二黑、小芹
主要内容:作品通过边区青年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描写了农村中新生力量同落后愚昧的迷信思想及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斗争,以主人公在新政权的支持下突破阻碍获得幸福婚姻,显示出民主政权的力量和新思想的胜利。
3.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
山药蛋派作家群是指活跃于20世纪50、60年代文坛的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为代表的山西籍小说家群体,他们创作出众多带有“山药蛋味”的优秀作品。这个流派,因其作品具有新鲜朴素的民族形式,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这批小说家以《人民文学》《火花》为阵地,以赵树理为代表,继承《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的格调,发表了一批趋向相似、风格相近的作品,代表作有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三里湾》《李家庄的变迁》《登记》《锻炼锻炼》,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西戎的《赖大嫂》,李束为的《老长工》,孙谦的《伤疤的故事》和胡正的《两个巧媳妇》等。
作家群的共同性是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从农村各类运动诸如土改、合作化、人民公社中取得素材,写的多是问题小说。这些作品在形式方面以农村读者能读懂为出发点,取话本、拟话本的传统手法,以叙述为主,故事有头有尾,结构单纯,交代清楚,主要靠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来刻画人物,语言幽默生动,具有通俗化、大众化、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美学特点。
因这批作家都是山西人,作品又带有明显的山西乡土色彩,而山西又以盛产山药蛋闻名,故称这批作家为山药蛋派小说家。
(十四)孙犁
1.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生于河北省平安县,被誉为“白洋淀派(荷花淀派)”创始人。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荷花淀》《芦花荡》,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小说与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的小说基本上以他的家乡冀中平原农村为背景,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与生活。
孙犁小说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着意刻画和赞美的主人公都是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在旧社会生活地位低下,而在解放区,她们的聪明才智第一次得到了发挥。
2.《荷花淀》
主要人物:水生、水生嫂
《荷花淀》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全文充满诗意,被称为“诗体小说”。作者不仅描绘了荷花淀这诗情画意的环境,更写出了丈夫、妻子们细致的内心情感活动。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刻画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在战火硝烟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格,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十五)周立波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绍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著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
《暴风骤雨》是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并驾齐驱的反映土地改革的经典著作,它侧重于表现土改时期农村阶级斗争的残酷性和尖锐性。小说描写了土地改革工作队进驻东北解放区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庄后,给这个偏僻乡村所带来的社会制度与阶级关系暴风骤雨般的深刻变化,着重表现了以贫苦农民赵玉林、郭全海为代表的翻身农民与凶恶地主韩老六、杜善人之间你死我活的残酷较量。
赵树理、孙犁、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十六)柳青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青少年时期即参加革命活动。
1947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种谷记》,反映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1951年,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铜墙铁壁》。1956年,出版散文集《皇甫村的三年》。1958年,发表中篇小说《狠透铁》。1960年,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创业史》,树起了他文学道路的里程碑。
(十七)梁斌
梁斌(1914-1996),原名梁维周,河北省蠡县人。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反映故乡生活的短篇小说《夜之交流》《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后者扩充为中篇小说《父亲》。
三部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文革时期作品:《翻身纪事》(反映土改运动)。
(十八)杨沫
杨沫(1914-1995),原名杨成业,抗日战争后用“杨沫”。1958年1月,出版《青春之歌》。新时期以来,又有其续集《东方欲晓》《芳菲之歌》《我的日记》等长篇小说问世。
