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勃利县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读右图,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12月1日太阳光照图,则
A.M点位于66°34′N以南
B.M点的盛行风向可能为东南风
C.此时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一星期后M点日出的时刻将延迟
2.若此图为12月1日太阳光照图,OA为通过伦敦的经线,则此时
A.北京正夜幕深沉
B.OA与OC把全球分成两个不同的日期
C.12月1日的范围约为全球的一半
D.纽约正烈日当空
右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4.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5.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右上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题。
6.丙处有一大渔场,若用洋流剖面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应选:
右图为 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后回答7~8题。
7.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
8.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9.该区域常见的地貌景观是: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1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图4为某地理事物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图,虚线表示高空与近地面的分界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压由大到小排序为:乙丙丁甲
B. 气温由大到小排序为:乙丙丁甲
C. 乙地等压面向下凸出
D. 乙为阴雨天气,丙为晴朗天气
1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甲丁为高空,乙丙为
近地面其中乙地纬度是30°N,则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丙一定是副极地低压带
B. ②一定不是东南风
C. ①是空气堆积下沉
D. 乙一定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14.若图示为洋流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如果图示地区位于北印度洋,则印度此时干燥少雨
B. 若图中虚线为回归线,则③可能是秘鲁寒流
C. 若图示地区为南大西洋,则③地沿岸植被会是森林
D. 若图示地区是太平洋,则乙地可能是渔场
读右图,分析回答15~16题。
15、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6、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的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B.甲地的地方时和日期均与乙地相同
C.甲地的地转偏向力小于乙地
D.甲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与乙地相同
17、若阴影部分表示8月27日,非阴影部分
表示8月28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在A点所在的经线
B.C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B点正处于日落
D.D点是0时经线
18、若阴影部分表示西半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早3小时20分钟 B.B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C.C点位于太平洋东部海域 D.D处海域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19、若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为8点,则正处于上午的地点是
A.80°W,40°N B.150°W,20°N
C.0°,51°N D.150°E,32°S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20~21题。
20、四图中小河自西向东流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21、四图中所示各项内容正确的一幅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读右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①、②、③三点海洋表面盐度大小
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①<②=③
23、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5.该地最有可能是( )
A.棉花纺织
B.甘蔗制糖
C.大豆加工
D.葡萄酿酒
二、综合题(共50分)
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城镇登山步行道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特征。(6分)
(2)分析甲聚落规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4分)
(3)比较L1、L2两条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异。(6分)
2.(18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8分)
3.材料一:图15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6分)
材料二:B湖最高水位演变过程线(水位指水面的海拔,实线为最高水位,虚线为平均最高水位)
(1)简述此日前后A河和C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原因。(4分)
(2)说出由A到D河段主要外力作用的变化及原因。(4分)
(3)说出B湖最高水位演变过程线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高三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DABAB BCCDB DAACC DDDDA DBADD
二.综合题
1.(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起伏大。
(2)甲地较乙地: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汇聚、水源充足;土壤较肥沃、便于农耕;海拔较低、气温更适宜。
(3) L1线路较L2线路长;坡度陡;造价大;沿途风景优美,空气质量较好;接近城区主要水源地,易造成水源污染。
2.⑴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⑵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⑴A河水量大、流速快、含沙量大
C河水量小、流速慢、含沙量小
原因:A河位于冷锋锋后,阴雨天气,且地势落差大,流速快,因此流水侵蚀强烈,含沙量大。C河反之。
⑵由流水侵蚀变为流水堆积。
A河段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明显。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到D河段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流速减缓,搬运能力变弱,携带的泥沙沉积。
⑶波动上升
B河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因此最高水位波动明显。
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含蓄水源能力变差,因此夏季洪峰变高。
由于湖区维护造田以及泥沙淤积,湖泊萎缩,因此夏季水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