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2020QJ10HXRJ007
学科
化学
年级
高一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7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高
杰
北京市第四中学
指导教师
刘鹏辉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指导教师
孙
敏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问题的分析,认识物质分类和化学反应分类的意义和价值。
(2)通过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分析,判断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间的转化。
教学重点: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的角度分析物质的性质
教学难点:设计物质间的转化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min
环节一
引入
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加碘盐和其中的KIO3,并从物质分类角度进行认识。
学生活动:思考加碘盐和碘酸钾所属的物质类别。
小结:加碘盐属于混合物,KIO3属于盐,是碘元素价态较高的含氧酸盐。
12min
环节二
结合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设计物质间的转化。
问题1:海带中的碘元素是如何提取的?
学生活动:关注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方案,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结1:基于元素价态分析,预测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试剂实现物质转化。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认识物质转化的本质。
问题2:由碘单质如何制备KIO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离子方程式,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
小结2:基于元素价态变化,以微观粒子的视角完善方程式书写,关注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问题3:若用KIO3作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能否氧化I-,产物是什么?尝试书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预测产物,完善离子方程式。
小结3:从元素价态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min
环节三
小结
师生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问题解决过程。
2.
梳理和总结本章的知识和方法。
3min
环节四
拓展应用,布置作业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设计方案。通过查阅资料完成作业,进一步指导实际生活。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课后练习
1.
为预防碘缺乏症,我国规定在居民食用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制成加碘盐。下列对加碘盐所属类别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含氧盐
B.
无氧盐
C.
混合物
D.
化合物
2.
下列粒子不具有氧化性的是
( )
A.
Cl2
B.
H+
C.
Mg
D.
CO2
3.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都正确的一组是
( )
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HCO3SO2CO2BNaOHHClNaClNa2OCOCNaOHCH3COOHCaCl2SO3SO2DKOHHNO3CaCO3CaOSO3
4.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Cu2+、Na+、NO3-、OH-
B.
H+、Cl-、OH-、Na+
C.
Na+、H+、Cl-、
Ag+
D.
K+、Ca2+、Cl-、NO3-
5.
NaBH4(B为+3价)被称为万能还原剂。它与水发生反应:BH4+2H2O=NaBO2+4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aBH4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
B.
NaBH4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C.
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
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质量比为1∶1
6.
向100
mL
0.1
mol/L
H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7.
过氧化氢溶液在医疗上用来杀菌消毒、清洗伤口。根据下列A~D涉及H2O2的反应填空。
A.
Na2O2+2HCl=2NaCl+H2O2
B.
Ag2O+H2O2=2Ag+O2↑+H2O
C.
2H2O2=2H2O+O2↑
D.
2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 (填字母,下同)。?
(2)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 。?
8.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存在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规律。在一定条件下,R和I-发生如下反应:R+6I-+6H+=R-+3I2+3H2O。
(1)R中n的值为 ,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2)R中R的化合价为 ,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9.
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这四种溶液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顺序实验药品实验现象1A+B无明显现象2B+D有气体生成3C+B有沉淀生成4A+D有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A、B、C三瓶溶液分别是 、 、 (用化学式表示)。?
(2)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B不发生反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C
2.
C
3.
D
4.
D
5.
D
6.
A
7.
(1)D
(2)C
8.
(1)1,电荷守恒
(2)+5,
得失电子守恒
9.
(1)CaCl2、HCl、AgNO3
(2)2H++
CO32-
=
CO2
↑+
H2O
(3)不具备离子反应发生条件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
教科书
书名: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年
7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复习《物质及其变化》章节的重点知识和方法。
2.学习通过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分析,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物质间的转化,初步学会书写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课前学习任务
复习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和方法。
查阅关于海带中提取碘的资料。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利用所学知识,对加碘盐和KIO3进行分类。
【学习任务二】
结合海带中碘元素的提取和转化过程,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试剂的选择,并从微观粒子角度落实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学习任务三】
绘制思维导图,落实《物质及其变化》这一章节的知识和方法。
【学习任务四】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