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縲绁xiè 油渍zì 旋xuàn风 戏谑xuè 踽yǔ踽独行
B.倜tì傥 汲jī取 荒谬miù 贮chú藏 殒yǔn身不恤
C.愠wèn色 焚fén烧 拯zhěng救 晕yūn厥 长歌当dàng哭
D.尸骸hái 慰藉jiè 赁lìn屋 船坞wù 强qiǎng颜欢笑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B.明代徐 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骄”。 (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C.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周晓枫《斑纹》)
D.歧江公园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被孰视无睹的人们,推开了被时光默默湮没了的“单位”之门,迎面吹来清新怡和的风,听到劳动的人们在唱歌。 (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表示不配称“学者文人”,含有否定和贬斥之意)
B.但是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三个词语连用更能突出表现“出于我的意料”,同时也能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极度愤怒之情)
C.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以我的“苟活”衬托刘和珍的勇毅)
D.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表示出乎意料,突出中外杀人者不知羞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斑纹无所不至,就像我们有意识修饰并损害的生活。
B.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和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C.在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讨论会上,同学们广开言路,各抒己见,既表现出较高的思维能力,又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D.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面前,什么山盟海誓的爱情都黯然失色。[来源:高[考∴试﹤题∴库]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浙东垂钓休闲中心可以用“人满为患”来形容:每天前来体验垂钓休闲乐趣的市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B.这几天,三七市镇二六市村盛天养殖公司的总经理陈鹏飞特别开心,因为该公司实施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有关部门通过了验收。
C.近期,牟山镇举办了牟山湖乡村旅游农家乐行业管理和大闸蟹烹饪培训班,迎来了全镇近百位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接受了培训。
D.在外贸出口形势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我市企业把广交会作为观察经济形势变化、了解国际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对广交会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表白心迹,陈请谢贺。李密在向晋武帝上奏的《陈情表》中,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诉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
B.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王实甫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C.归有光,明代散文大家,后人将他和唐顺之、王慎中等人称为“唐宋派”。《项脊轩志》借项脊轩之兴废,写与之相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主要成就是戏剧,如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例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壬戌就是干支纪年。B.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例如李商隐,字义山;刘禹锡,字梦得;陆游,字务观。这些表明名和字是相关的。C.古人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例如《滕王阁序》中的“星分翼轸”,即指洪州是二十八宿中翼、轸的分野。D.当主体的崇高受到主体的滑稽的冲击和否定时,喜剧中就不可避免地渗透了悲剧因素,导致了“含泪的笑”。意大利作家塞万提斯是最早使喜剧主体具有悲剧特征的欧洲作家,他的《堂吉诃德》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8.下列有关背诵篇目的默写正确的是( )A.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C.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燕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D.熊咆龙吟吟岩泉,粟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大海中的水是怎么来的呢 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为了探寻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科学家托维利提出假说:地球上的水是大阳风的杰作。大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17亿亿吨的氢,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科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也提出了一个新理论: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他在分析卫星图片时发现了一些黑色小斑点,而这些黑斑是高层大气中大量分子聚集而形成的气体水云。他认为,小黑斑现象是许多小彗星不断地把水从高层注入大气,形成彗星云团,而后化作雨降至地面。不久,在600多千米上空,他又发现了带状发光物,即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而这一高度恰好是此类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1990年,一块冰体从天而降,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我国专家潜心研究后认为,此冰块就是来自彗星。弗兰克理论还为一些未解之谜提供了解释。例如可能就是有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造成地球气候剧变,才使恐龙及其他一些物种灭绝。1998年美国科学家打开了一块来自彗星的陨石,结果竟在里面发现了少量的盐水水泡!不久又发现另一块陨石里布满了奇怪的紫色晶体,这些晶体里竟然有水!对于小彗星是否为地球带来过大量降水,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观察,不断地试验。9.