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0.5人体能量的供给(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0.5人体能量的供给(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6.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21: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4.10.5人体能量的供给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评分
?
?
?
?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得分
???
1.有机物分解后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贮存(  )
A.?在ATP中???????????????????????????B.?在糖类中???????????????????????????C.?在DNA中???????????????????????????D.?在脂肪中
2.哺乳动物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和有机物分别来自(?????
)
①呼吸系统
②生殖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消化系统?
⑤内分泌系统
⑥循环系统
A.?①②?????????????????????????????????????B.?②⑥?????????????????????????????????????C.?①④?????????????????????????????????????D.?③④
3.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B.?进入线粒体分解有机物?????C.?交换二氧化碳?????D.?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4.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应选取易燃烧食物测定???????????????????????????????????????B.?设置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C.?能量测定值等于实际值???????????????????????????????????????D.?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
5.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使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
2
2
2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52.5
35.8
64.5
21.2
??????
A.?核桃仁??????????????????????????????????B.?黄豆??????????????????????????????????C.?花生仁??????????????????????????????????D.?大米
6.如下图是李刚在睡眠、散步、慢跑三项活动(图中依次用a、b、c表示)状态时的两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能正确表示李刚慢跑的两种生理指标的选项是(??

A.?甲-b,乙-a???????????????????????B.?甲-a,乙-b???????????????????????C.?甲-c,乙-a???????????????????????D.?甲-c,乙-b
7.在奥运赛场,马拉松赛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立喷雾降温设备为运动员降温,防止运动员因体温过高而出现意外。剧烈运动中,运动员体温升高的根本原因是(????

A.?呼吸频率加快,能量释放多????????????????????????????????B.?肌肉收缩、舒张的次数过多????
C.?血液流动过快?????????????????????????????????????????????????????D.?运动员本身就比普通人体温高
8.某小组研究人体不同活动的耗氧量,绪果如下表,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活动
睡觉

散步
打篮球
踢足球
慢跑
每小时耗氧量(升)
14
25
60
90
115
120
A.?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多的活动是慢跑
B.?散步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使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C.?踢足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打篮球消耗的能量定比慢跑少
9.“肌肉饥饿”症是由于肌肉的养料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弹力变差,收缩无力所致.改变这一状况的最佳方法是(  )
A.?人工输氧???????????B.?吸氧的同时多食用蛋白质?????????C.?多食营养品?????????D.?经常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
10.如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
二、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得分
???
11.分析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探究一“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
?
①实验中用到的花生仁和核桃仁是含________(填“糖类”“脂肪”或“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容易燃烧,有利于实验操作;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___。
②为了减少误差,实验要设置________组。
③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与上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则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④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探究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
温度
试剂
实验现象
1号
2mL
唾液+淀粉糊
37℃10min
碘液
?
2号
2mL清水+淀粉糊
37℃10min
?
3号
淀粉糊
0℃10min
?
4号
2mL
唾液+淀粉糊
37℃10min
?
①若1号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变蓝的是________号
②若1号和3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则3号试管中还应加入________;3号试管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___能影响酶的消化作用.
③4号试管本应与1号试管有相同的现象,但结果出现了蓝色,你能推测少量淀粉未被消化的可能原因吗?.________
阅卷人
???
三、综合题(共6题;共39分)
得分
???
1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B系统的主要器官________,在③过程中进入B系统的气体是________。
(3)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_______用于生命活动。
13.某一天,小丽上午第二节课感觉头晕得厉害.校医根据她没吃早饭判断,是因为低血糖导致脑部能量供应不足所致.在喝了一杯葡萄糖水之后,症状很快消失.请根据右面的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圈,把下面小丽对葡萄糖吸收、运输和利用的整个过程补充完整.
(1)小丽喝下的葡萄糖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处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处血液还经过气体交换,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________血,最终汇集到[________]________进入心脏.
(2)在血液过程中,为防止血液倒流,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__,四肢的静脉中还具有________.
(3)右心室收缩,这些血液进入血液循环的另一条途径________,从而使人体获得氧气,携带着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血液再次进入心脏.
(4)随后,这些血液在左心窒收缩的压力下,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又经过向头部分支的血管运送到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
(5)脑组织细胞获得的葡萄糖和氧气在细胞中的________里参与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小丽的症状因此得到缓解.
14.利用如表信息,结合你在课外查阅的资料回答问题.
活动
?打篮球
?
慢跑
??

??

