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选自浙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和进化)第六章(遗传和人类健康)的第1节。本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几种主要类型,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及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本节内容与前面有关“染色体变化”的知识,以及 “环境污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对遗传病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这都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好本节知识,可为后一节(遗传咨询和优生)做好铺垫。
教材考虑到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遗传病知识”,所以在简要介绍了三大类遗传病的概念基础上,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遗传病病例,对于更为细化的遗传病类型及其病例,则未面面俱到地逐一介绍;对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主要通过儿童中发病率最高的“2l-三体综合征”加以说明。
8255122555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对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能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并了解这几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2、通过对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表的分析,使学生能描述出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特点。
3、通过对遗传病概念的辨析讨论,使学生辨别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人类遗传病主要类型和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的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查找资料,提高利用工具书收集信息的能力并培养接融社会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联系遗传学知识分析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自觉地宣传和贯彻我国的婚姻法和人口政策。
2、通过讲述环境与遗传病的关系,帮助学生将有关遗传病的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知识相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做到自觉维护和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生命的质量。
6354000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以及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防。(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指导下对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进行列表归纳,并举例说明之。)
【教学难点】
三类遗传病的概念及特点;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通过列举几种学生知道的遗传病并以图片展示,使学生对这三类遗传病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并将三类遗传病列表加以总结,使学生关于三类遗传病的认知体系化。)
444573660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部分有代表性的图片或视频;
(2)PPT制作
762092710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导
入
新
课
[提问] (1)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2)其中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而且还会贻害下一代的是什么病?
教师引导:随着医学的发展喝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章我们就去看看人类是怎样控制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遗传病。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
学生联系已有认知和生活实践自由发言。
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全球性危机导人新课。
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
新
课
活
动
遗传病的
概
念
上新课之前请同学写下有关遗传病的问题。
通过列举已经学过的遗传病及产生原因,总结出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和类型。
[讨论] 将学生按座位分四组讨论课本P117第1、2、3、5四个题目
[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遗传病是由于人的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从而使发育
成的个体患的疾病
出示临床统计数据:大约1/4的生理缺陷和3/5的成人疾病都是都是遗传病,3/10的儿童死亡是由遗传病造成的
设计问题
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增加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
辨别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等概念。
通过数据说明遗传病的危害之大,加深学生的印象。
人
类
遗
传
病
的
种
类
单
基
因
遗
传
病
通过自学由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遗传病的三大种类,并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说出三大类遗传病的特点,举
出之前学过的遗传病加以说明
多媒体展示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及单基因遗传病的分
类。
显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Y染色体:
男性外耳道多毛症
显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
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Y染色体:
男性外耳道多毛症
隐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
白化、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色盲症、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隐性致病基因
常染色体:
伴X染色体:
白化、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色盲症、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多媒体展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家系分析图,引导学生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通常在家族中表现为代代相传家族中男女发病概率基本相等。
图片展示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的图片。
多媒体展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家系分析图,引导学生总结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通常在家族中表现为代代相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
图片展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图片并加以讲解。
通过前两个家系分析图的讲解,教师设疑:请同学画出Y染色体遗传病。
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请学生总结:Y染色体遗传病传男不传女,父病儿必病。
图片展示男性外耳道多毛症。
教师和学生一起作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家系分析图,引导学生总结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通常在家族中表现为隔代遗传;家族中男女发病概率基本相等。
学生举例几种常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以图片展示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等并对其原理加以讲解。对苯丙酮尿症讲解过程中穿插西红柿女孩的故事。
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来举出例子
总结前两个家系图以及之前的知识基础思考并作图
学生回忆以前的知识来举出例子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引导学生对旧有知识的利用
提高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通过列表使学生对单基因遗传病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图片展示使学生对遗传病有形象直观的认识,加深印象。
Y染色体遗传病家系图较简单,通过观察学生的书画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故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多
基
因
遗
传
病
教师设疑:多基因遗传病和单基因遗传病的区别是什
么?
教师引导学生对书本内容的概括归纳。
教师讲述,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它在兄弟姐妹中的发病率并不像单基因遗传病那样,发病比例是1/2或1/4,而远比这个发病率要低,约为1%—10%。多基因遗传病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且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发现的多基因遗传病有100多种,如唇裂、无脑儿、原发型高血压及青少年型
糖尿病等。
图片展示唇裂、无脑儿。
在展示唇裂时举出实例:王菲和李亚鹏的孩子又唇裂情况。请学生讨论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教师引导学生向环境、化妆品、辐射、药物等各方面思考。
学生看书一分钟,自由回答两者区别之处。
讨论思考造成唇裂的可能原因
请同学观察,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对课前提到的环境对遗传病的影响在实例中加以说明,并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
将学习与娱乐圈人物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染
色
体
异
常
遗
传
病
教师讲述:如果人的染色体发生异常,也可引起许多遗传性疾病。比如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而患病,患病儿童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而取名为“猫叫综合症”(图片展示);又比如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变异,人的第21号染色体为3条的,患者智
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外眼角上斜(图片展示)
通过对个别例子的讲解来引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常染色体异常:由于常染色体变异而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性染色体异常:由于性染色体变异而引起的遗传病。如性腺发育不良
教师设疑: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中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并提出感想或疑惑。
由个性到共性,加深学生的印象。
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活跃思维。
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多媒体展示:我国遗传病现状:发病率1/5-1/4
(1)、新生儿中,1.3%有先天缺陷,其中70%-80%由遗传因素所致;
(2)、15岁以下死亡儿童中,40%由于遗传病或其他先
天性疾病所致;
(3)、自然流产儿中,50%由于染色体异常引起;
(4)、21三体综合征总数100万,以每年2万递增。
观察书本P122图6-4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
发病风险。
教师设疑:请学生通过图表的分析表述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加以总结。
观察并总结,
分析图表并组织语言概括。
利用数字来强调现今遗传病的危害之大。
培养学生的分析及读图能力,通过表述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课
堂
小
结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再看看课前你写下的疑
问,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请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内容为单基因、多基因、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分类及不同之处设计一个表格。
种类
分类
定义
病例
单基因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0180975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常染色人体病
性染色体病
教师提问:你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吗?你还想了解哪些?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自己想得知的知识呢?希望下节课大家能带来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享!
学生回答,提出未解决的问题。
与课前相呼应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学习空间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
四、
作
业
布
置
作业:书本第4页“思考与练习”
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20955154940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本着这一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去认识、辨别,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主动地设计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对学生知识加以组织,从而使学生记忆达到最好的效果。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有“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的世界,涉及更多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命现象、发生的变化,并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使学生对学习过程变得更有兴趣,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理解上也更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