下列对“所谓的‘初生水’”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的水蒸气。B.存于地下岩石中的结构水、结晶水。C.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D.由火山喷发的水蒸气冷却后形成的水。10.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的是( )A.地球上的水有可能来自由冰组成的小彗星。B.在彗星可能徘徊的地带发现了含水破碎物留下的“尾流”。C.经我国专家研究,落在中国无锡梅村乡的冰块来自彗星。D.有的陨石里含有盐水水泡或含水的紫色晶体。11.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托维利假说,人类有可能利用太阳风获取更多的水。B.根据弗兰克理论,人类有可能借助彗星云团进行人工降雨。C.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D.对地球水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他行星是否有水存在。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每小题3分)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①。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②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③,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亲自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夺:改变 C.齐桓得管仲而霸 霸:称霸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疾:疾病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密以祖母年高B.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之二虫又何知! C.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 吾尝终日而思矣D.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
今君乃亡赵走燕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他想调回内地,朝廷也不加干涉,于是就去汉中做了太守,从此因失宠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兑现了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承诺。
第Ⅱ卷(共108分)
四、(28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
译文:
(2)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8分)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①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结合颔联分析,诗中的“凤去台空”有什么意味?(4分)
(2)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所空缺的句子。(10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
(4) ,吞声踯躅不敢言。
(5)出师未捷身先死, 。
(6) ,铁马秋风大散关。
(7) ,使我不得开心颜。
(8)戎马关山北, 。
(9)岩扉松径长寂寥, 。
(10)春水碧于天, 。
五、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1题 (20分)不见大雁 刘长春
⑴鸟的天性是飞翔。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在烟波浩淼的江河湖海之上,在曲线优美的山脊之上……鸟儿不远千里万里地自由飞翔着。
⑵同时,鸟儿是最具灵性的。“倦鸟而知返”,“笨鸟先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⑶被我称作第二故乡的天台山,有一片莽莽苍苍的大森林。山下,终年不断走着一道清澈的溪流。听不到水波的喧闹,也看不见壮观的水势,就那么悠悠闲闲不急不忙地流淌着。在地势低洼的山谷间,还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潭,潭水下泄,汇入溪涧,然后流淌,流淌。
⑷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
⑸秋天的时候,溪流变得更加潺湲。阔大的水面如同深碧的颜料一样透彻清澄,水波闪烁着点点光斑……
⑹这个时候,数以万计的大雁从山那边,从树林间,从遥远的天际,一只衔接一只,一群簇拥一群,掠过阔大的水面,铺天盖地似的飞过来了!大雁们扇动着翅膀,拍打着晚霞,激溅着水花,然后亦飞亦落于清溪,壮观的场面,真应得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我的记忆中,还有那亦近亦远、亦断亦续的群雁飞鸣之声,犹如九天飘散的音乐,如慕如诉如歌,充斥于天地之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尽管时间好像流水一样地流过了三十年,可是那雁鸣的余音袅袅,至今不绝如缕于我的耳际。
⑺一条清溪,优美地流了千年、百年。现在,它还那样地流淌着吗?群雁飞落清溪的场面还那样地壮观吗?
⑻故乡相逢,又是在秋日西风夕阳送别的时候。
⑼可是,没有看见天边的几行雁字,也没有听到一声隐约的雁叫。还是儿子在上小学的时候,他一边朗诵着“秋天到,雁成行”的儿歌,一边奇怪的问我:“爸爸,大雁怎么还不飞来呢?”是啊!是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春去秋归的大雁了。“衡阳雁去无留意”,“雁不到,书成谁与”等等一类的诗句,空留于发黄的书页间和我们无奈的叹息中。而对孩子来说,一生都在远离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听不见鸟鸣,而只在书本上隔膜地读到关于大雁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将会是一种多么孤独与贫瘠的情景呢?他们多么想看见那从天外飞来的雁阵,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又排成“人”字,扇动着优美的翅膀,从眼前飞过。然后,兴高采烈地吹着口哨,也像鸟一样飞进课堂……
⑽可是,对于同样有着记忆的大雁来说,同样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孤寂。
⑾也许它们早已厌倦了这古老的村庄一变而为闹市的喧嚣,以及这喧嚣所裹挟着的孤寂?
⑿也许它们被猎人无情的子弹击中,跌落于芦苇丛中或陷身于沙滩沼泽?
⒀然而,生态学原理却揭示着另一个更为严酷的事实:溪岸两边茂密的阔叶林带几乎在一夜之间被砍伐殆尽,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再加上上游水源的枯竭,昔日阔大无比的溪流早已被乱石荒沙挤成一条细细的狭长的水痕。没有了那片树林的嫩叶、细根、果子,无异于断绝了它们食粮。
⒁大雁是有灵性的,同时,大雁也是无法改变它的天性——飞翔,它们原是自由的鸟儿,为了生命的自由和自由的生命,远远地避开人群,飞走,远远地飞走,甚至不愿回来。
⒂自由的鸟儿选择自由地飞翔。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
⒃不知道,是出于怀旧还是一种凭吊,在昔日清溪落雁的旧址上建了一座名曰“落雁公园”的建筑。在它的周围又星罗棋布着一座座高高的群楼。在群楼之上凭窗遥望清溪的居民们,在夕阳余晖之中,能够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吗?
