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 崔其同
目标点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3、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预习指导
一、初读\速读,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记一记:字音、字义、字形。
措施:初读课文时,建议学生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小组合作,利用工具书解决,感觉有价值的可写在板面上。
特别注意:熬、分歧、一霎时、粼粼的注音及写法,还有它们的词义。
2、 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措施:读了之后,能谈出阅读感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主旨。
方法建议:教师可以以示例的方式进行指导,力求做到简洁概括,可采用六个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二、细读\研读,揣摩相关语句、语段,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读一读: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词句、语段,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措施:在文中做好标记,试着多写一些旁批,比一比谁最能够读出感情;
谈一谈:从文中任意选择至少一处赏析,初步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措施:将自己的批注进行小组内交流,提出疑问,并在班内谈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补充预设问题,并可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方法建议:可围绕文中的关键词,加强交流的针对性。
例如: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分歧、决定委屈儿子、整个世界等。
三.赏读\创读,能有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形成书面研究成果。
写一写:学习这篇文章的最大收获,可以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思路启发:在预习笔记上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例如——
结合社会现实,谈家人祖孙三代之间的关系----
《散步》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 崔其同
一、教师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二、总体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位同学能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
明确:简: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
详:为了母亲的健康,我们全家到田野上散步,出现了一个小波折,母亲愿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为了母亲,我决定走大路,母亲为了孙儿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在走不过去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三、文本分析:
1、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四个人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可从再现生活和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匠心独运的爱这两个角度思考。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去掉“熬”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从母亲的现状(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角度考虑,“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母亲这时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也许将不久于人世。)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分歧”“责任”用在这里,有大词小用之嫌,你有何看法?
明确:写小事用大词,显然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
(文中“大词小用”的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浓浓的亲情溢于言表。)
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那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幼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与同学进行交流,从中感受一种责任、一种浓浓的亲情。)
⑤“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试找出类似的句子。
明确:句式整齐、对称,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慈母孝子之间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类似的句子还有七句,此处略。这种对称的句子为文章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挚,继而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品味、揣摸,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2、品析文章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题目“散步”是从文章叙述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换个角度能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吗?并说明理由。
明确: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平凡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镜头——散步,加以渲染,展示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升华主题,很有艺术性
父亲角度:《责任》……散步情节:《分歧》……背景角度:《走向春天》……直指主题:《亲情》、《爱》 《我爱我家》……其他角度……
(当然也可以说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
②“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但作者却把文章写的是一波三折,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
明确:本文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一家三代人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气氛和温和、体贴、谦让的浓浓亲情。(我们平时写文章是怎样的呢 大多平铺直叙不讲究文章的布局,所以写出的文章不吸引人。)
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绘了一幅怎样动人的情景?
明确: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儿童是治病的良药”,家中有一个孩子,会增添许多的乐趣。)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明确:“我” “走大路”的原因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是对孙子的怜爱。这段话表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从中看出我的处事原则是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平时总是感觉工作忙没时间,把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一拖再拖,最终遗憾便产生了。)
3、文中2处写景的段落——第四段、第七段,思考它们的作用:
①第四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 “嫩芽” “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
②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
措施:①小组交流,组长把关,筛选有价值的分析内容及疑难问题;
②采用自由畅谈式,有感情读出,可先围绕关键词、重点句段来谈,师生互动互评,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四、感悟收获:
1、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者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人,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 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
2、(1)仿写训练
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
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
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
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
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
我爱您,妈妈!
寒冷的时候,您是御寒的棉被,
炎热的时候,您是降暑的凉风;
困厄中,您是支撑信念的力量;
顺境中,您是
黑暗中,您是明亮的烛光,
幸福中,您是甜蜜的微笑!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
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
我爱您,妈妈!
