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变异的来源》
571516954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主要是以生物的遗传与进化为主导,把孟德尔定律放在了第一章,众所周知,孟德尔定律是遗传学诞生和发展的基础。然后,将染色体与遗传放在了第二章,体现了学习遗传逐步深入的一个过程。本章《生物的变异》的内容与生物进化、良种选育以及人类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而通过对本节《生物变异的来源》的学习,不仅能认识到生物变异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更为后面学习生物的进化打下一定的基础。利用生物的变异,在生产实践中可以培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这一点有利于学习者认识生物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学习者认识生物科学的实践价值。
-4508510795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测量活动,认识生物具有变异的普遍现象 2.知道不可遗传变异与可遗传变异的不同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测量获得数据后,会用曲线图、直方图来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生物变异的现象,学生更深刻体会生活与科学的紧密联系和生物科学的实践价值。
【教学重点】
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及遗传育种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
-5715104140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762014541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设疑法导入
教师:你见过两张一模一样的叶子吗?见过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吗? 请学生举例生活中看到的变异现象;
教师:多媒体展示图片(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教师引导:就一种生物的某一性状而言,其不同个体之间所表达出来的该性状也是不同的,即生物存在变异,如果实的大小不同。那我们这节课就花生果实的大小来做一个探究活动,来更深层次地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
学生活动:测量花生果实的大小,学会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通过活动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 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课本提出初步探究的方法。
讨论问题:讨论: 1、测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多少?与你第一步中估测的值接近吗?
你所作的曲线图呈什么形状?花生果实长度有变异吗?
如果将全班各组所测得的数据都汇集起来,得到的曲线图将会是什么形状?
仔细观察你所做的直方图,最高的直方体长度范围是多少?这个范围的中间值与统计得到的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中值接近吗?
如果你没有测量,你会注意到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吗?
6、你认为在本活动中曲线图和直方图哪一个能更确切地反映数据变化?
师生小结: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一代。
教师:那么生物的节遗传变异是如何发生的呢?
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指具有不同遗传性状的雌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后代表现出不同于亲本类型的现象或过程。
教师:我们之前学过的孟德尔的豌豆双因子杂交实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黄色圆形与绿色皱形杂杂交产生的F2带中除了黄色圆形与绿色皱形外,还具有两种新性状黄皱和绿圆。
思考:在完全显性情况下,当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时,F2有4种表现型。同理,n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n对染色体上时,F2有几种表现型?
即(F2表现型种类2n种,重组新性状2n-2种)
摩尔根果蝇的杂交实验:纯种灰身长翅与黑身残翅杂交,子一代雌性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情况(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F2有4种表现型,除亲本的性状外,还有灰身残翅与黑身长翅,这两种性状是不是自由组合的结果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PPT展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是基因交换的结果。
由图可知,这种基因重组是发生在减分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长翅发生局部互换,而造成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以上是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均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因此基因重组的变异必须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特定核苷酸顺序的改变。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现象。(如,碱基对的缺失、增加或替换)
教师: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哪些呢?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基因突变的类型:1)形态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可从表现型的明显差异来识别(如果蝇的红眼突变为白眼)、2)生化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某个特定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如人类的丙酮尿症)、3)致死突变:导致个体生活力下降或死亡(如人的镰刀型贫血症)
教师:基因突变的有什么特点呢?
普遍性
稀有性
不定性和可逆性
有害性
教师:为什么会发生基因突变呢?有哪些因素会诱发基因突变呢?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物理因素(如射线、温度骤变)、化学因素(改变DNA分子中碱基顺序的化合物)、生物因素(麻疹病毒)。
基因突变的机理: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导致DNA 碱基对增添、替换或缺失,基因的脱氧核苷酸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使DNA的核苷酸的顺序发生改变,其对应的mRNA的碱基顺序发生改变,导致由mRNA翻译的蛋白质出现异常,最终表现为遗传性状的改变。(镰刀型贫血症)PPT展示。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指生物细胞中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发生的变化。
学生活动,阅读P79,思考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及什么是染色体在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教师:总结并用(PPT展示)染色体畸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其中染色体在结构变异由分为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染色体数目变异分为:整倍体变异和非整倍体变异。
【课堂小结】
?生物变异的来源:环境、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PPT展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的对比
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41910128270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利用教材,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视频,让抽象微观的知识内容转变为直观形象的具体过程,有助于理解转录过程。利用图片对转录过程归纳、总结,增强了识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突出教学的重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让师生在课堂中一起探究知识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