(十九)茹志鹃
茹志鹃(1925-1998),生于上海,20世纪40年代加入新四军。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有短篇小说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百合花》等。茹志鹃最早以《百合花》的“清新、俊逸”风格受到茅盾称赞。
(二十)王蒙
王蒙(1934-),中国当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8年王蒙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青年团干部工作。著有长篇小说近百部,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其成名作品是《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这部作品直指官僚作风,成为他被划为右派的一大罪证。
代表作品:短篇小说《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中篇小说《蝴蝶》《相见时难》都在全国小说评比中获奖。另外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等。
(二十一)高晓声
高晓声(1928-1999),江苏省武进人。
1954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解约》。主张“运用文学这一战斗武器,打破教条束缚,大胆干预生活,严肃探讨人生”,并发表体现这一主张的小说《不幸》,后被划为“右派”。
1979年“右派”平反重返文坛,陆续发表短篇小说《“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水东流》和长篇小说《青天在上》等。
而《李顺大造屋》和由《“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所组成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是其创作中最有影响的作品。
(二十二)蒋子龙
蒋子龙(1941-),河北省沧县人。1976年初发表短篇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1979年发表成名作《乔厂长上任记》,此后在新时期反映现实工业题材的创作中独领风骚,成为这一题材创作者的优秀代表。
(二十三)张洁
张洁(1937-),1937年出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曾长期供职于工业部门。“文革”结束后,张洁以《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祖母绿》等一批作品步入文坛。这批作品注重探索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思想敏锐,视野开阔,既有理想主义的高蹈,又有关注现实的深入思考,更有女性意识的不断深化与张扬。
(二十四)谌容
谌容(1936-),原名谌德容,祖籍四川巫山县,1936年10月3日出生于湖北汉口。
1972年,谌容根据在北京郊区通县马驹桥公社插队四年积累的生活素材开始创作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万年青》;1980年,因中篇小说《人到中年》的发表而蜚声文坛,从此开始她“社会问题”小说创作的历程。
(二十五)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短篇小说《大淖纪事》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从文体上,汪曾祺的小说大都选择短篇小说的形式,数量也不是很多,真正引起反响的是1980年发表的《受戒》。随着《大淖记事》《异秉》《岁寒三友》《八千岁》等一系列乡土怀旧作品的发表,他那种清新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
汪曾祺的散文代表作品为《蒲桥集》,《蒲桥集》中最能代表汪曾祺语体风格的便是《葡萄月令》。
汪曾祺散文的出现,在较成熟的层面上恢复了与明清散文和五四后闲适散文传统的联系。他被戏称为本世纪的最后一个“士大夫”。在拥有了多样化的文化背景之后,汪曾祺以他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文人审美化的生存方式,能够从容地表现文人的性灵,意味着新时期的文化已初具兼容性。以雅致的情趣去掉日常生活的粗鄙,以书卷气多少冲淡点铜臭气。
(二十六)张贤亮
张贤亮(1936-),1936年生于南京,原籍江苏盱眙县。
主要作品:《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等。
(二十七)贾平凹
1.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陕西省丹凤县人,当代作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D%9C%E5%AE%B6?/?24806"
\t
"_blank?),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浮躁》《废都》《高老庄》《秦腔》《古炉》等。
其中《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1988年度“美孚飞马奖”,《废都》获得1997年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秦腔》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古炉》获2011年施耐庵文学奖,他的多部小说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
2.《腊月·正月》
主要内容:描写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的蜕变,作家从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改变中,发掘了富有时代意义的思想冲突的焦点。那种恪守土地、“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传统心理在农村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临着解体,人们恒定的传统文化心理正在悄悄地偏移,而作者着力在《腊月·正月》中塑造了一个与时代思想相悖逆的人物韩玄子,这就注定了这个形象必然的悲剧性。
