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八上 第16讲 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第六章1,2节) 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八上 第16讲 原子分子离子和元素(第六章1,2节) 复习讲义(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15:23:28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备课组
教师
班级
学生
日期:
上课时间:
主课题:
6章1,2节,
教学目标:
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质
知道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空隙存在
知道微粒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了解元素及物质有元素组成认识常见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
知道元素周期表
教学重难点:
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元素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内容
一、热身训练
1、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有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D、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D、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6、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
B.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有铅、铅板中有金
C.配制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D.在马路上扫地,灰尘飞扬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气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还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
B、离子是带电的
C、电子是带负电的
D、原子核是不带电的
9、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A、氯离子和钠离子
B、氯化钠原子
C、氯原子和钠原子
D、氯化钠分子
10、从微观角度看,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C、海绵能吸水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12、解释下列现象
(1)晾干湿的衣服:
(2)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
(3)将蓝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蓝:
13.写出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
硫:
钙:
氯:
碳:
镁:
磷:
He:
Fe

Zn

Cu:
14.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或用元素符号表示
(1)O
;(2)2N

(3)磷元素
;(4)5个氯原子

15.O2
表示的意思是:
(1)氧气
(2)氧元素
(3)一个氧分子
(4)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5)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6)两个氧元素
16.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17.求下列物质的式量,并写出计算过程:
Ca(OH)2:的式量:____________;(NH4)2SO4的式量:_____________。
18.关于式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分子的质量
B.
各原子的质量之和
C.
以克为单位
D.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二、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万物---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的定义
一块方糖,分成两块,每一块还是糖,继续一分为二,依旧是糖,如此不断地分,一直分到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这种微粒被称为分子。自然界中有许多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1、蔗糖是由无数个蔗糖分子构成的,水是由______构成的,氧气是________由构成的。
2、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分解成为________。原子不可再分。
4、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模型,他认为原子就象实心球一样,不可再分,是基本微粒。
汤姆生提出了西瓜模型,他认为原子可以再分,电子象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他认为电子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
4、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_______和带负电荷的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又由带正电荷的_______和不带电荷的______构成。
5、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电量______,电性______,因此整个原子不带电性。
6、金,银,铜,铁等金属中不存在分子,分别由无数个金原子,银原子,铜原子等直接构成的
原子
构成
分子
构成
物质
构成
7、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的
8、物质由


三种微粒构成。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它们属于微粒,都很小,但它们都在
;(2)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3)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

9、分子、原子、离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越
。如蔗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

物质的
是微粒运动的宏观表现。
10、各种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一般来说:气体微粒间隙较大,固体微粒间隙较小。例: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1)当我们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到一定时候,感觉到很吃力,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
即斥力。
(2)用力拉才能把绳子拉断,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同样也有
即引力
各种物质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微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即空隙。
11、①冰具有一定的

,那是因为固态冰中的水分子之间的
较强,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整齐地排列,水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
②冰→水: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作用力
。0oC时,冰开始熔化成水。液态水分子可以脱离原来的位置移动,所以水具有
性。
③水→水蒸气:温度继续升高,水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水分子间作用力更
,分子之间的空隙更
;100oC时,水成为水蒸气,即水分子挣脱相互间的束缚,向外扩散运动。此时,水蒸气既没有一定的
,也没有固定的

水的三态及其转化表明,水分子在不停地
,分子间有
且相互作用。
物质三态的变化其原因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和相互作用力,且微粒在不断运动的结果。
2.元素
(一)元素
1.
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的种类.
(1).
氧原子的总称为
元素,碳原子的总称为
元素,氢原子的总称
元素.
(2).
一个水分子有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水中由无数个水分子,因此,也有无数个氧原子和氢原子,它们分别总称为氧元素和氢元素.因此,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2.物质有
组成.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已达
种,其中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元素有
种,其余
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3.
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概念
区别
使


例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
元素,原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图如下:
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规范说法有:(以水为例)
a
水由
元素与
元素组成
b
水有
构成
c
一个水分子有
个氢原子和
个氧原子构成
(2)
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
食盐)
a
汞由
元素组成;食盐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b
汞由汞原子构成;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二)元素符号
1.
定义:元素符号通常以它们的
表示.
2.
书写原则:表示元素符号的字母,第一个必须大写,第二个必须小写,即“一大二小”
3.
认识常见的元素
(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
N
F
Cl
Na
Mg
Al
Ba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Si
S
P
K
Ca
Fe
Zn
I
Ag
Mn
)
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一般金属元素的名称中有金字旁(除汞外);非金属元素中,有气字旁为气态非金属元素,有石字旁为固态金属元素。
讨论:以上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种原子
(3)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只表示原子个数
例:H

