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
初三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0—16
N—14
CI—35.5
K—39
Mg—24
p--3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下表中。)题
1、
2019年
4月16
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
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质屋顶燃烧
B.消防用水汽化
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2、下列有关药品取用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李同学将取出后未用完的红磷放回原瓶
B.小明同学品尝了实验室中贴有"蔗糖"标签的药品,表示味道很甜
C.
小王同学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D.因某固体药品的用量未指明,小白同学取了盖满试管底部的该药品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
面最低处量取79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70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9
ml
B.小于9
ml
C.
等于9ml
D.不能确定
4、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5、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6、小明发现上课时在教室里很闷,呼吸不畅,认为这是教室中学生数目较多、
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引起的。小明同学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
设计与进行实验
C.
猜想与假设
D.得出结论
7、如图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
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
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隔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8、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
下列符号既表示该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H2
B.Cu
C.
2K
D.0
10、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工业制氧气
B、铁丝在纯氧中;
C、在空气中点燃木炭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氮原子∶
2N2
B.两个氢分子∶2H
氧化二铝的化学式∶Al203
D.一个钙离子∶
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13、哈尔滨在年加大城市建设力度,重点进行路桥建设、水源治理,届时建成"护水亲水,空气清新""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新型城市(如图),下列做法能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A.
工业"三废"经处理后排放
B.
大量含磷洗涤剂任意排放
C.农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
D.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14、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判断错误的是。(
)
A.SO2和
S03——组成元素相同
B.CO
与N2——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C.
C2H4与
C3H6——碳元素质量分数相等
D.NaNO3与
KMn04——氮元素与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与实际不符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物质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6、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mg/L)∶
Ca~20、K~3、Zn~0.06、F~0.02
等。这里Ca、K、Zn、F是指(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17、元素
X、Y、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依次为∶
X、Y、Z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X2YZ3
B、Z2XY3
C、ZXY3
D、XZY3
1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充满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为
100ml,则其中氧气的体积约为
A、20ml
B、35ml
C、40ml
D.25ml
19、有一组含氮物质,按某种规律排列如下∶
NH,、N、N0、N,0、HNO,则该排列规律为∶
A.氮元素质量分数从高到低排列
B.
氮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
C.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有小到大排列
D.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少到多排列
20、祖国的发展建设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做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D、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空气
二、填空题∶(共
28
分,每空1
分,错一个空扣1
分)
21、(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由此可得,石蜡的密度比水
,
此外还可以知道石蜡的物理性质为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
层,分别为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火焰中,ls
后取出,可以看到
火柴梗最先碳化,结论∶
蜡烛火焰的
温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
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后发现
。结论
蜡烛燃烧的产物是
和
(4)熄灭蜡烛,发现蜡烛冒
,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
由
上
述
观
察
可
得
∶
蜡
烛
燃
烧
过
程
发
生
的
变
化
类
型
为
22、现有①铁屑
②液态空气
③水
④二氧化硫
⑤过氧化氢
⑥混浊的泥水
⑦红磷
⑧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的剩余固体,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23、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填写。
(1)2
个
硫原子
∶
__________;
(2)三氧化二氮: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
(4)氩气∶______;
24、水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1)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
①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_____,其作
②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③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
R0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水的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0元素的质量比为
71∶
64,则
RO2的化学式为__
(2)生活中常讲的"烧开水"是指利用_
的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___
三、实验题∶(共
25
分,每个空
1
分)
25、家庭小实验是化学学习的有益拓展。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选用生活用品来代替一些化学仪器,如吸管代替导气管,请你举出生活用品可以代替化学仪器的实例(两例)。
(1)
(2)
26、某同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已破裂,请你帮他分析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
(1)
(2)
(3)
(4)
(5)
2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及气体性质试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下列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塞入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
(3)用
E
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用
D装置检验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厌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星碱性。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是__
28、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___,C操作中为了使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_____,D
操作中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
请根据下列实验图回答问题。
(1)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
(2)上述三个实验中,水对实验仪器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的是___(填字母)。
(3)A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
(4)对于B实验,小李同学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上图改进实验与
B
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_
(写一条即可)。
30、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试管1和试管
2
中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_
(3)在水电解的实验中在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填元素符号)
(4)由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水是由______元素组成的。
四.计算题∶(共
7
分)
31、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计算∶
CO(NH2)2共含有___(填数字)种元素。
(2)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2
分)
(3)若
CO(NH2)2中含有3
克氮元素,则该CO(NH2)2的质量为多少克?(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2分)
32、若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
bKg,请计算∶
(1)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1分)
(2)1个碳12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多少?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