(二十八)王安忆
王安忆(1954-),原籍福建省同安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8C%E5%AE%89%E5%8E%BF?/?10962454"
\t
"_blank?),当代作家、文学家。
主要作品:小说《小鲍庄》《荒山之恋》《长恨歌》,散文集《蒲公英》,长篇游记《旅德的故事》和文学理论集《故事和讲故事》等。
王安忆的《本次列车终点》曾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别获1981-1982、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二十九)张承志
张承志(1948-),回族,籍贯山东。主要作品有小说《北方的河》《错开的花》《奔驰的美神》《神示的诗篇》,散文集《绿风土》《荒芜英雄路》《清洁的精神》《牧人笔记》《鞍与笔》以及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小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的河》分别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三十)韩少功
韩少功(1953-),生于1953年,湖南长沙人。1974年开始发表小说,其中《西望茅草地》《风吹唢呐声》等为代表作品。它们均以悲剧的氛围与艺术效果抨击极“左”路线,弘扬道德与伦理力量。后一阶段是以《归去来》《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等为代表作品,它们均以强烈的“寻根”意识和扑朔迷离的形式感来发掘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
(三十一)莫言
1.作者简介
莫言(1956-),原名管谟业,生于1956年,山东高密人。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中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其中,长篇小说《丰乳肥臀》获得“大家文学奖”,《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据《红高粱》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出版有五卷本《莫言文集》。
莫言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受到了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福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成为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又一个里程碑。或许我们还可能清晰地看到莫言模仿马尔克斯的痕迹,但我们更应看到莫言把一种感知方式熔铸在对自己民族的审视上的气魄。
2.《红高粱》
主要人物:余占鳌、戴凤莲
主要内容:《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以“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的爱情纠葛为线索,以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生命意识作为基调,对整个农民真实的文化心理进行原生状态的描述。一方面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一种火红的高粱般的民族性格,一方面则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的环境来开掘真正属于农民意识的正负两个层面。
《红高粱》的独特之处(★★):
(1)《红高粱》在战争这个最基本的故事层面上,打破了某些束缚战争文学创作视野和手脚的框框和禁忌。它避开了描写政治上的坚定人物的程式格局,把历史意识植入民族的基础层次——民间,以民间文化视角切入历史。
(2)作者在故事中注入了当代意识,把历史的记忆和今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表达了对日渐消退的民族生命力的忧虑,及重新激活这种民族生命的渴望。
(3)作者采用两条线索扭结在一起的叙事方法,叙事线原点不断变化,叙事过程不是一个顺线推理的过程或按计划写作的过程,而是一种漫不经心的自由的感觉和捕捉。
(三十二)苏童
苏童(1963-),江苏省苏州市人。较有影响的小说主要有《1934年的逃亡》《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妻妾成群》《红粉》《离婚指南》《已婚男人杨泊》《罂粟之家》《静如水》和长篇小说《我的帝王生涯》《米》等。
中篇小说《1934年的逃亡》是苏童的成名作,原载于《收获》1987年第5期。它是一篇家族史小说,它以凄艳哀伤的笔调叙述了陈姓家族史上惊心动魄的悲剧性衰败,叙述了畸形、疯狂和充满肉欲的性爱与不可捉摸的灾变、狂暴和死亡。在小说之中,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沉重、脆弱而且无常,而由这一切所组成的家族历史又是极其晦暗与缭乱的。
(三十三)余华
1.作者简介
余华(1960-),浙江省杭州市人。余华自1987年发表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初登文坛以来,作品的数量并非很多,但大多有影响并受到好评。其中,尤以短篇小说《死亡叙述》《爱情故事》《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中篇小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古典爱情》和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所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
2.《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余华小说的基本特点。小说所讲述的是兄弟仇杀的故事。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无意间摔死了自己的堂弟即山峰的儿子,由此便引发了一场家庭内部的互相仇杀。先是弟弟山峰出于复仇踢死了侄子皮皮,接着哥哥山岗又杀死了弟弟山峰,最后山岗因杀人罪而被枪决。
