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定义、特征及性质》能力提升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定义、特征及性质》能力提升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10: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溶液的定义、特征及性质》能力提升卷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硝酸钾
B.蔗糖
C.花生油
D.酒精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质都是固体
D.医用酒精是乙醇溶液,乙醇作溶剂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酒精和汽油不能当作溶剂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有一种
4.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C.溶液都是纯净物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5.下列关于蔗糖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蔗糖溶于水就消失了
B.蔗糖水下部的浓度比上部大
C.蔗糖水恒温放置,不会析出晶体
D.蔗糖水不具有蔗糖的化学性质
6.对溶液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B.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
D.当条件不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7.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混合物的是(

A.空气、石油、冰水
B.液化石油气、水煤气、甲烷
C.赤铁矿石、石灰石、氧化铁
D.酒精溶液、汽水、葡萄糖溶液
8.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泥土
C.植物油
D.面粉
9.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  )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固体、液体或气体
10.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少时间,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所含的溶质是不同的
D.在蔗糖水溶液中,水是溶质,蔗糖是溶剂
12.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
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透明
B.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C.混合物
D.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13.“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14.下列有关溶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C.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15.某初三年级的同学正在筹备毕业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啤酒
B.酸奶
C.矿泉水
D.可口可乐
16.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17.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食盐水中存在水分子和氯化钠分子
C.一种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
D.10
mL水和100
mL酒精混合后,酒精是溶剂
20.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花生油
B.面粉
C.蔗糖
D.汽油
2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色澄清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氯化钠溶于水,其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中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2.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是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B.水是常用的溶剂,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C.被溶解的物质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剂中
D.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23.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碘酒
24.许多化学反应都要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操作简便,设备简单
B.节约原料,节省成本
C.可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D.固体物质间不能直接反应
25.小军同学需要快速配制一杯可口的白糖溶液,下列措施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冰水溶解B.用热水溶解C.把白糖碾成粉末后溶解D.溶解时用筷子搅拌
2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D.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2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C.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液体
D.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2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
物质
溶质
溶剂
医用酒精
   ?
   ?
高锰酸钾溶液
   ?
   ?
浓盐酸
   ?
   ?
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
反应后的溶液
   ?
   ?
29.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
医用酒精
高锰酸钾溶液
浓盐酸
铁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稀盐酸
____;(2)硫酸铜溶液____;(3)CO2溶于水____;(4)过氧化氢溶液_____;
(5)生理盐水____;(6)澄清石灰水____。
31.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小意同学做了如图所示A试管和B试管的对比实验,发现B中固体可溶,A中几乎不溶,该对比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__
__;
(2)小明同学补充了如图C所示实验,他想探究的影响因素是_
_。
32.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现象
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
固体几乎不溶解
固体溶解,形成棕色溶液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归纳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石灰水
,(2)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3)食盐水
,(4)80mL酒精与20mL水组成的溶液

34.硫酸铜溶液显
色,溶质是
,碘酒中的溶剂是
,二氧化碳溶于水,溶质是

35.一种或几种物质
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

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是由

组成的。
36.锌和盐酸反应完全后的溶液
;铁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后的溶液
;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的溶液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将残留物溶于水,其溶质是

37.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
__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____(选填“不”
“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
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
__(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