(2)抒写亲情,当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设计一条短信发给你的双亲。
如: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散步》,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歌词《我爱我家》。
例: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让爱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
………………………………………………
(4)请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深刻内涵
通过 ,我感受到了 。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相亲相爱
五、结语预设: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散步》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共29张PPT)
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那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莫怀戚
给划线的汉字注音。
分歧( )
信服( )
拆散( )
霎( )时
水波粼粼( )
嫩( )芽
熬( )过
fēn qí
xìn fú
chāi sàn
shà
lín
nèn
áo
三句话自读 法
2、寻读课文,续写句子
1、速读课文,扩写句子
3、细读课文,创造句子
速读课文,扩写句子
这是一篇写 的文章 。
将下面句子填充完整,来概括和表述文章的重要信息。
板块小结:
简: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 详:为了母亲的健康,我们全家到田野上散步,出现了一个小波折,母亲愿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为了母亲,我决定走大路,母亲为了孙儿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在走不过去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这是一篇写
的文章。
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寻找你最喜欢的人物,并且说出你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
寻读课文,续写句子
我最喜欢
(人物),因为
。
细读课文,创造句子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发现,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何收获?
我收获了 。
( 用一个句子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说自己的体会,谈谈自己的收获)
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句子,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自己先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语言赏析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世界”这个词是小词大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表现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思考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1、父亲角度:《责任》……
4、直指主题:《亲情》、《爱》 《我爱我家》……
2、散步情节:《分歧》……
3、背景角度:《走向春天》……
参考题目:
5、其他角度……
散 步
(小事情)
散步
尊老爱幼
(大主题)
写法小结
小题大做
大词小用
以小见大
分歧、责任重大、
决定、整个世界
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相亲相爱
散 步
课堂调查
1、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
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你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为他们献
上过生日的祝福吗?
联系生活 谈论亲情
既然说在生活中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那请同学谈谈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 《散步》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 崔其同
目标点击: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预习指导
一、初读\速读,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记一记:字音、字义、字形。
措施:初读课文时,建议学生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小组合作,利用工具书解决,感觉有价值的可写在板面上。
特别注意:熬、分歧、一霎时、粼粼的注音及写法,还有它们的词义。
2、 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措施:读了之后,能谈出阅读感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主旨。
方法建议:教师可以以示例的方式进行指导,力求做到简洁概括,可采用六个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二、细读\研读,揣摩相关语句、语段,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读一读: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词句、语段,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内的其他同学。
措施:在文中做好标记,试着多写一些旁批,比一比谁最能够读出感情;
谈一谈:从文中任意选择至少一处赏析,初步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措施:将自己的批注进行小组内交流,提出疑问,并在班内谈出自己的理解。教师适当补充预设问题,并可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方法建议:可围绕文中的关键词,加强交流的针对性。
例如:又熬过了一个严冬、分歧、决定委屈儿子、整个世界等。
三.赏读\创读,能有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形成书面研究成果。
写一写:学习这篇文章的最大收获,可以用属于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思路启发:在预习笔记上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例如——
结合社会现实,谈家人祖孙三代之间的关系----
《散步》导学案
一、总体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位同学能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
三、想一想:
1、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寻找你最喜欢的人物,并且说出你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
2、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四个人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去掉“熬”好不好?为什么?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分歧”“责任”用在这里,有大词小用之嫌,你有何看法?
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⑤“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试找出类似的句子。
3、品析文章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题目“散步”是从文章叙述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换个角度能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吗?并说明理由。
父亲角度:《责任》…
②“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但作者却把文章写的是一波三折,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
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绘了一幅怎样动人的情景?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4、文中2处写景的段落——第四段、第七段,思考它们的作用:
5、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 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
四、感悟收获:
1、(1)仿写训练
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
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
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
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
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
2、抒写亲情,当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设计一条短信发给你的双亲。
3、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表达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爱,(如《感恩的心》,《父亲》,《常回家看看》等)也可以用自己会唱的歌曲重新填词来演唱。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歌词《我爱我家》。
例: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让爱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 , , 。
4、请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深刻内涵
通过 ,我感受到了 。
5、以 “家(父亲、母亲)是 ,我是 。” 的句式写几句话(可以用上比喻等修辞),来表达你对家人的深情。
6、写一副对联,表达学习的收获或者感悟。
7、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写作与亲情有关的作品。《
《散步》导学案
杜郎口中学 崔其同
一、教师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 (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二、总体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那位同学能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述的故事。
明确:简: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
详:为了母亲的健康,我们全家到田野上散步,出现了一个小波折,母亲愿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为了母亲,我决定走大路,母亲为了孙儿改变了主意,决定走小路,在走不过去的地方,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
三、文本分析:
1、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这四个人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不能。可从再现生活和体现儿子对母亲的匠心独运的爱这两个角度思考。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去掉“熬”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从母亲的现状(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角度考虑,“熬”字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的意思。(母亲这时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也许将不久于人世。)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分歧”“责任”用在这里,有大词小用之嫌,你有何看法?
