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今天我说课的题目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7课《用各种材料来制版》。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说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也是一节探究用综合材料制作版画的课程。本课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材料的综合,二是技法的综合。学生可以使用身边触手可及的生活材料,如各种形状的树叶、羽毛、纸团、绳子等……都能创作出意想不到的版画效果。
教材也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学情分析就更为重要了;因此我的学情分析是:
虽然六年级学生对版画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所储备,模仿能力强,但创新能力却不足,学生虽掌握软、硬、粗、细等肌理变化的特点,却不能大胆运用各种材质创作版画。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要求,以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的有以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综合版画的艺术特色,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创作一幅有趣的作品。(也是本课的重点)
2.通过探究、体验各种肌理变化,线条粗细、印制方法、造型构图,色彩搭配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才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和技法创作版画的能力。(同样也是本课的难点)
3.培养学生爱生活,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学情分析,我制定的有以下教法学法。
说教法:本课在教学中我会采用两种教学方法
1演示法,让学生掌握制作综合版画的方法;
2发现法,让学生感受各种肌理的变化;
在教学情境中,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说学法:本课中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两种方法:
讨论法,让学生掌握制作综合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
练习法,让学生体会到制作综合版画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
下面我将从导入新课、发现探索、教师示范、艺术实践、展示交流这五个环节进行我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课前要求学生提前收集不同肌理的物品,以备制版之需。
我出示视频,并带领学生一起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版画课程,回忆它们的制作方法。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相关问题:对印、刻印、油印、粉印、漏印等版画技法及其独特魅力,以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让学生理解“肌理”这个词的意思。
接着,我请学生集体朗读课件中文字的内容,了解综合版画是一种风格多样、技法灵活的版画形式。
课件后,我出示板书课题《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第二个环节,发现探索
首先,由学生分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制版材料及印制效果,使学生了解身边多种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版画。
其次,我出示版画作品《海静潮初落》,并提出问题,画家都运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来创作版画?学生通过观看大师作品,回答相关问题。
接着,我继续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一是作品中隐藏着哪些生活中的物像?二是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和方法来制版?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学会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制作综合版画的目的,进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学习意识。
第三个环节,教师示范,我将分为四个步骤进行示范
第1步:收集各种有肌理的材料,准备制版工具。
第2步:在构思画面的基础上,用刻、剪、贴等不同方法,加工制作出想要的肌理与形象。
第3步:依据构思,分版涂抹不同色彩的油墨。
第4步:将涂好油墨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将纸覆盖在制作好的版上,用手反复数次按压。最后完成综合版画作品。
这个环节我围绕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创作和演示,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第四个环节,艺术实践
让学生用找到的各种材料,制作一幅有趣的综合版画。要求:内容新颖,色彩美。
学生通过实践,进而激发他们对版画学习的兴趣。
第五个环节,展示交流
通过小组之间的展示、交流,体会创作综合版画的乐趣。
综合版画创作方法并不仅仅局限于美术学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最后要说的是我的板书设计
下面请看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我的教学内容。
一板独具匠(jiang)心有特色或是艺术性的板书能唤起美的情感,体现知识的脉络,活动的脉络和美的脉络。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简单介绍,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