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基因多样性
B.蛋白质多种多样
C.物种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进化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3.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形成
4.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多数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来偷吃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A.可遗传的变异 B.条件反射 C.种间斗争 D.自然选择的结果
5.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不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改变
C.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6.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
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7.下列生物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鲤鱼和鲫鱼
B.驴和马
C.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
D.小麦和水稻
8.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物种种类的丰富程度、分布特征来衡量
B.是生物多样性最直观的表现
C.一个物种种群越大,其基因多样性也越大
D.一个物种种群数量增加不会影响其他物种的多样性
9.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厌氧→需氧
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D.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
10.下表以L、M、N和P为代号,给出人、黑猩猩、马和袋鼠四种动物的α-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百分率。请根据表中数据指出L、M、N和P与其代表的四种动物的对应关系是( )
L M N P
L 100 90 82 97
M 90 100 82 90
N 82 82 100 82
P 97 90 82 100
A.L(人)、M(黑猩猩)、N(马)、P(袋鼠)
B.P(人)、N(黑猩猩)、M(马)、L(袋鼠)
C.L(人)、P(黑猩猩)、M(马)、N(袋鼠)
D.M(人)、N(黑猩猩)、L(马)、P(袋鼠)
11.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 )
A.能产生大量后代
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
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
D.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变异类型
13.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进化均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达到生殖隔离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两栖类
14.2001年2月,国际水产界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水产养殖》向世界公布:湖南师大生命科学院与湘东渔场合作,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遗传性状稳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这在脊椎动物中是首例。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能力强,但研究人员并不直接将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的后代投入生产,你认为这样做的最主要意义是( )
A.阻止基因污染,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C.避免出现新物种,维护生态平衡
D.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15.在一距离大陆50海里的岛屿上,发现有五种同属的动物,但是在同纬度大陆上却只发现了两种同属的动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该岛上的环境复杂,变化大
B.大陆上的环境变化较大
C.大陆上的物种发生突变的机会较大
D.大陆上的物种灭绝的概率较大
16. 下列哪一个不是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内容( )?
A.遗传多样性
B.生物种类多样性
C.丰富的个体数量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7.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8. 狼和鹿是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在客观上起着促进鹿进化的作用
B.狼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C.鹿奔跑速度的加快可加速狼的进化
D.鹿的进化速度比狼的进化速度快
19. 下列观点符合生物的统一性的是( )
A.植物、动物、真菌等生物在结构、功能、生活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
B.人类和大猿的脑容量相差较大,人能直立行走,能制造并使用工具?
C.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和蝙蝠的翼手在外形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D.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20. 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生命系统的层次是( )?
A.生物有机分子 B.细胞
C.组织 D.器官
21.下面是8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一种酶)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
生物 名称 黑猩猩 猴 马 鸡 金枪鱼 小麦 链孢霉 酵母菌
与人类的细胞色素C有差异的氨基酸个数 0 1 10 13 21 35 43 44
(1)菌类、动物、植物和人的细胞内均有细胞色素C,这一事实说明了
。
(2)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人与 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 。
(3)这项比较是从 水平为生物的
提供了证据。
22.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3000 m的深海热泉口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有待人们去继续发现。请分析回答:
(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表现型不同主要是由于 的结果。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E.B.Wilson说:“许久以来,大家就明确,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因为所有生物体都是或曾经是一个细胞。”?
材料二 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特别是酶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可以不断繁殖的物质循环系统。
问题:多数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没有细胞结构。那你认为病毒是生物吗?
24.下图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图中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产生的变异,带有两条短线的箭头表示被淘汰的变异个体。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图中物种形成的基本过程,用文字归纳为三个基本环节: 、 、
。
(2)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物种形成的过程: 。
(3)用字母(或数字)表示自然选择的方向: 。
25.据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判断依据为 。
(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 。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 性。
(4)常见的由甲种细胞组成的生物有 ,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 。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其中基因多样性(即遗传信息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2.D 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对对方进行着选择。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
3.B 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4.D 解析:题中这种奇特的繁殖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D 解析:不可遗传的变异不是进化的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6.B 解析: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隔离的两种形态,两者无必然因果关系。
7.C 解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中可能有多个种群和亚种。本题C选项中黄色人种和白色人种是两个亚种,但都属于人类。
8.D
9.D 解析:地球上的原始大气是没有氧气的,所以,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的,光合生物出现后,使原始大气中具有了氧气,从而出现了需氧型生物。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和细胞内消化,因此D选项应改为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
10.C 解析:同种生物的α-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百分率较高,然后依次为马和袋鼠。
11.D 12.D 13.B
14.A 解析: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鱼杂交得到三倍体鱼,三倍体鱼最大的优点是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不能产生后代,这样投入生产可以很好地进行控制,避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本题很容易错选C,四倍体鱼本身就是不同于原来二倍体鱼的新物种。
15.A
16.C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遗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7.D 解析: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具各种细胞器,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有无细胞核,而细胞核在高倍显微镜下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18.D 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和发展。狼和鹿互为对方的生物环境,对对方进行着选择。相互选择的结果使双方都朝着快速奔跑的方向进化,它们的进化速度是相当的。
19.D 解析:不同生物总有一个或几个层次的结构与功能存在着统一的模式。
20.B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此微小生命系统上能完整体现出各种生命活动,如代谢、生长、生殖、遗传、变异等。
21.(1)菌类、动物、植物和人有亲缘关系,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2)酵母菌 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个数的差异最大 (3)分子 进化
22.(1)蛋白质多样性 DNA的多样性 (2)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3)环境的多样性及变异、选择、遗传、隔离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病毒是生物,但不是完整的生命,因为生命实质上是细胞属性的体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只有依赖寄主活细胞才能生活和增殖,所以病毒不是完整的生命。
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最独特的属性是:它是一个能够独立生存、进行自我调节的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生命实质上是细胞属性的体现。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寄主活细胞才能生活和增殖,所以,病毒不是完整的生命。
24.(1)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2)A→B→C→D (3)A→B→C→D
25.(1)甲 乙 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统一 (3)甲无核膜,无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差异 (4)细菌、蓝藻、放线菌 动物、植物、真菌
解析: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细胞壁成分也与真核细胞的不同;但是两者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DN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相似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