?踢足球
?
游泳
?
散步
每小时耗氧量(升)
?
90
??
120
??
25
?
14
?
115
?
120
?
60
(1)从如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少.________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多.你的依据是表格中________数据,前者较低,后者较高.
(2)从如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看出,慢跑虽然没有打篮球运动剧烈,但耗氧量却较大,其原因是慢跑没有打篮球剧烈,所耗的氧可以由________过程源源不断的提供.打篮球较为剧烈,供不上的氧,要靠________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较少.
15.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187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20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________为主.
(2)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3)实验中,①应该为________克.
16.请分析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能量供给的问题:
(1)已知糖类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蛋白质的为17.15千焦/克,脂肪的为38.91千焦/克。据统计,体重65千克的成年男子每天所需的能量约为10900千焦。如果一位体重为65千克的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那么这位成年男子的体重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2)在进行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选用的食物应该是________,这有利于进行测定。实验时,为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________。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燃烧1克花生,能使50毫升水温度上升26℃,则测定的花生的热量值是________焦。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________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一生理过程叫做________,进行的场所是细胞中的________。
17.通过计算出来的数值能给我们比较直观的感受,对于理解生物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请完成下面有关计算.
(1)某同学在测定一粒花生种子所含能量的实验中,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则能计算出每克花生种子所含的能量是________焦.
?种子
?种子的质量(克)
?加热所用水的质量(克)
?燃烧前的水温(℃)
?燃烧后的水温(℃)
?花生
?5
?30
?20
?85
注: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焦是能量的单位).
(2)肺容积的估算
①如表是测定你的胸围差的结果,则你的胸围差是________
?次数
?深吸气胸围(厘米)
?深呼气胸围(厘米)
?1
?98
?95
?2
?100
?90
?3
?94
?91
②肺容积的计算方法
a.肺的容积可用气球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b.如果用C代表圆气球的周长,则圆气球的体积=?
×

C.如果周长以厘米为单位,上述公式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正好是毫升.
d.即使尽力呼气,还会有1500毫升的气体存留在呼吸器官中不能排出.
e.如果你对着气球尽力呼气后,测得气球的周长为a.
则你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据此估算你的肺的容积为________毫升.
(3)如图是某同学在雾霾天气中,用五点取样法在操场中测得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如图,则此时的空气中的
尘埃粒子数为________.
(4)心脏怎样为你“努力的工作”,通过下面的计算你会有所领悟.假如你的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需要0.8秒,则一分钟心脏能跳动________次.如果你身体的血液总量是4000毫升,心脏每跳动一次左心室向主动脉射出的血量是70毫升,则全部血液在全身循环一遍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秒.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呼吸作用反应式表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ATP的物质中。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叫ATP的物质中,直接提供维持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
2.答案:
C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哺乳动物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公式是: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获得的,需要的氧气是通过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获得的。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
3.答案:
B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外界氧气→肺泡→血液运输→气体扩散→组织细胞→线粒体内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因此人体吸入的氧气最终去向是到组织细胞线粒体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B。
【分析】1、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图示如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生物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ATP中。ATP中的能量用于维持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肌肉的收缩、胃肠运动、唾液分泌、植物开花、矿质元素的吸收等。
4.答案:
C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A.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A不符合题意。
B.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B不符合题意。
C.实验所测得的食物能量低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因为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一小部分热量,C符合题意。
D.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燃烧掉的物质是有机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
5.答案:
A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此实验的原理是,相同质量的种子充分燃烧后,使水温升高的越多,其含有的能量越多,根据表格中数据,同样的水(5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食物中含能量越多;表格中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64.5(℃),因此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四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食物中能量的测定实验,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要熟记此实验的原理: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能量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相同质量的种子,水温升高的越多,其含有的能量越多,还要熟知探究实验中,要控制唯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6.答案:
A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睡眠时呼吸频率最低、心率最慢;散步时呼吸频率较低、心率较慢;慢跑时呼吸频率较高、心率较快。
甲图中呼吸频率最大的是b,乙图中心率最快的是a,因此能正确表达李刚慢跑的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是“甲-b
乙-a”,A正确。
【分析】一个人在睡眠状态时,生命活动缓慢,消耗的能量减少,需要的氧气减少,因此呼吸频率最低,呼吸深度最小,心率最慢;散步时生命活动缓快,消耗的能量较多,需要的氧气增多,因此呼吸频率较快,呼吸深度较大,心率较快;剧烈的运动时,由于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需要的氧气多,所以呼吸的频率会增加,呼吸深度也增加,心率最快。
7.答案:
A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在人体组织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一部分用于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且每个人所消耗的能量与运动状况有关,运动越激烈,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能量就越高,体温升的就越高,所以,在夏季举行马拉松比赛时,运动员由于进行了剧烈运动所以他们的体温会升高,可见A说法正确,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人体能量的释放,为基础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需要熟知:人体能量释放的过程即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上,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些能量除了维持人体正常体温外还用于维持让人啼各项生命活动,能量的消耗与年龄、性别、运动状况有关,一般晴朗下,人体运动越剧烈,呼吸频率就加快,能量消耗多。
8.答案:
D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A、由表格可知,单位时间内耗氧量最多的是慢跑,不符合题意;
B、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不符合题意;
C、人体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踢足球是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符合题意;
D、打篮球消耗的能量比慢跑多,打篮球运动量大,消耗的能量多,无氧呼吸也产生能量,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人体呼出的气体大部分是在肺内与血液进行了气体交换后的气体;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时对有机物的分解.
?
9.答案:
D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骨骼肌的营养,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变粗,体积增大,肌肉粗壮,故此选项正确.选D
【分析】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骨骼肌的营养,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变粗,体积增大,肌肉粗壮。
10.答案:
A
考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消耗氧气,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
呼吸作用旺盛需氧量高,导致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变低.图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
故答案为:A
【分析】血红蛋白的特点是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二、实验探究题
11.答案:
(1)脂肪;无机盐;重复;核桃仁含有的能量多(或其他合理的表达);保温(或避免能量的损失等其他合理的表达)
(2)唾液(或唾液淀粉酶);2;2mL唾液(只写唾液不给分);温度;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或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偏少(或其他合理的表达)
考点: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
解析:(1)花生仁和核桃仁中都含有丰富的脂肪,容易燃烧,在食物中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包括脂肪、糖类等,易燃,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不易燃烧,所以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为无机盐。
在实验中,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误差,鹰设置重复组,算取平均值,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核桃仁燃烧释放的热量能使水温升高19度,所以如果在多次实验后,实验结果与上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时,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较多。
(2)

