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能力提升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2 溶解度—《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能力提升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06 09: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能力提升卷
1.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
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
2.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20
30
40
溶解度/g
31.
6
45.
8
63.
9
A.
2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
6
g 
B.
3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5.
8%
C.
30
℃时,将50
g
KNO3放入100
g水中得到150
g溶液
D.
40
℃时,100
g水最多溶解63.
9
g
KNO3
3.图是K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从b点降温到a点,有晶体析出
B.60
℃时,b、c点对应的都是饱和溶液
C.将a点的饱和溶液从20
℃升温到60
℃时仍是饱和溶液
D.60
℃时,向50
g水中加入60
g
KNO3,形成不饱和溶液
4.如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溶解度/g
一般称为
<0.01
难溶
0.01~1
微溶
1~10
可溶
>10
易溶
A.Ca(OH)2属于易溶物质
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
D.70
℃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
℃时没有析出固体
5.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
℃时,若甲、乙两溶液的质量相等,则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相等
B.t1
℃时,用不断搅拌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
C.将t2
℃的甲溶液170
g降温至t1
℃,析出的甲一定是34
g
D.t2
℃时将40
g甲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5.如图甲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图乙中分别向两支试管内滴加一定量的水后,X和Y的饱和溶液均变浑浊,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0
℃时,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①>③>②>④
B.X为Ce2(SO4)3,Y不一定是NH4H2PO4
C.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除去杂质
D.20
℃时,将40
g
NaCl加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是2∶5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中,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
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C.20℃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A物质
D.从A、B的混合物中提纯A应采用降温结晶法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t2
℃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
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
C.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D.
t2
℃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
℃,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
K2CO3、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
K2CO3
110
117
121
126
139
KNO3
31.
6
63.
9
85.
5
110
169
A.
K2CO3的溶解度大于KNO3
B.
乙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
C.
t应在50
℃~60
℃之间
D.
40
℃时,10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63.
9
g
KNO3
9.下表列出了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A.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
g
B.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C.KNO3和Na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60
℃时,110
g
KNO3溶解在100
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10.如图所示,在分别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放入KNO3充分溶解,则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t1
t2
KNO3的溶解度(g/100g水)
60
90
A.乙、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乙升温至t2℃,溶液质量增加
C.甲、乙混合后为t1℃的不饱和溶液
D.丙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11.如9-2-8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
℃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仍是饱和溶液
C.t1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
℃降温至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的溶液
12.
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其中一种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乙所示为在t2℃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
℃时,将25
g乙加入50
g水中形成75
g乙溶液
C.由②到③进行的操作是升高温度
D.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13.下表是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KCl
34.0
37.0
40.0
42.6
KNO3
31.6
45.8
63.9
85.5
A.20
℃时,KCl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
℃之间
C.40
℃时,将5
g
KCl加入10
g水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D.50
℃时,将50
g
KNO3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
℃,有KNO3固体析出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⑴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
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⑷将t2℃时等质量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多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c>a=bB.a=b>cC.a>b>cD.b>a>c
15.室温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________法提纯.
(3)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6)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甲溶液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2%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____?g;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混匀.
16.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17.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
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18.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P点表示的意义是 
。?
(3)三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要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填一种即可)。?
(5)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不会析出晶体的是    。?
19.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两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等。?
(2)将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在保证溶液质量不改变的前提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
(3)t2
℃时欲配制50
g
15%的乙物质的溶液,需量取水
    mL(水的密度为1
g·cm-3)。?
(4)t3
℃时,将三种物质各a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物质形成不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填“>”“<”或“=”)乙。
?
(2)t2
℃时,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    g。
?
(3)由图Ⅱ推测硝酸钾是图Ⅰ中的    物质。
?
(4)图Ⅱ“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Ⅰ中表示为    (填序号)。
?
A.b点→a点
B.c点→a点
C.b点→c点
D.c点→d点
2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
℃时,将30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
(2)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若提纯A物质,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
(3)t1
℃时,取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如图Ⅱ所示。在大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铵固体溶解后,A、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2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温度为t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t的取值范围是       。?
(2)20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3)5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
℃时,析出晶体最少的是    。?
2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2)当乙中混有少量的甲时,可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t1
℃时,将10
g甲物质投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    。?
(4)将t2
℃时9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5)t2
℃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6)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