余华在叙述这一家族令人惊心动魄的灾变与毁灭时所用的叙述语调却是惊人的冷漠与安详。在讲述这一悲剧时,叙述主体既无激愤,亦无悲悯,相反,却是用一种极其精细且略显调侃的语调来叙述一系列的死亡与杀戮,包括一群医生对山岗尸体的肢解。《现实一种》以一种极端的叙述对伦理文化及人性本质实行了极端的颠覆,其先锋性是极为突出的。
3.《活着》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文章采用双重叙述方式:采风者“我”和福贵“我”。叙述语言都表现出近乎残酷的冷漠,叙述者的主体意识已降至感情的冰点,体现了余华的“冷漠叙述”。
(三十四)铁凝
铁凝(1957-),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主要作品: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
其中,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铁凝的作品中大多以女性角色为主,其中不乏典型的女性形象。比如那个拥有善良目光的香雪,青春的红衣少女安然,复杂的悲剧性人物司绮纹,等等。
铁凝的小说创作前后有很大的差异,但对女性的生存和情感的关怀是不变的主题,其女性意识或强或弱贯穿于整个创作之中,从而使其作品获得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三十五)路遥
1.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他的小说多为农村题材,描写农村和城市之间发生的人和事。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姐姐》《风雪腊梅》等,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2.《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并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本书以农村题材为主,通过对年轻人生活的描述,反映了新生活中一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小说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苦难的人们,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三十六)王朔
王朔(1958-),中国内地作家、编剧。王朔的小说创作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上,形成一股“王朔热”。王朔的小说一般被看作“新写实主义”小说。
王朔的小说创作争议很大,引起了具有挑战性的冲击,主要作品有《顽主》《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千万别把我当人》《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看上去很美》等,故事在日常生活情景中展开,运用调侃、嬉笑怒骂的语言,吸收了北京当代某一区域流行的土语、俗话,并挪用、戏仿、嘲笑政治和精英文化的权威话语。
(三十七)王小波
王小波(1952-1997),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工商管理,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病故于北京。
王小波在小说上的贡献,主要是他的“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他的这些小说的主人公都叫王二,但并非一个人的故事,也就是说许多叙事者共有了“王二”这个符号性质的名字。虽然“王二”不断变化,但他总是一个非英雄的小人物。这些小说始终以“文革”时期这一动乱年代作为基本的叙事母题,不动声色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荒谬,但不是西方现代派作品中的无理性荒谬,而是有理性的,所有的荒谬背后都有一整套革命时期的逻辑推理。由此,王小波的小说超越了此前以“文革”经验构成的叙事,譬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小说等,触及到乌托邦社会的某种本质。
(三十八)陈忠实
1.作家简介
陈忠实(1942-2016),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白鹿原》曾于1997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已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2.《白鹿原》
地位:《白鹿原》是陈忠实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主要人物:白孝文、鹿子霖、田小娥、白嘉轩等。
《白鹿原》的史诗品格,源自其混沌而感性的历史意识与历史叙述。小说的架构非常宏大,作家把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全部纳入自己的艺术视野,以“白鹿村”这个舞台为艺术的支点,通过对白、鹿两族人物命运的真实描写凸现了“历史”的丰富、神秘甚至荒诞的一面。
《白鹿原》的艺术特色(★★):
(1)《白鹿原》有效地避免了新历史主义的抽象化和观念化的弊端,而是在把历史融注到老百姓具体、感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方式中去的过程中实现对经典历史观的消解。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小说中的历史既有感性饱满的血肉,又有解构和颠覆的力量。
(2)小说的深度在于作家对特定历史状态下的人生命运与人性内涵进行了深刻地探索,并成功地揭示了历史演变的偶然性以及历史与人性的特殊关系。小说所展示的“仁义白鹿村”的毁灭既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历史命运,同时也是一种人性的悲剧。某种意义上,小说对于鹿子霖、白孝文、田小娥等形象复杂而丰富的人性的解剖,正构成了小说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
(3)《白鹿原》还是一部具有浓郁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的巨著。小说无论从人物设置,还是意象描写上都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意义。小说所呈现的家族史的构架,以及大量的文化风俗史的描绘都是小说文化感的根源,而作家以现代意识对儒家文化命运的观照与剖析也正是小说主题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十九)白先勇