在实验中,锥形瓶外套上易拉罐的目的是避免在燃烧时,能量会释放出来,产生较大的实验误差,所以套上易拉罐起到了保温作用。

根据题干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号试管和2号试管除了滴加的液体不同外,其它因素都相同,所以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所以滴加碘液后,不会变蓝,清水不能消化淀粉,加入碘液后会变蓝。

根据题干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为对照实验时,1号试管温度为37度,3还温度为0度,所以变量为温度,除了温度外其他因素都相同才可以,所以3号试管中,应该在加入2ml唾液,以保证变量唯一。3号试管变蓝的话,说明淀粉没有被消化,唾液淀粉酶内有起到消化分解作用,所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影响酶对食物的消化。

根据表格数据,4号试管加入的是唾液和淀粉糊,温度为37度,但是假如碘液仍然变蓝,这说明还有淀粉存在,可能淀粉糊唾液没有充分混合,或者唾液的量太少,消化酶太少,导致淀粉糊没有被消化彻底。
故答案为:(1)脂肪、无机盐、重复、
核桃仁含有的能量多(或其他合理的表达)?;(2)保温
(或避免能量的损失等其他合理的表达)?、
唾液(或唾液淀粉酶)
、2、2ml唾液(只写唾液不给分)、温度、淀粉糊与唾液未充分混合或唾液中唾液淀粉酶量偏少(或其他合理的表达)。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过程,食物中的能量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典型的实验,在测定能量的实验中,需要设定重复组,以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还需要明确:淀粉有遇到淀粉变蓝的特性,唾液淀粉酶消化分解了淀粉后,淀粉不存在了,加入碘液不会变蓝,如果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加入碘液会变蓝;在实验中一定要保持变量唯一的原则,增加实验的说服力。
三、综合题
12.答案:
(1)小肠;营养物质的吸收
(2)肺;二氧化碳
(3)能量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解析:(1)食物在A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因此A是消化系统,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因此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
(2)B系统表示的是呼吸系统,完成人体的气体交换,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其中③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组织细胞产生的由呼吸系统排出。
(3)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②表示肺泡里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④表示血液里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组织细胞,经过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气,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了有机物,释放了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分析】图中结构名称:①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②、④表示氧气,③、⑤二氧化碳,A消化系统:
B是呼吸系统,C泌尿系统.
13.答案:
(1)5;小肠毛细血管;静脉;9;下腔静脉
(2)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
(3)肺循环
(4)8;主动脉
(5)线粒体
考点:血液循环的途径,人体能量的供给,营养物质的吸收
解析:解:(1)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经过小肠的是体循环的一个分支,因此经过小肠后,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秦丽喝下的葡萄糖在5小肠内的毛细血管处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此时的血液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进入小肠静脉,最终汇集到9下腔静脉进入心脏.(2)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3)血液循环的途径分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是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周围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4)随后,这些血液在心室收缩的压力下,进入了8主动脉,又经过向头部分支的血管运送到脑部毛细血管,与脑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5)脑组织细胞获得的葡萄糖和氧气在细胞中的线粒体放出能量,小丽的症状因此得到缓解.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5;小肠内的毛细血管;静脉血;9;下腔静脉;
(2)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3)肺循环;(4)8;主动脉;
(5)线粒体.
【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图中:1是头部毛细血管,2是肺部的毛细血管,3是肺动脉,5是小肠内的毛细血管,6是下肢毛细血管,7上腔静脉,8主动脉,9下腔静脉.
14.答案:
(1)坐、睡、散步;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慢跑;每小时的耗氧量
(2)呼吸;肌肉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
