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步入近代专题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城市中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一部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有( )
①中小手工业作坊主
②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②商人
④银行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世纪在英国流传这样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擀制匠,将呢折成匹……”这段歌谣体现了手工工场的主要特征是(
)
A.
分工合作
B.
雇佣关系
C.
商品市场
D.
无偿劳动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及为市场而生产的经营特征,使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资本主义化。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A.
庄园经济和手工作坊的形成
B.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垦殖运动和机器大工业的开展
D.
种植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推行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文艺复兴
C.
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D.
宗教改革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图,你认为第五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A.
步入近代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封建时代的欧洲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
A.
庄园、土地私有
B.
自营土地、手工工场
C.
庄园、租地农场
D.
手工作坊、租地农场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说明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质是( )
A.
封建主义性质
B.
资本主义性质
C.
殖民主义性质
D.
共产主义性质
智者学派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著名哲学派别,该学派反对传统思想和宗教神话的束缚,力图贬低神的权威,否认神的传统形象,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与该学派的思想较为接近的近代思想文化运动是(
)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宗教改革
D.
新文化运动
历史学习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下列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
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
B.
三角贸易——欧洲获得巨额财富
C.
拿破仑帝国——法国大革命达到高潮
D.
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建立
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神情散发着母爱的光芒。此现象说明()
A.
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
B.
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C.
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
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
彼特拉克被欧洲人称为“诗圣”。他的诗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
,
袒露向往幸福生活的内心活动。这反映出彼特拉克是一位
A.
自然科学家
B.
启蒙思想家
C.
理性主义者
D.
人文主义者
他是一位英国“戏剧全才”,不论是写喜剧还是悲剧,都能深刻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下面属于其作品的是()
A.
《罗密欧与朱丽叶》
B.
《神曲》
C.
《蒙娜丽莎》
D.
《最后的晚餐》
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
A.
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
B.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C.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D.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
“文艺复兴并不是一次政治运动或宗教运动,而是一种心灵状态的改变。”对材料中的“心灵状态的改变”理解正确的是
A.
文艺复兴清除了人们的封建思想
B.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从“人”出发研究问题
C.
文艺复兴运动中人们都清心寡欲
D.
教会神学统治下的人们思想扭曲
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A.
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
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
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D.
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A.
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B.
促进了资本在义的发展
C.
获得了巨额财富
D.
开辟了到达东方的航线
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下列叙述与这段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B.
在这场运动中欧洲人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C.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繁荣
D.
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横渡太平洋达到美洲大陆
14至16世纪被喻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为“世界被发现”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拉斐尔
B.
米开朗琪罗
C.
麦哲伦
D.
达·芬奇
2020年6月,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跪杀”,引发了黑人的愤怒。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的种族歧视,把哥伦布雕像或泼漆或斩首或沉湖。美国黑人如此敌视哥伦布,是因为
A.
哥伦布歧视并压迫美洲黑人
B.
哥伦布将黑人贩卖到美洲
C.
美洲的发现,导致黑奴贸易
D.
哥伦布开启了大航海时代
“他”开创了在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紀元。这一发现,导致了美国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他”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历史学界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一部整体的、全球的、各大文明交融的历史。此观点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
A.
文艺复兴运动
B.
新航路开辟
C.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英国工业革命
当英国人和荷兰人驾驶着满帆帆船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只默默退出了航海世界。造成这种情况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无敌舰队战败
B.
新航路开辟
C.
英国开展“三角贸易”
D.
工业革命开始
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
)
A.
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
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C.
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D.
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A.
“带着血泪的进步”
B.
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巨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拥有大量资本的人来从事农业的时候,仍然可以大大增加他们的财富。我在英国认识一位大官,他的收入比当今任何一个人都多,他有牧场、有绵羊群、有森林、有粮食、有煤矿、有铁矿,还有其他许多东西。对他来说,土地简直就是取得一切珍宝的海洋,所以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更多的土地。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教程教学参考·近代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指谁?对土地的大量占有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新兴市民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体现着进一步发展生产、贸易、教育、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阶级”迫切需要一种不同于封建传统的文化。他们根据时代和阶级需要,进行文化消费,合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有效养分,努力构建新文化。
——解光云《试析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出现的社会背景,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有效养分”??
