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水的分布及组成
巩固练习A
1.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 )
A.观察水分解的现象
B.研究水分解产物的性质
C.探究水分解的条件
D.验证水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2.如图所示表示了水的电解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代表水分子
B.水分子中含有两种更小的粒子
C.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3.构成冰的分子和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性质
B.相同的物理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4.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5.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技术
C.严禁使用农药、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
D.沿海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6.浙江省提出“五水共治”策略,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打造美丽江南水乡。下列措施与“五水共治”精神不符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用于农业灌溉 B.家庭中洗完的淘米水用于浇花
C.水源地附近禁止禽畜养殖 D.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后排放
7.地球上的水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水以________和________形式存在。它们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其中储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水。
8.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多,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量的0.3%。由图可知,江、河、湖、海、植物、土壤中的水通过 变成了水蒸气,升入高空。在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中,能使陆地上不断得到淡水的水循环是 。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9.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生物体内。占地球总水量96.53%、2.53%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0.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填空:
(1)乙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种气体是________;
(2)请根据实验结果描述水的组成________;
11.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________(填“氢气”或“氧气”),b应接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
(2)检验气体B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正确写出其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12.关于水的性质:纯净的水的颜色是______色, 水的气味是______气味,水的味道是_______味道,水在常温下的状态是_______。 在1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凝固点为_____℃, 沸点为_______℃, 水的异常现象是 ,水结冰时体积________, 所以冰能_______在水面上。
13.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字母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A、 ,
B、 ,
C、 ,
D、 ,
E、 ,F、 。
(2)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 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 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 ,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14.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15.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加入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b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6.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电源A端是_____(填“正”或“负”)极。
(2)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c中的气体是______,验证此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3)电解水实验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7.图中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与装置甲有相比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在D处,应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答:______________.
(4)通过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18.每年,我国各地区都由不同程度的旱灾,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大旱。
(1)抗旱首先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相符的是______(填序号)
A.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
B.洗衣、洗菜、淘米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C.任由水龙头漏水而不及时修理
D.关停一些污染大、用水量大、产能低的工厂
(2)如图是某同学自制的简易净水装置,其中石子和细沙的作用是______.
19.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整个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搅拌和__________。
(2)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投入 ClO2 进行消毒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
(3)经上述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水变澄清后仍然不是纯水,需要经过________的方法,才可以得到纯净的水。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C.不间断放水洗衣服 D.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
20.我国江河的平均径总量居世界第 位,从空间上看,具有 、 多, 、 少(填“东”“西”“南”“北”)的状况;从时间上看,呈现 丰富, 欠缺的特点。
21.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
22.根据“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1)图中各数字在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节是:
① ③ ④ ⑥ 。
(2)图中 环节使陆地上水得到不断的补充。
(3)图中⑥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
(4)从图中看出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 循环, 循环和 循环三种。
23.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进行一段时间的状态,电源负极为_______。甲乙两支试管排出水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
答案
1-6 DBCABA
7.液态 气态 固态 海洋
8. 蒸发 海陆间循环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
9.海洋 陆地 大气 海洋水 淡水
10.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1.1)氧气; 正 (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水 氢气+氧气
12.无、无、无、液态、0、100、反常膨胀、增大、浮
13.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水体之间 完整 海洋 淡水
14.固态 液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 温度
15.A
16.正 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看是否复燃,若复燃则是氧气 氢元素和氧元素
17.便于检验生成物 增强水的导电性 燃着的木条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8.ABD 过滤
19.引流 过滤池 化学 蒸馏 AB
20.六、东、南、西、北、夏季、冬季
21.水的物理性质 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22.(1)降水、蒸腾、水汽输送、蒸发 (2)④
(3)汽化(4)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23.a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