解析:解:(1)从如表中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内,坐、睡、散步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少.
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慢跑这类活动可能需要的能量较多.依据是表格中每小时的耗氧量数据,前者较低,后者较高.(2)从如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看出,慢跑虽然没有打篮球运动剧烈,但耗氧量却较大,其原因是慢跑没有打篮球剧烈,所耗的氧可以由
呼吸过程源源不断的提供.打篮球较为剧烈,供不上的氧,要靠肌肉细胞的无氧呼吸提供能量补偿,总耗氧量较少.
故答案为:(1)坐、睡、散步
打篮球、踢足球、游泳、慢跑
每小时的耗氧量(2)呼吸
肌肉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时对有机物的分解.
15.答案:
(1)大米
(2)核桃仁
(3)20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合理营养
解析:解:(1)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应该减少能量的摄入,防止能量过多引起肥胖,因此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大米为主.(2)同样的水(50毫升),温度上升(℃)越高,表明含能量越多;而温度上升最高的是核桃仁3(℃).因此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3)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实验中,①应该为20克.
【分析】(1)从平衡膳食角度,以糖类含量多的食物为主;(2)根据表格信息中核桃仁的水温度上升最大即可判断;
16.答案:
(1)体重超过65千克
(2)容易燃烧的;重复实验;5460
(3)有机物;呼吸作用;线粒体
考点:人体能量的供给,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1)该男子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是:200g×17.15千焦/克+300g×17.15千焦/克+100g×38.91g=12466千焦,大于其每天进行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10900千焦,因此他需要分解体内原先储备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经过3个月后,他的体重超过65千克。
(2)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或糖类、脂肪、蛋白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不能燃烧是无机盐。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不可靠,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则燃烧1克花生,能使50毫升水温度上升26℃,则测定的花生的热量值是:50毫升×4.2焦×26═5460焦。
?(3)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要,这一生理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学会计算食物的热价。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它们在人体内分解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2.该粒食物中含有的能量(焦耳)=水的容积(ml)×温差(℃)×4.2焦耳/ml·℃
3.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
17.答案:
(1)1638
(2)10厘米;a3/π2;a3/π2+1500
(3)305
(4)75;45.7
考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解析:解:(1)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的热能,根据热量公式Q=cm?△T.每克花生种子所含的能量═4.2×30×(85﹣20)÷5═1638(焦).(2)①胸围差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因此胸围差取最大值,胸围差═100﹣90═10(厘米).②肺容积的计算方法“a.肺的容积可用气球的体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b.如果用C代表圆气球的周长,则圆气球的体积=
×
.C.如果周长以厘米为单位,上述公式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正好是毫升.d.即使尽力呼气,还会有1500毫升的气体存留在呼吸器官中不能排出.e.如果你对着气球尽力呼气后,测得气球的周长为a”.则你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为
a3/π2毫升,据此估算你的肺的容积为
a3/π2+1500毫升.(3)根据五点取样法,每个抽样点的尘埃粒子数═(14+12+12+16+17)÷20═3.5(个/格);则此时的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3.5×100═305.(4)“假如你的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需要0.8秒”,则一分钟心脏能跳动的次数═60÷0.8═75(次).“如果你身体的血液总量是4000毫升,心脏每跳动一次左心室向主动脉射出的血量是70毫升”,则全部血液在全身循环一遍需要的时间═4000÷70×0.8≈45.7(秒).
【分析】(1)1克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热量(焦是能量的单位),热量公式Q=cm?△T.(2)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3)采用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4)心率是指心脏在一定时间内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快慢的一个指标;心率的快慢可反应心脏功能的强弱.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