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一节 
内环境与稳态 
课程导入 
 2011年3月27日国际马拉松赛在 
郑州举行。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 
中消耗大量氧气,产生大量二氧 
化碳和少量的乳酸等物质,同时又大量出汗,需要不断补充富含营养物质的饮料。但血液的酸碱度等理化性质始终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那么机体是如何做到的呢? 
情景导航 
新课学习 
一、内环境的概念 
 细胞生活环境 
1、单细胞原生动物和简单多细胞动物的细胞的生活环境为外部环境。 
2、多细胞动物的绝大多数细胞的生活环境为细胞外液。把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叫机体的内环境。 
新课学习 
思考 
1、人体内环境包括那些成分?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新课学习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组织细胞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关系 
新课学习 
思考 
2、内环境中有哪些物质呢? 
新课学习 
项目 
种类 
存在情况 
内 
环 
境 
的 
成 
分 
水 
血浆中含有90%——92% 
气体 
氧气、二氧化碳 
各种无机盐离子 
Na+、 Cl﹣、 K+、 Ca2+、 HCO3-、、PO42-、的含量较多 
Cu2+ 、Zn2+、 Mn2+、 Co2+、的含量甚微 
有机化合物 
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激素 
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 
代谢废物 
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蛋白质和核酸代谢产生的含氮废物。如:氨、尿素等。 
 
新课学习 
思考 
3、人体皮肤内的生发层细胞能从外界直接吸收O2排出CO2吗?通过什么结构呢? 
【提示】 不能。 
新课学习 
食物 
 补充体内的水分、无机盐脂类、氨基酸、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消化系统 
新课学习 
O2 
CO2、少量水 
呼吸系统 
新课学习 
 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无机盐和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 
新课学习 
循环系统 
运送养料、氧气 
带走CO2、尿素等废物 
新课学习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外 界 环 境 
循 环 系 统 
内 环 境 
组 织 细 胞 
消化 
呼吸 
泌尿 
皮肤 
CO2等废物 
养料、O2 
养料、O2 
CO2等废物 
pH 
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之间 
温度 
人的体液温度为37℃左右 
渗透压 
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7℃时,约为770kPa,相当于生理盐水的渗透压 
血糖 
80~120mg/dL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事实 
新课学习 
二、稳态 
1.稳态的含义 
 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的状态。 
2.稳态的维持-调节 
 如血浆中的H2CO3/NaHCO3是一对缓冲物质。 
 NaPO4/Na2HPO4也是一对缓冲物质,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新课学习 
3.维持机体稳定的器官 
神经系统 
机体稳态 
器官 
O2、CO2平衡 
肺 
水和无机盐平衡 
消化管、肾脏 
血糖平衡 
肝 
4.内环境稳定的调节:依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活动完成。 
内分泌系统 
新课学习 
5.稳态的生理意义 
思考感悟 
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堂小结 
细胞外液三种成分的比较 
成分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部位 
血管 
组织细胞间隙 
淋巴管 
来源 
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 
毛细淋巴管吸收部分组织液 
生活于其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 
绝大多数体细胞 
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课堂小结 
所含化学成分 
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者之间形成的关系 
易误提示 
(1)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外界环境是指人体外的环境。 
课堂小结 
人体内环境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