白先勇(1937-),广西桂林人,台湾20世纪60年代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幼年随家辗转于重庆、上海、南京、香港等地。1957年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次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3年赴美留学。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短篇小说《游园惊梦》,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蓦然回首》等。
(四十)琼瑶
琼瑶(1938-),原名陈喆,湖南衡阳人。九岁时在上海《大公报》儿童版发表《可怜的小青》。中学时代在报刊上发表二百多篇小说、散文。高中毕业后走向文学创作道路。1963年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发表,一举成名。到1986年,共出版42部长篇小说,还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
琼瑶的绝大部分作品已被搬上银幕、屏幕,成为知名度很高的言情小说作家。
主要作品:《窗外》《烟雨濛濛》《几度夕阳红》《彩云飞》《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庭院深深》《梦的衣裳》等。
琼瑶的小说从主题、人物、结构到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风格。20世纪60、70年代台湾社会出现“琼瑶热”,说明大众对这种风格的认同和推崇。
琼瑶小说的局限:模式化过重;由于生活面的狭窄带来作品的雷同;构思还不够丰富。
(四十一)胡适
1.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
2.《尝试集》
胡适是中国新诗最初的倡导者与探索者。1920年3月,他将自己的诗歌结集出版,题名为《尝试集》。在诗体上,既有白话自由诗,也有旧体诗词,更有半文半白作品,有着新旧转型的痕迹。
《尝试集》作为第一部白话自由体新诗集,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
(1)主要思想内容
①反对封建专制,向往民主自由,针砭时政,抨击军阀,如《威权》;
②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
③表达了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时代要求,如《上山》;
④表达对劳动者人道主义的同情、悲悯,如《人力车夫》;
⑤流露出作者的爱国主义的感情,如《尝试篇》;
⑥对积极进取精神的赞美。
(2)在艺术形式方面的特点
①明白清楚,讲求“可懂性”,一扫旧诗词的雕琢粉饰之风,使白话诗迥异于旧诗词;
②平实、冲淡的意境,如《一颗星星》中平实的语言,常见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调,展示出各自的韵味、意境;
③托物寄兴,如《乐观》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意,而以“树”为喻,表达不畏挫折、终将获胜的信念;
④在诗形和用韵上,句不论长短,声不拘平仄,音节自然,用韵自由。
(四十二)郭沫若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1921年《女神》出版,奠定了他在新诗史上的地位。
2.诗集《女神》
《女神》收录了郭沫若1919年到1921年的主要诗作,思想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和对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歌唱。
《女神》问世,便以其情感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宣告诗坛上“胡适的时代”的结束,和真正的现代自由体新诗时代的到来。其突出的成就是创造了一个体现“五四”时代精神的现代自我形象。
在艺术上,《女神》是中国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促进了现代浪漫主义新诗流派的形成,它以浪漫主义为主调,象征是其精义。对现实的揭露、批评是以对未来理想社会的乐观想象与信仰为基础和前提的,理想主义是其浪漫主义精髓。
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女神》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体、半格律体、诗剧体等,其中自由体是诗人最得心应手的。这种自由体格式不拘,诗节不限,字数不定,音节自然,一切服从感情的倾泻,真正做到了“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郭沫若在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创造了这种自由体。
3.戏剧
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王昭君》《卓文君》《聂嫈》)。
抗战时期,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郭沫若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从1941年到1943年春,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六部大型历史剧,歌颂中国历史上的志士仁人,表现反侵略、反投降、反独裁专制,争取民主、自由、人权的时代主题。
代表作品:《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中最有影响的作品。
人物:屈原、婵娟、南后、宋玉等。
此剧作于1942年1月,当时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剧作用借古讽今的方法,抨击了国民党政权的黑暗统治。
内容:通过楚国统治集团内部爱国与卖国两条外交路线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屈原的形象,表现了他光明磊落、独立不移、高洁纯美的人格。
(四十三)徐志摩