明确:写小事用大词,显然是借散步来谈一个道理。
(文中“大词小用”的几处。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重大”。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浓浓的亲情溢于言表。)
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那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育幼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可与同学进行交流,从中感受一种责任、一种浓浓的亲情。)
⑤“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在句式上有何特点?试找出类似的句子。
明确:句式整齐、对称,有一种独特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慈母孝子之间爱得深沉,和睦家庭的宁静温馨。类似的句子还有七句,此处略。这种对称的句子为文章内容服务,作者站在人生的中点上,一边是长辈,一边是后代,这样写既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挚,继而品尝人生甜美的无穷韵味。(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作为初中生我们应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品味、揣摸,从而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2、品析文章选材的角度、情节的安排、细节的刻画,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题目“散步”是从文章叙述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换个角度能为本文拟一个题目吗?并说明理由。
明确:文章选取家庭生活平凡而又内涵丰富的一个镜头——散步,加以渲染,展示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升华主题,很有艺术性
父亲角度:《责任》……散步情节:《分歧》……背景角度:《走向春天》……直指主题:《亲情》、《爱》 《我爱我家》……其他角度……
(当然也可以说不好,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回答。)
②“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情节简单,但作者却把文章写的是一波三折,发人深思,奥妙在哪里?
明确:本文作者采用了尺水兴波、一波三折的写法。在情节的起伏跌宕中,体现一家三代人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气氛和温和、体贴、谦让的浓浓亲情。(我们平时写文章是怎样的呢 大多平铺直叙不讲究文章的布局,所以写出的文章不吸引人。)
③“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这一“前”一后、一“叫”一“笑”描绘了一幅怎样动人的情景?
明确:写出了一家祖孙三代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动人情景。(“儿童是治病的良药”,家中有一个孩子,会增添许多的乐趣。)
④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我”为什么要委屈儿子,“我”处事的原则是什么?
明确:“我” “走大路”的原因表现了“我”对老人的孝敬;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是对孙子的怜爱。这段话表现了一家人尊老爱幼的骨肉亲情,从中看出我的处事原则是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平时总是感觉工作忙没时间,把与亲人团聚的日子一拖再拖,最终遗憾便产生了。)
3、文中2处写景的段落——第四段、第七段,思考它们的作用:
①第四段: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新绿” “嫩芽” “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止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和礼赞。
②第七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命的珍爱。
措施:①小组交流,组长把关,筛选有价值的分析内容及疑难问题;
②采用自由畅谈式,有感情读出,可先围绕关键词、重点句段来谈,师生互动互评,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四、感悟收获:
1、A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自由讨论)
B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上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者法兼顾的时,应该照顾老人,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设想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爱看戏曲,爸爸妈妈 爱看电视剧,你爱看动画片,遥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做?
2、(1)仿写训练
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 饥饿的时候,妈妈是_____; 困难的时候,妈妈是_____;
黑暗中,妈妈是_______; 幸福中,妈妈是_______. 我爱您,妈妈!
寒冷的时候,您是御寒的棉被,炎热的时候,您是降暑的凉风;困厄中,您是支撑信念的力量;
顺境中,您是 黑暗中,您是明亮的烛光,幸福中,您是甜蜜的微笑!
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爱您,妈妈!
(2)抒写亲情,当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设计一条短信发给你的双亲。
如:
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 亲情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
亲情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散步》,根据课文内容填写歌词《我爱我家》。
例: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的他,爱就是忍耐,家庭所有繁杂。(《让爱住我家》)
我爱我的家,…………………,……………,
(4)请通过你对课文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读到的深刻内涵
通过 ,我感受到了 。
上联:相亲相爱
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五、结语预设: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也让我们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散步》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