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怎样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本课题位于在曲线运动这一模块,教材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曲线运动分为两种情况,一位匀变速曲线运动,教材介绍了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第二种为变速曲线运动,教材着重讲解分析了圆周运动,意在培养学生掌握处理曲线运动的科学方法,此课题又是万有引力模块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必要章节,起着连接平抛运动和天体运动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
高一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思维水平仍介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水平之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避免仅教会学生学懂教材中的知识,还应重点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分析处理现实生活的物理问题。
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知道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周期的定义,知道这些物理量间的关系式,理解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
②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定义,可以用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周期去定义匀速圆周运动;
③理解匀速圆周是变速曲线运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类比直线运动方法去研究匀速圆周运动,使学生掌握类比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生活匀速圆周运动的事例,培养学生S-T-S物理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实验演示法
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本课题以水流星视频导入新课,提问学生水杯在做什么运动?杯子中的水为什么没有流出?
新课教学过程
教学中应使学生回忆直线运动的学习中,是如何描述直线运动的快慢,学生会答用速度,在描述圆周运动过程中,速度与直线运动中有区别,也有联系,我们称其为线速度,给出学生线速度的定义,学生自行总结出线速度的表达式。讲解线速度的矢量性时,应强调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直线运动中速度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利用位移和割线间关系去理解,当两点在靠近过程中,割线逐渐变为切线,使学生理解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沿圆周的切线方向。
角速度概念讲解的过程中,质点在运动一段弧长的过程中,同时质点与圆心连线会扫过一定角度,我们可以用质点与圆心连线扫过的角度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称其为角速度,学生自行总结出角速度的表达式,教师从弧度制下的角给出角速度的单位。
教师提问学生秒针,分针转动一圈用多长时间?哪个针转的更快些?教师引出周期的概念,给出周期的定义与单位。
教师讲解转速这个概念,举出汽车仪表盘有个参数是发动机转速,是发动机每分钟转动圈数,解释转速的定义,提问学生能否用转速来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学生答可以,转速大的物体,圆周运动的快。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重点内容是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四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教师每讲解一个物理量后,给出关系式,学生通过数学运算得到物理间的关系,教师讲解时同时从弧度角推导出角速度表达式,使学生掌握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达到突出教学重点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匀变速圆周运动的理解,教师首先教会学生用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周期四个物理量去定义匀速圆周运动。再给学生强调从线速度的矢量性去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方向是圆周的切线方向,切线方向时刻在改变,线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匀速”强调的是线速度的大小不变,线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给学生强调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曲线运动。
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主副板书方式,12板为主板书,34为副板书,主板书写主要的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副板书是辅助的板图,必要的推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