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3课《歌曲《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粤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第13课《歌曲《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1-05 19: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踏雪寻梅》教案

教材分析:
歌曲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歌为一段体,大调式,描绘了雪后天晴主人公骑着驴儿伴随叮当作响的铃声,悠然自得地经过白雪覆盖的小桥,去寻找怒放的腊梅时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梅花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
2、能生动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表现歌曲意境。
3、在实践中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渐强渐弱、连音与顿音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2、在歌曲中正确表现渐强渐弱、连音与顿音的对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串铃、力度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导入
1、播放《铃儿响叮当》音乐,请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描写了哪个季节小朋友们坐在雪橇上玩耍的情景?
2、提问冬天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师:在这冰天雪地里却有一种花在傲雪怒放、幽香袭人,这是什么花?(梅花)你知道哪些有关于梅花的诗句?
二、感受理解,学唱新歌
1、朗诵歌词,感受踏雪寻梅的意境。
(1)过渡语:看到这么美丽的梅花,老师也想到了一首词(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踏雪寻梅》)
(2)简介曲作者刘雪庵和作曲家黄自,解释霁和灞桥的含义。
(3)提问这首词描写了什么?
2、体验音乐,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跟着老师的琴声找一找歌曲中相似的乐句并唱一唱
(3)唱四个“响叮当”这一乐句,请学生摇一摇串铃来体会一下驴脖子上的铃声是短促的还是悠长的?加上顿音记号和不加顿音记号的演唱效果有什么不同?哪种效果好?
(4)用“la”小声跟音乐哼唱歌曲
(5)师生接龙演唱歌曲,老师唱上一个乐句,同学们延续老师的情绪唱下一个乐句。
(6)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请把它唱给大家听一听
3、处理表现歌曲
(1)出示卡片,回顾以往学习过的力度记号渐强渐弱和顿音记号
(2)加上力度对比和情感,再来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
(3)播放动画,与歌中的读书郎一同骑驴赏花、踏雪寻梅。
三、配乐欣赏梅花图
过渡语:踏着皑皑白雪,伴随着叮当的铃声,我们终于寻到了不畏严寒,傲然绽放的梅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冬天雪地里亮丽的风景吧!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在歌声中踏雪寻梅,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梅花香自苦寒来”,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梅花一样,勇敢坚强,不畏困难,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出自己的成功之花!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