材料三
?16世纪,欧洲的黄金从55万公斤增加到119万多公斤.....物价上涨使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孔祥民主编《世界中古史》
(3)分析黄金增加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概括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
,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我在
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哥伦布日记
(2)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
——摘编自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摘编自《哥伦布日记》
材料三:欧洲人的发现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开始形成,世界各地都不自觉地成为整体的一部分。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这层纱幕”“烟消云散”是因为什么事件?请举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一例。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是今天世界上的哪块陆地?并指出哥伦布航行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说明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两个历史事件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
,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
,是海外冒险事业
的一种思想动力?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
——摘自部颁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
(2)材料二中的“海外冒险事业”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海外冒险事业”的思想动力。
(3)材料三中所反映的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欧洲殖民者早期殖民掠夺”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一认为“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体现了何种精神?
材料二:美洲与世界其余地方之间庇护性的海洋障碍突然被打破了,奴隶贸易把非洲大多数地方带到了文明的浸润之中。
--[美]威廉?迈克尼尔《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材料二中,“海洋障碍”突然被谁打破了?如何理解“奴隶贸易把非洲大多数地方带到了文明的浸润之中”?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其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②③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故②③④正确。
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小手工业作坊主不属于早期的资产阶级,故①错误。
故选D。
2.【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手工工场的主要特征,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16世纪”“织工”“染工”“擀制匠”可知,反映的是手工工场集中生产,分工协作,明确了社会分工,故A正确。
BCD.三项不能体现题干的主旨,故BCD错误。
???????故选A。
3.【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略
4.【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意大利,14、15世纪到16世纪末的欧洲,在经济领域,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的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故C正确。
AB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是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的表现,故排除ABD。
???????故选C。
5.【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略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庄园、租地农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9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庄园、租地农场。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故C正确。
A.土地私有不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故A错误。
B.手工工场是手工业经济组织形式,故B错误。
D.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故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据“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可知,这说明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质是资本主义性质。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质的相关史实。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世纪末期西欧租地农场的性质的相关史实。
8.【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依据题干信息“智者学派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的著名哲学派别,该学派反对传统思想和宗教神话的束缚,力图贬低神的权威,否认神的传统形象,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结合所学,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人为之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核心是人文主义。与智者学派的思想较为接近的近代思想文化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故A正确。
BCD.三项所述均不符合题干主旨。
???????故选A。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要求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
A.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催生了资产阶级宣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运动,故A有因果关。
B.在三角贸易中,欧洲奴隶贩子把枪支、铁器等商品运到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又将美洲生产的原棉、烟草等商品运抵欧洲,欧洲获得巨额财富。故B有因果关。
C.拿破仑帝国诞生时候,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故C没有因果关系。
D.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次伟大尝试,故D有因果关。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当时认识,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改变了中世纪欧洲圣母像神态呆板无神、缺少人间之情的特点,其创作的圣母像突出了人性和人世间母爱的特点,表明其圣母像深受人文思想的影响,故
A正确。
B.该雕塑作品仍以圣母像为题材,表明宗教仍有其神圣地位,故B错误。
CD.C项说法在题干信息中无体现,D项表述与题干信息相反,故CD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彼特拉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但丁、薄伽丘被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因此彼特拉克是一位人文主义者,故D正确。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一位“戏剧全才”,不论是写喜剧还是悲剧,都能深刻理解人类的精神状态,代表作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奥赛罗》《李尔王》《哈姆雷特》《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其中《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作品,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及理想的破灭。故A正确。
B.《神曲》是但丁的作品,排除B。
CD.《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作品,排除CD。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15~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巨变,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C.据学可知,15~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有: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这些事件的发生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发动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发生后,英法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革命使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发生了巨变,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故C正确。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故选C。
?
