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二)教学设计
年级 五年一班 课型 新授 教材章节 第三单元第二节
课题 (分数乘法(二) 授课人
计划课时 1
教材分析
《分数乘法(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第二课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理解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并学会“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分数乘法(一)》的拓展和延伸,为进一步学习分数乘分数,分数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习分数多步计算的关键,教材中创设两个问题情境,通过直观图形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思考,将旧知与新知有机联系在一起,应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1.已具备的知识经验: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一)》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算理和算法的推导过程,本课的学习是对《分数乘法(一)》的拓展和延伸,依据知识的迁移,应用转化的思想,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把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旧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2.学习态度及习惯:五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学能力,求知欲强烈,但由于个性的差异,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程度各不相同。
设计思路
本节课,老师分成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逐步递进;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学以致用,提升能力。——拓展应用,延伸新知——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借助类比迁移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解决简单的整数乘分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
难 点 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难点:分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资源 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2表示的意思是( )
2.计算分数乘整数时,用分数的( )和整数相乘的积作( ),分母( ).
3.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 ×4 ×12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情境创设 教师出示课件课本情境图: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1/2 ;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1/3 ,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2.引导学生分析,无论是淘气还是笑笑的苹果数,都是以谁为标准的?
3.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4.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5.怎样表示笑笑的苹果数?
6.教师板书:6×=2)
7.总结分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8 怎么计算呢?6× =3 6×=2
1.计算8× 4× 24×
2.做课本5页试一试1题36的? 和分别是多少?
3 . 试一试2,学生说说:“打折”的意思?八折、九折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思考:淘气还是笑笑的苹果数,都是以谁为标准的?
学生自己试做
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
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学生说说:“打折”的意思?八折、九折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二)笑笑吃了多少块饼干?
(1)6×=3(块)? ?
答:笑笑吃了3块饼干
淘气吃了多少块饼干?
6×=4(块)? ???
答:淘气吃了4块饼干。
整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课后反思
本节课有以下优点:1.针对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意义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分数乘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生对分数乘法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2.抓住了图形语言的直观性,借助图形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自己的小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