6H
(三)元素的分布
1.元素的分布极不均匀:宇宙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其次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其次是
;地核中的主要元素是

;空气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2.人体中的元素
(1)人体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为:
(2)人体必需元素:宏量元素:
微量元素:
3.海水中的元素:
元素最多,
元素排在第二,再是氯和钠元素
4.植物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为:


,因而化学肥料的有效化学元素为


5.地核中主要是:

3.相对原子质量
1.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例如一个氢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674x10-27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x10-26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又叫式量
4.元素周期表
(1)将化学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数值: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原子序数。
三、经典例题
例1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a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现象:
(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a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a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
_。
(3)极少数的a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
____。
(4)这个实验叫__
_实验,通过实验得出_
__。
例2某同学在学习分子有关性质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把200mL的水与100mL的乙醇混合;②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红墨水;
请你根据所学分子的有关知识,预测、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关系成立的是(m-液体的质量、V-液体的体积、ρ-液体的密度):
(填序号).
①混合后溶液的质量:m混=m水+m乙醇;
②混合后溶液的体积:V混=V水+V乙醇;
③混合后的密度:ρ混=0.5(ρ水+ρ乙醇).
(2)取用乙醇时,闻到乙醇的香味,说明分子
.实验中
的现象也可证明分子的这种性质.
例3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6O3.
请计算:
(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
克.
四、课堂小练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也有间隔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核质量大,体积也大
C、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无论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都不能再分
3、在加压条件下,25米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24米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去过扬州的人无不为扬州的美丽风景所吸引。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缤纷
D、冬天,雪花飘飘
5、在科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此现象的是(

A、n个氮气分子与n个氧气分子混合后得到的分子总数
B、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C、1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克水后所得到溶液的质量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有(
),由原子构成的有(
),由离子构成的有(

A、酒精
B、食盐
C、碳
D高锰酸钾
E、氧气
F、氖气
7、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
D、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增多
8、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9.下列关于Cu2(OH)2CO3的式量计算式正确的是


A.64×2×(16+2)×2×12×6×3
B.64×2+(16+1)×2+12+16×3
C.64×2+16+1×2+16×3
D.64×2+16+1×2+12+16×3
10.在电中性的原子中,
数等于
数,也等于
数。
11.从元素周期表中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在第207页,在元素周期表中标在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值就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请你保留成整数)
N
;P
;O
;Cl
;Fe
;Na
;H

S
;C
;K
;Ca
;Al
;Cu
;Mg

12、原子很小,半径约为_________m,可以通过_________镜直接观察.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半径约为_________m,仅为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
13.原子是由于居于
的带
的原子核和核外带

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
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
,但
相反,因此,整个原子
14.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学生实


作甲取两个5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蒸馏水,倒入一个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乙取两个5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酒精,倒入一个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丙取两个5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蒸馏水和50毫升酒精,倒入一个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
静置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三位同学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种现象是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丙同学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的总体积
,对此,你的解释是
15、“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你已有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约需要3万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

(2)材料二说明:

16.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发现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1)
C34H32ClFeN4O4中含有
种元素,一个C34H32ClFeN4O4分子中含有
个碳原子
(2)其实,最自然的补铁是食物补铁,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如果每100克猪肝中含有25微克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
铁原子
B.
铁元素
C.
铁分子
17.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要求写出计算式)。
H2O2_______________;NH4HCO3______________;
3CaCO3_____________;2CuSO4____
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原子由带正电荷的_________和带负电荷的__________构成。
(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分子
原子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原子

_________
离子
2、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碘和碘酒
B、冰和干冰
C、液氧和氧气
D、糖和糖水
3.最早发现原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
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核外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5.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核质量大,体积也大
C.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无论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都不能再分
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不存在带点微粒,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
7.2N表示的意义是


A.表示两个氮元素
B.表示两种氮元素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氮元素,有表示两个氮原子
8.
氧气由(

A.
氧元素组成
B.
氧原子构成
C.
两个氧元素组成
D.
两个氧原子构成
9.1982年发现第109号元素,1997年命名为Meitnerium,这一元素符号应书写成
(
)
A.
mt
B.
Mt
C.
mT
D.
MT
10.
某婴儿配方奶粉商标有各营养成分的含量,
其中
钙.磷.铁.锌
应理解为
(
)
A.
金属
B.
非金属
C.
元素
D.
分子
11.
下列四种元素中,与其他三种元素类别不同的是
(
)
A.