⒄蓝天空旷,没有大雁飞过。
⒅天空寂寞,人也寂寞。
(选自《大地笔记》,有删节)
18.第⑹段说“这一切让人怦然而肃然”,请指出“怦然”“肃然”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
19.第⒂段说“从此,它在我们的视野中悄然消失了”,根据文意,分条概述大雁消失的原因。(6分)
答:
20.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6分)
答:
。
21.试分析文末“天空寂寞,人也寂寞”一句的含义。(4分)
答:
六、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月光和树影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以免淋湿衣服,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服……
郑人用“纳凉”的办法来“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10.A(通过分析题干可看出,本题是要求寻找不能支持弗兰克观点的论据。该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第1句是整个段落的中心句,是弗兰克理论的核心观点,从第2句至结尾是用事实论据作具体分析论证。A项恰恰是弗兰克提出的理论观点,而题干却要求回答:不能支持弗兰克理论观点的“论据”,A项显然属答非所问)11.C(AB两项,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来看,依据现代的科技发展速度,今后很有可能实现,判断客观。D项,人类目前类似的研究很多,自不必赘述。C项错误不在于“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而在于“对地球水源的研究”能帮助“预见”地球气候还将发生剧变,在文中没有暗示信息。事实上,从文中可知“地球气候剧变”,是由于“大量的小彗星倾泻而下” 造成的)
12.D(疾,憎恨,厌恶)
13.A(A“以”,介词,因为;B“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和动词/这,此;C“而”转折连词,但是/表修饰;D于是,就/却,竟然)
14.C(“他想调回内地,朝廷也不加干涉,于是就去汉中做了太守,从此因失宠心怀怨恨。”错)
参考译文: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另一个名字叫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恋母情深,性情淳厚,思念成疾。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夜里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有空闲的时间就讲学,忘记了疲劳,并且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子游子夏并列(认为是很有文学才华的人)。
他年少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汉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高,无人奉养,没有接受官职,就上奏章说:臣子李密陈言:臣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小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落福分微薄……
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的名声,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就停止召见他。后来刘氏去世,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再一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司空张华问他说:“安乐公这人怎样 ”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并列。”张华问其中的缘故,回答说:“齐桓公得到管仲而称霸诸候,用竖刁而使自己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安乐公得到诸葛亮而抵抗魏,任用黄皓却丧了国,由这知道成败是同样的。”张华接着问:“孔明的教诲为什么那么细碎具体 ”李密说:“过去舜、禹、皋陶相互说话,所以言辞简洁优雅;《大诰》中与普通人说话,适宜细碎具体。和孔明说话的人没有人能和孔明自己相匹敌,因此说话细碎。”张华认为他的话对。?
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县县令,却憎恨一个下属,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能调到朝廷任职,可是朝廷却没有人帮助他,于是升迁到汉中担任太守,自己认为失去了万分重要的机会,心怀怨恨。等到在东堂赐宴饯别,皇上下诏命令李密赋诗,诗的末章说:“人们有这样的话,有因才有缘。做官没有权势的朝臣做依靠,不如回家种田。在上清清楚楚,这话怎么能这么说。”武帝很生气,在这种情况下,都官从事上奏免除李密的官职。后来李密死在家中。
五、(20分)
18、(4分)是因为大雁飞过的场面非常壮观;(2分)群雁飞鸣所奏响的充斥天地间“如九天飘散的音乐”而心生敬意。(2)
19、(6分)参考答案:①厌倦了喧嚣的环境及其中的孤寂;②树林消失,溪流枯竭,食粮断绝;
③猎人的残害;④而大雁是有灵性的,有无法改变自由飞翔的天性。(每点2分,答出3
点即可得全分)
20、(6分)①三十年前,溪流清澈,水面阔大,树林茂密,群雁齐飞;三十年后,溪流干涸,树林消失,大雁远离。(2分)②“我”惊叹过雁群飞过的壮观场面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佳美景,而儿子只能从书本上知道这些。(2分)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问:运用对比,突出强调作者对不断恶化的环境的痛苦和忧虑。(2分)
21、(4分)参考答案:天空寂寞,是说大雁不再飞过;人寂寞,是说人们虽然建了“落雁公园”,却再也无法看见群雁与落霞齐飞的情景,孩子更只能从书本上认识雁阵。(2分)作者以此昭示我们:人类过度伤害自然,其实是在自残和自毁,我们只有学会珍惜大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2分)
22略
高γ考 ω试﹤题★库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