1.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原名徐章垿,出生于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富商家庭。后因飞机失事身亡。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向往个人自由。向往英美式的民主自由,《婴儿》等抒写了其追寻民主、自由的信心。
2.代表作品
徐志摩著有四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徐志摩的作品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作品:收入《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两诗集。积极为主。
后期诗作:收入《猛虎集》(1931)、《云游集》(1932)两诗集。消极为主。
(四十四)闻一多
1.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出生于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是前期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和新格律诗理论的倡导者。提出“新诗格律化”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为新诗的格律化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作品
第一本诗集《红烛》(1923),第二本诗集《死水》(1928),诗性地呈现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沉、激越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感。
从《红烛》到《死水》,诗人经历了由幻想到现实、由诗境到尘境的人生转变,诗中的爱国情感也由激越而转为深沉。
爱情是闻一多诗歌中的另一重要内容,虽有深挚之情,但基调凄楚、情切,其中没有美满的爱情,只有烦恼、苦闷和悲怆。
他的新格律诗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外诗歌艺术广泛借鉴的基础上的,他的诗歌大都体现这一主张,具有绘画美、建筑美与音乐美。
(四十五)冯至
1.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导引者,在西南联大时期他以一种客观体验的方式去领悟个体生命的存在,实现了向现代主义的转变。代表作品《十四行集》,是在朝不保夕的战争年代诗人对抽象的个体生命深刻的沉思。
2.《蛇》
《蛇》是一首新颖而含蓄的爱情小诗,这首诗选自冯至1927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创作于1926年,是冯至的代表作之一。
(四十六)臧克家
臧克家(1935-2004),山东诸城人,是一位出自新月诗派之门又兼收各派之长的诗人。1932年开始在《新月》月刊上发表新诗,193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以后又出版了《罪恶的黑手》(1934)、《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
他用冷峻中带有热情的笔触,写出中国农民深远的苦痛和坚忍、仇恨与不平,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辟了天地。他的《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都是有名的诗篇。臧克家的诗显示着他自称的“坚忍主义”:严肃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险恶和苦难。
臧克家被称为“农民诗人”和“乡土诗人”。
(四十七)戴望舒
1.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1923年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5年秋转入震旦大学学习法文。此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20年代后期始,陆续在《无轨电车》和《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作,是现代诗派的代表性作家。
戴望舒的成名作是发表于1928年8月《小说月报》第19卷第8期的《雨巷》。诗作发表后,在当时广为流传,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代表作品:《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寻梦者》《单恋者》等。
戴望舒的诗中,有一种诗境的朦胧美,以象征化的意境和氛围传达感情,是戴望舒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建设的一个重要贡献。象征派诗人追求的是把强烈的情绪寓于朦胧的意象中,主张诗要传达出内心的最高真实。戴诗不仅在物象选择上常起用古诗中常用意象,使诗歌自身充满迷蒙、邈远、空灵之气,而且以意象与象征、暗示的联系建立,也创造了意蕴内涵的朦胧美。
2.《雨巷》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夏天。《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雨巷》的象征手法和音乐感(★★):
(1)象征手法
在《雨巷》这首诗中,诗人把“雨”的意象与古典诗词中相思与爱恋的传统意蕴相结合,全诗运用象征手法,借助“雨”“雨巷”“丁香”三个意象的象征意蕴,把雨的原型意象的暗示意义,与“雨巷”“丁香”的隐喻和象征意义融为一体,以此揭示诗歌的主题。细雨迷蒙中,“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表达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中迷惘、惆怅的内心情绪与思想,象征诗人在人生道路上苦闷、彷徨而又执著地追求理想。
(2)音乐感
《雨巷》在音乐性方面也具有突出的成就。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等,押韵的位置长短不等,但间隔有致,一韵到底。运用双声、叠韵等手段以声传情,创造和谐音调,使诗歌低回婉转,一唱三叹,表现出诗人情绪的抑扬顿挫,突出诗歌的音乐性节奏和韵律。