B.

C.

D.

12.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
A.

B.

C.

D.

13.
下列不属于常用化学肥料所含的有效元素的是(
)
A.
N
B.
P
C.
K
D.
I
1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是


A.
O2
B.
H2O
C.
H
D.
C
15.
已知某原子的质子数,不能确定的是
(
)
A.
元素种类
B.
核电荷数
C.
核内中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16.
在矿泉水说明书上写有“含钙3毫克”,这里的钙是指(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的化合物
D.
钙原子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由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
B.
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
一个水分子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
18.
下列说法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A.
2个氢元素
B.
0.5个水分子
C.
3种元素
D.
3种氧元素
19.
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
)
A.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D.
质子的质量
20.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4和16,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2价,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为(
)
A.
60
?
B.
44?
C.
46?
D.
30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还可以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
B.离子是带电的
C.电子是带负电的
D.原子核是不带电的
2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A.氯离子和钠离子
B.氯化钠原子
C.氯化钠分子
D.氯化钠离子
24、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
B、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分子在运动,而原子是静止的
26、夸克能直接构成(

A、质子和中子
B、电子
C、原子
D、分子
27、另人信服地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A、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衣柜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C、液态水沸腾变成气态水
D、固态碘受热形成碘蒸汽
28、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__,任何分子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例如:1个氢分子由2个_________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_________构成。
29、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带____电荷的_______和核外带____电荷的_________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_________,电性_________,因此整个原子_________(填“显”或“不显”)电性。
30.物质是由


构成。
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它们属于微粒,都很小,但它们都在
;(2)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3)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
31.
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在横线上打“√”,错误的在横线上改正。
铝AL
氯cL
碳C
硅SI
钠Mg
铁FE
氧O
钙cA
氮P
铜Ca
32.用线段把下面相关的项目连接起来:

C
金属元素

Al

Cl
非金属元素

Fe

S初中科学备课组
教师
班级
学生
日期:
上课时间:
主课题:
6章1,2节,
教学目标:
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分子的性质
知道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粒构成
知道原子由原子核与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有相互作用,有一定的空隙存在
知道微粒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
能用物质的微粒模型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了解元素及物质有元素组成认识常见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知道相对原子质量
知道元素周期表
教学重难点:
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元素的概念
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内容
一、热身训练
1、下列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A

A、电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有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

A、铜
B、氧气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3、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C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原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分子可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4、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大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C、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D、它们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B、原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D、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
6、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微粒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D

A.向一杯水中滴一滴红墨水,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
B.把磨得很光的铅板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有铅、铅板中有金
C.配制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D.在马路上扫地,灰尘飞扬
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气的原因是(
D

A、分子很小
B、分子还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原子是不带电的
B、离子是带电的
C、电子是带负电的
D、原子核是不带电的
9、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A

A、氯离子和钠离子
B、氯化钠原子
C、氯原子和钠原子
D、氯化钠分子
10、从微观角度看,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原因是(
C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的体积很小
1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的是(
C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
C、海绵能吸水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
12、解释下列现象
(1)晾干湿的衣服:分子在不断运动之中。
(2)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分子在不断运动之中
(3)将蓝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蓝:分子在不断运动之中
13.写出下列元素符号和名称:
硫:----S---
钙:---Ca---
氯:---Cl--
碳:---C---
镁:----Mg-----
磷:-----P---
He:---氦---
Fe
:---铁----
Zn
:----锌---
Cu:-----铜-----
14.写出下列符号的含义或用元素符号表示
(1)O
---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
;(2)2N
----2个氮原子-----

(3)磷元素
----P---

(4)5个氯原子
---------5Cl--------

15.O2
表示的意思是:(1)(3)(4)(5)
(1)氧气
(2)氧元素
(3)一个氧分子
(4)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5)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6)两个氧元素
16.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C