14.【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点,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文艺复兴清除了人们的封建思想,表述错误,并没有清除。故A错误。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故B符合题意。
C.文艺复兴运动中人们都清心寡欲表述错误。故C错误。
D.教会神学统治下的人们思想扭曲是指文艺复兴之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马可·波罗游记》,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这位学者认为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他口述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由其一位狱友记录成为《马可?波罗游记》一书。《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故B正确。
A.本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故A错误。
C.依据题干信息不足以得出本项结论。故C错误。
D.本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D错误。
???????故选B。
16.【答案】B
【解析】略
1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BC.据学可知,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麦哲仑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商业中心由地中海移到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繁荣。故ABC说法正确。
D.据学可知,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开始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略
19.【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C.1492年,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大陆。美洲的发现,为三角贸易提供了条件,大批黑奴被贩卖到美洲,给黑人带来巨大灾难。因此美国黑人如此敌视哥伦布,是因为美洲的发现,导致黑奴贸易,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略
2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据题干“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是一部整体的、全球的、各大文明交融的历史”可知是对新航路开辟的描述。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开阔了眼界,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故B正确。
AC.这两项和“整体的、全球的、各大文明交融”不符合,故排除AC。
D.英国工业革命有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但与“世界历史开始”的题意不符合,故排除D。
故选B。
22.【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据“当英国人和荷兰人驾驶着满帆帆船时,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船只默默退出了航海世界”和所学可知,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早期殖民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退出了海上殖民霸主的地位,故A正确。
BCD.综上,其余三项与题干不符合,故排除BCD。
???????故选A。
2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西欧的早期殖民掠夺,要求结合所学准确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符合史实,但不是本题的主旨,故排除A。
B.根据“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可知,马克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准备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必要条件),故B符合题意。
CD.均与题干的主旨无关,故排除CD。
故选B。
2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列强的殖民扩张所带来的影响,要求具备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C.大量外来人涌入美洲,欧洲人到美洲大量屠杀土著印第安人,也带去很多疾病,故B项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AC。
B.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美洲原住民的急剧减少,结合题干“根本原因”要求,可知,这与欧洲的殖民掠夺与扩张有必然联系,故B正确。
D.该项是带来的结果,故排除D。
?故选B。
25.【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要求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
【解答】
AC.依据题干"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
从这一角度看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殖民地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是也使得世界逐渐链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因此是“带着血泪的进步”,
故A项正确,排除C。
BD.两项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的分析,不符合题意,排除BD。
故选A。
26.【答案】(1)他们:租地农场主。影响:使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开始改变欧洲社会的整体风貌。
(2)背景: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入,促进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中国印刷术的传入。如何:采取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方式,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原因:海外的殖民扩张。影响:加速了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租地农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据“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获得更多的土地”可知是租地农场主,随着西欧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中世纪晚期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资本主义,开始改变欧洲社会的整体风貌。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据材料出处“《试析意大利最早发生文艺复兴的原因》”可知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故结合所学,从意大利当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外部条件等分析归纳。第二小问,据“他们根据时代和阶级需要,进行文化消费,合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有效养分,努力构建新文化”概括得出采取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方式,其中有继承更有创新。
(3)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第一小问,据材料的时间可知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第二小问,据“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新贵族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和所学分析可知,加速了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7.【答案】(1)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人文主义。
(2)印度改成美洲;建立殖民地。
【解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可知,中古时期,天主教会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主宰力量,专横的宗教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性,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引起广泛的不满,因此“共同的纱幕”指的是天主教会的神学。14到16世纪,文艺复兴出现,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学信息。根据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可知,哥伦布错把美洲大陆误认为是印度大陆。由材料“…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可知,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是建立殖民地。
28.【答案】(1)事件:文艺复兴;文学作品:《神曲》、《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2)陆地:美洲;目的:建立殖民地。
(3)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影响: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4)共同作用: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这一时期,人们取得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事件是文艺复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有《神曲》、《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2)本题考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及其航行的目的,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可知,反映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因此“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是今天世界上的美洲大陆。根据材料“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可以得出,哥伦布航行的目的是建立殖民地。
(3)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和根据材料三“欧洲人的发现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世界各地都不自觉地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可以得出,共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根据材料三“......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开始形成,世界各地都不自觉地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世界开始连接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
(4)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9.【答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代表作:《神曲》。
(2)“海外冒险事业”:新航路的开辟。思想动力:人文主义思潮。
(3)三角贸易。
(4)欧洲殖民者早期殖民掠夺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二“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及所学可知,“海外冒险事业”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依据材料“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
,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思想动力是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思想起了促进作用。这一动力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
(3)本题考查三角贸易,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依据材料三“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可知,英国殖民者在大西洋进行的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换买黑奴,这是“出程”。接着,满载黑人的运奴船到达美洲,这叫“中程”。最后,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这叫“归程”。
(4)本题考查欧洲殖民者早期殖民掠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的空间视野(例如对欧洲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对世界)可知,早期殖民掠夺产生的影响是对欧洲而言:有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对殖民地而言:一方面将欧洲先进文化传到殖民地,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灾难。对世界而言,打破了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30.【答案】【小题1】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人文主义。
【小题2】哥伦布;奴隶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之一。
【小题3】走向近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