(四十八)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与何其芳、李广田有“汉园三诗人”之称。著有诗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1935)、《汉园集》(1936,与何其芳、李广田合集)、《慰劳信集》(1940)、《十年诗草》(1942)等,另有多种译著、论著,代表作为《断章》。
卞之琳是后期“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师从徐志摩,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
(?http:?/??/?baike.baidu.com?/?view?/?871772.htm"
\t
"_blank?)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四十九)艾青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浙江金华畈田蒋村人,原名蒋海澄。
艾青是“七月诗派”代表诗人,他是一个具有独创性的诗人,忧患感、拼搏感和光明感组成了艾青的情感世界,而寄寓这三类感受的分别是土地、波浪和太阳这三类意象体系。
艾青吸收象征派诗歌的抒情艺术,以宏阔的胸襟、广泛的题材、深邃的情感、自由的形式和象征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被胡风誉为是“吹芦笛的诗人”。
艾青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诗集。
代表作品: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等,散文名篇《湛江,夹竹桃》。
2.《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于1932年冬日写的一首诗歌,全诗分为四部分。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浓郁生活气息和感彩(★★):
《大堰河——我的保姆》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诗篇抒发了诗人对乳母大堰河的深厚真挚的爱,以铺陈手法塑造和赞颂了大堰河这一农村妇女勤劳善良的动人形象,对造成她一家悲惨命运的“不公道世界”发出“咒语”。忧郁的色彩源于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增加了诗歌的动人力量。
诗中真挚的感情:一方面,通过叙事抒情,反复凸显大堰河与“我”的养育关系,尽情赞颂“我”“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大堰河也“深爱着她的乳儿”,真切地讴歌了“我”与大堰河之间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通过讲述大堰河的悲惨遭遇,控诉了给大堰河带来不幸的黑暗社会。诗歌的结尾,诗人满怀深情地宣布:把自己的诗“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诗人把对乳娘大堰河的浓浓之爱,升华到了对有着和大堰河一样美德、遭受一样不幸的一切劳动人民的爱,感情骤然升华,扩大了爱的范围,主题得到深化,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中的生活气息:诗人善于以日常口语和朴实的描述来绘景写情,具有一种特有的质朴美。“忙着切那冬米的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等,这些语言具有口语化,突出了大堰河对乳儿细致入微的爱。
3.《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38年写的一首现代诗,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这首诗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歌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表达了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
(五十)舒婷
1.作者简介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龚舒婷。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等。
代表作品:《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神女峰》等。
2.《致橡树》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创作于1979年的一首抒情现代诗。此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无限期盼和献身决心。诗歌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4.舒婷诗的艺术特征(★★)
(1)借助内心来映照外部世界的音影,或捕捉生活现象所激起的情感反应。温情的人性情感在她的诗中的“回归”,她的诗从整体上表现了对个性价值的尊重。她也会希望承担重大主题,表达某种社会性问题的“哲理”,但这样的诗总是较为逊色。她的抒情风格和方法的艺术渊源,可以看到与俄国的普希金、叶赛宁,印度的泰戈尔,我国的徐志摩、何其芳等的联系。
(2)写青年在“文革”中心理上的“伤痕”,写迷惘和觉醒的内心冲突,对立情感因素的碰撞、纠缠,以及寻求解脱的努力的心理过程。在她写作的那个时期,“历史责任”既是人们的主动承担,也是难以回避的精神压力。这种“不曾后悔”的“承担”,和作为一个需要保护的女子的生活愿望之间的矛盾,是经常触及的主题。
(3)坚决地追求个体(尤其是女性)的人生价值和生命的独立性。用一系列的比喻来强调这一意旨的《致橡树》,常被看作是她的最重要作品之一。
(五十一)顾城
1.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北京人,自幼喜欢诗歌,20世纪80年代初期走上诗坛,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诗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五人诗选》《黑眼睛》《墓床》和小说《英儿》等。
顾城的诗歌注重表达内在的生命感受,注重艺术上的创新。他放弃高吼和说教,以自己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