A.相对原子质量
B.中子数
C.质子数
D.电子数
17.求下列物质的式量,并写出计算过程:
Ca(OH)2:的式量:_________74___________;(NH4)2SO4的式量:____________132__________。
18.关于式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分子的质量
B.
各原子的质量之和
C.
以克为单位
D.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二、知识回顾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万物---无论生物还是非生物,都是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的定义
一块方糖,分成两块,每一块还是糖,继续一分为二,依旧是糖,如此不断地分,一直分到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这种微粒被称为分子。自然界中有许多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1、蔗糖是由无数个蔗糖分子构成的,水是由______构成的,氧气是________由构成的。水分子
氧分子
2、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子)
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分解成为________。原子不可再分。原子
4、道尔顿提出了实心球模型,他认为原子就象实心球一样,不可再分,是基本微粒。
汤姆生提出了西瓜模型,他认为原子可以再分,电子象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原子中。
卢瑟福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他认为电子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一样绕着原子核高速运动。
4、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_______和带负电荷的________构成的。原子核又由带正电荷的_______和不带电荷的______构成。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5、原子核所带的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电量______,电性______,因此整个原子不带电性。相等
相反
6、金,银,铜,铁等金属中不存在分子,分别由无数个金原子,银原子,铜原子等直接构成的
原子
构成
分子
构成
物质
构成
7、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的
8、物质由


三种微粒构成。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它们属于微粒,都很小,但它们都在
;(2)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3)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
。(分子
原子
离子
不停地运动
间隙
作用力)
9、分子、原子、离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越

。如蔗糖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溶解得


物质的扩散现象是微粒运动的宏观表现。
10、各种微粒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一般来说:气体微粒间隙较大,固体微粒间隙较小。例:两种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1)当我们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到一定时候,感觉到很吃力,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
相互作用力
即斥力。
(2)用力拉才能把绳子拉断,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同样也有
相互作用力即引力
各种物质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使微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即空隙。
11、①冰具有一定的
形状

体积
,那是因为固态冰中的水分子之间的
作用力
较强,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整齐地排列,水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
②冰→水: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加剧,分子间作用力
减弱
。0oC时,冰开始熔化成水。液态水分子可以脱离原来的位置移动,所以水具有
流动
性。
③水→水蒸气:温度继续升高,水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水分子间作用力更

,分子之间的空隙更

;100oC时,水成为水蒸气,即水分子挣脱相互间的束缚,向外扩散运动。此时,水蒸气既没有一定的
体积
,也没有固定的
形状

水的三态及其转化表明,水分子在不停地
运动
,分子间有
间隙
且相互作用。
物质三态的变化其原因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一定的空隙和相互作用力,且微粒在不断运动的结果。
2.元素
(一)元素
1.
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
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质子数或
核电荷数
决定元素的种类.
(1).
氧原子的总称为

元素,碳原子的总称为

元素,氢原子的总称氢
元素.
(2).
一个水分子有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水中由无数个水分子,因此,也有无数个氧原子和氢原子,它们分别总称为氧元素和氢元素.因此,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2.物质有
元素
组成.
目前已知的化学元素已达
112
种,其中自然界中已发现的元素有
94
种,其余
18
种为人工合成元素.
3.
原子和元素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
原子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是个宏观概念有种类,个数,大小,质量
使


例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4.
元素,原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图如下:
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规范说法有:(以水为例)
a
水由

元素与

元素组成
b
水有
水分子
构成
c
一个水分子有
2
个氢原子和
1
个氧原子构成
(2)
由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如:汞
食盐)
a
汞由

元素组成;食盐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
b
汞由汞原子构成;食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二)元素符号
1.
定义:元素符号通常以它们的
表示.(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
2.
书写原则:表示元素符号的字母,第一个必须大写,第二个必须小写,即“一大二小”
3.
认识常见的元素
(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O
C
N
F
Cl
Na
Mg
Al
Ba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Si
S
P
K
Ca
Fe
Zn
I
Ag
Mn
)
注: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两大类。一般金属元素的名称中有金字旁(除汞外);非金属元素中,有气字旁为气态非金属元素,有石字旁为固态金属元素。
讨论:以上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种原子
(3)元素符号前的数字,只表示原子个数
例:H

6H
(三)元素的分布
1.元素的分布极不均匀:宇宙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是
,其次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其次是
;地核中的主要元素是

;空气中
元素最多,其次是
(氢H;氦He;氧O;硅Si;铝Al;铁Fe;铁Fe;镍Ni;氮N;氧O)
2.人体中的元素
(1)人体中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为:
氧、碳、氢、其他
(2)人体必需元素:宏量元素:
O
C
H
N
Ca
P
S
K
Na
Cl
Mg
微量元素:
Fe
Cu
Mn
I
F
Zn
Se
3.海水中的元素:

