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过程五个部分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建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外交成就,这些内容在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本课的学习是本专题学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把握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理解我国根据时代变化、采取不同外交策略的原因,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本课内容有三目:“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走向国际舞台,前两目分别是1953年之前的外交方针与1953年之后的外交原则,第三目是1950年代中期中国的外交成就。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等有一定的了解,对深入探究新时期的外交活动、周恩来等人的外交智慧等有较浓的兴趣,但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需要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的学习。
三、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概述其在指导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叙述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成就。
(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国际视野来全面地观察、分析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归纳三大外交方针的内容与意义;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论从史出地探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通过材料阅读,分析、评价“求同存异”的历史智慧与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认识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重大贡献;进一步认识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从而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感悟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感受他们在外交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
四、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大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教学难点是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五、学法教法
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相应的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六、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制定,重点难点的确定与学法教法的选择,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课堂导入
呈现南京条约签订仪式历史照片,引导学生回顾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历史,通过展示材料设问“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我们还要跪在地上办外交吗?新中国是站起来办外交,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那么,在这种外交政策的指引下,我们又采取了哪些方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顺势过渡到本课第一目内容学习。
(二)进入新课
第一部分:背景
给出一副当时美苏对峙的世界格局图,引导学生体验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境;在明确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后,提问“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我们应该实行怎样的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这样政策下,新中国初期实行了怎样的方针及取得了如何成就?
第二部分:方针
顺势进入“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方针的内容、意义和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在ppt中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部分:成就
教师通过毛泽东与外国领导人会面的照片,学习新中国第一波建交高潮——与苏联等17国建交,理解一边倒政策的必要性。
教师通过图片与文字材料,介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背景、形成过程与主要内容,最后,论从史出地总结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
接着学习日内瓦会议与万隆会议,这两次会议是1950年代中期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引下走上了世界外交舞台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讲述日内瓦会议时,要让学生从“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步入会场”的照片中提取信息,感悟周恩来的外交风采与人格魅力。在讲述万隆会议的时候,要通过材料着重介绍“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让学生感悟周恩来的政治眼界、语言魅力与外交智慧,最后归纳“万隆精神”的内容。
(三)小结与作业
1.以板书的形式对本课进行总结。
2.作业布置
以上是本课的教学设计及相应的理论依据,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PAGE
3(共15张PPT)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01
.
教材分析
02
.
学情分析
03
.
教学目标
04
.
重点难点
05
.
教法学法
目录
06
.
教学过程
目录
01
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人民出版社高中历史必修一
课程位置:专题五“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中第一课
课程价值:在中国当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相关知识。
5
联系国际视野来全面地观察、分析新中国初期面临的外交困境,归纳三大外交方针的内容与意义;通过材料阅读,分析、评价“求同存异”的历史智慧与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
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认识到其不仅是国与国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从而加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过程,概述其在指导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叙述建国初期在新的外交方针指导下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成就。
知识与能力
教学目标
依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重点
重点难点
r
建国初期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制定外交方针的影响
三大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点
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
r
合作学习法、情境体验法、史料分析法。
学习方法
以讲授法为基本方法,辅之以小组讨论式课堂教学法、情景创意教学法、史料教学法。
目录06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3分钟)
新课讲授(34分钟)
小结与作业(3分钟)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材料:……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旧外交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34分钟)
一、背景(7分钟)
二、政策及方针(17分钟)
三、外交成就(10分钟)
一、背景
内容
含义
意义
二、外交政策及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往中独立自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旗帜鲜明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保障革命成果,保卫和平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外交成就
1.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际形势,试分析“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小结与作业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