元素最多,

元素排在第二,再是氯和钠元素
4.植物所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为:

(N)


(P)


(K)
,因而化学肥料的有效化学元素为





5.地核中主要是:

(Fe)


(Ni)
3.相对原子质量
1.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例如一个氢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674x10-27千克,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x10-26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x10-26千克。
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又叫式量
4.元素周期表
(1)将化学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顺序依次排成一行,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依照某种特有数值从小到大排成一列所形成的表格叫元素周期表。
(2)元素周期表中特有数值: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3)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依照的特有数值是原子序数。
三、经典例题
例1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a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a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现象:
(1)有一小部分a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a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a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
a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的空隙____。
(3)极少数的a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
a粒子在金原子核的巨大斥力作用下被弹回_____。
(4)这个实验叫__卢瑟福_实验,通过实验得出__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__。
例2某同学在学习分子有关性质后,进行如下实验:
①把200mL的水与100mL的乙醇混合;②向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红墨水;
请你根据所学分子的有关知识,预测、推断并回答有关问题:
(1)混合后的溶液中,下列关系成立的是(m-液体的质量、V-液体的体积、ρ-液体的密度):①(填序号).
①混合后溶液的质量:m混=m水+m乙醇;
②混合后溶液的体积:V混=V水+V乙醇;
③混合后的密度:ρ混=0.5(ρ水+ρ乙醇).
(2)取用乙醇时,闻到乙醇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实验中红墨水向水中四处扩散的现象也可证明分子的这种性质.
例3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酯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6O3.
请计算:
(1)碳酸二甲酯中碳、氧、氧三种元素的质量之比6:l:8.
(2)碳酸二甲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3)16克碳酸二甲醇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6.4克.
四、课堂小练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B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之间间隔变大
D、轮胎充气——分子之间也有间隔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核质量大,体积也大
C、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无论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都不能再分
3、在加压条件下,25米3的石油气可以装入0.24米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C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珠帘十里卷春风”、“绿杨城郭是扬州”。去过扬州的人无不为扬州的美丽风景所吸引。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B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缤纷
D、冬天,雪花飘飘
5、在科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此现象的是(
B

A、n个氮气分子与n个氧气分子混合后得到的分子总数
B、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C、1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克水后所得到溶液的质量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有(
A
E
),由原子构成的有(
C
F
),由离子构成的有(
B
D

A、酒精
B、食盐
C、碳
D高锰酸钾
E、氧气
F、氖气
7、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C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增大
D、构成物质的微粒数目增多
8、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D

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9.下列关于Cu2(OH)2CO3的式量计算式正确的是

B

A.64×2×(16+2)×2×12×6×3
B.64×2+(16+1)×2+12+16×3
C.64×2+16+1×2+16×3
D.64×2+16+1×2+12+16×3
10.在电中性的原子中,
数等于
数,也等于
数。(质子
电子
电荷)
11.从元素周期表中查阅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在第207页,在元素周期表中标在元素符号下方的数值就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请你保留成整数)
N
14
;P
31
;O
16
;Cl
35.5
;Fe
56
;Na
23
;H
1

S
32
;C
12
;K
39
;Ca
40
;Al
27
;Cu
64
;Mg
24

12、原子很小,半径约为_________m,可以通过_________镜直接观察.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半径约为_________m,仅为与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10-10
扫描隧道显微
10-15

13.原子是由于居于
的带
的原子核和核外带

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
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
,但
相反,因此,整个原子
(原子中心
;正电荷;负电荷;核外电子;正电荷;相等;电性;不显电性)
14.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实验学生实


作甲取两个5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蒸馏水,倒入一个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乙取两个5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酒精,倒入一个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丙取两个5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蒸馏水和50毫升酒精,倒入一个100毫升的量筒中,滴入几滴红墨水,静置
静置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三位同学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种现象是

你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丙同学观察到混合后的体积比混合前的总体积
,对此,你的解释是
(量筒内的液体慢慢变红;观察红墨水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小;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15、“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你已有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约需要3万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

(2)材料二说明:
微粒之间有间隙

16.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诺贝尔奖获得者费舍尔发现C34H32ClFeN4O4对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1)
C34H32ClFeN4O4中含有6
种元素,一个C34H32ClFeN4O4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
(2)其实,最自然的补铁是食物补铁,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如果每100克猪肝中含有25微克铁,这里的铁指的是B
A.
铁原子
B.
铁元素
C.
铁分子
17.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要求写出计算式)。
H2O2________34
_______;NH4HCO3_____79
____________;
3CaCO3____________
300
_________;2CuSO4________320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原子由带正电荷的_________和带负电荷的__________构成。
(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核
核外电子
电子数
核电荷数)
构成
分子
原子
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原子

_________
离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夸克)
2、下列物质中,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C

A、碘和碘酒
B、冰和干冰
C、液氧和氧气
D、糖和糖水
3.最早发现原子的科学家是(
C

A.汤姆生
B.
拉瓦锡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D)
A.质子
B.核外电子
C.中子
D.原子核
5.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所有原子都有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
B.原子核质量大,体积也大
C.原子处于永恒的运动当中
D.原子是最小的微粒,无论运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都不能再分
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原子只能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不存在带点微粒,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和
7.2N表示的意义是

C

A.表示两个氮元素
B.表示两种氮元素
C.表示两个氮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氮元素,有表示两个氮原子
8.
氧气由(
A

A.
氧元素组成
B.
氧原子构成
C.
两个氧元素组成
D.
两个氧原子构成
9.1982年发现第109号元素,1997年命名为Meitnerium,这一元素符号应书写成
(
B
)
A.
mt
B.
Mt
C.
mT
D.
MT
10.
某婴儿配方奶粉商标有各营养成分的含量,
其中
钙.磷.铁.锌
应理解为
(
C
)
A.
金属
B.
非金属
C.
元素
D.
分子
11.
下列四种元素中,与其他三种元素类别不同的是
(
B
)
A.

B.

C.

D.

12.
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中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的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B
)
A.

B.

C.

D.

13.
下列不属于常用化学肥料所含的有效元素的是(
D
)
A.
N
B.
P
C.
K
D.
I
1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是

D

A.
O2
B.
H2O
C.
H
D.
C
15.
已知某原子的质子数,不能确定的是
(
C
)
A.
元素种类
B.
核电荷数
C.
核内中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16.
在矿泉水说明书上写有“含钙3毫克”,这里的钙是指(
B

A.
钙单质
B.
钙元素
C.
钙的化合物
D.
钙原子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水由2个氧原子和1个氢原子构成
B.
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C.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
一个水分子由氢元素、氧元素构成
18.
下列说法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C

A.
2个氢元素
B.
0.5个水分子
C.
3种元素
D.
3种氧元素
19.
原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
(
A
)
A.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B.核外电子的质量
C.中子的质量
D.
质子的质量
20.A、B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4和16,化合价分别为+4价和-2价,则A与B形成的化合物的式量为(
C
)
A.
60
?
B.
44?
C.
46?
D.
30
2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D)
A.分子很小
B.分子还可以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原子是不带电的
B.离子是带电的
C.电子是带负电的
D.原子核是不带电的
23.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A)
A.氯离子和钠离子
B.氯化钠原子
C.氯化钠分子
D.氯化钠离子
24、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物质都由分子构成的
B、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和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25、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B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分子在运动,而原子是静止的
26、夸克能直接构成(
A

A、质子和中子
B、电子
C、原子
D、分子
27、另人信服地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是(
A

A、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衣柜里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C、液态水沸腾变成气态水
D、固态碘受热形成碘蒸汽
28、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成_________,任何分子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例如:1个氢分子由2个_________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_________构成。(原子
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
29、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带____电荷的_______和核外带____电荷的_________构成。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_________,电性_________,因此整个原子_________(填“显”或“不显”)电性。(正
原子核

核外电子
相等
相反
不显)
30.物质是由


构成。(分子、离子、原子)
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它们属于微粒,都很小,但它们都在
(不停的运动);(2)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
(空隙);(3)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
(作用力)。
31.
下列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在横线上打“√”,错误的在横线上改正。
铝AL---Al----
氯cL----Cl----
碳C-----√----
硅SI----Si-----
钠Mg-----Na----
铁FE----Fe----
氧O-------√---
钙cA----Ca----
氮P-----N------
铜Ca----Cu-----
32.用线段把下面相关的项目连接起来:

C
金属元素

Al

Cl
非金属元素

Fe

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