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升华和凝华 教案 附当堂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4升华和凝华 教案 附当堂测试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1-06 18: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4 升华和凝华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汽化和液化、熔化和凝固这几个物态变化的内容,同时也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探究。为本节课学习升华和凝华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就有一定的类比性,学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探究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升华和凝华,这部分的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层次是“探究”,
针对这一要求,教材安排了两个活动:实验探究碘升华和碘凝华。教材在开头部分,由几个生活现象谈起,引入本课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理念。安排两个活动,分别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最后在“STS”介绍人工降雨的原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体现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能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对生活很有用,进而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升华、凝华现象及其特点。
2、学会分析、解释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
实验器材
少量的碘、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玻璃片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策略
结合前面所学知识,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主题;在经历实验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最后通过对一些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解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说明
【提出问题】既然物体可以从固体变成液体,再由液体变成气体,那么物体可否不经过液化过程,而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
引导学生思考教材P102图4—33的几个物理现象
【实验探究】
活动1:固态能直接变成气态吗?
1、在烧瓶中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用玻璃片盖住烧瓶口,对烧瓶微微加热。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结合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固态的碘变成了什么状态?物质能有固态变成气态吗?
4、引出升华的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
5、提问:在这实验过程,固态碘是吸热还是放热?
6、结论: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

过渡引入:物质可以有固态直接变成气态,那么,是否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呢?
活动2:气态能直接变成固态吗?
1、在活动1的实验基础上,等到烧瓶中出现许多碘蒸气后,通知加热,在烧瓶和玻璃片上滴几滴水冷却,之后揭开玻璃盖片,让学生观察烧瓶内壁和玻璃片。
2、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同时用手摸一摸盖片感觉一下盖片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3、引出凝华的定义: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学校,叫做凝华。
4、玻璃盖片上的水在碘蒸气凝华时,冒“热气”,玻璃盖片有些变热.说明凝华过程要放热.
【解释现象】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解释以下几个物理现象(投影机展示)
1、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2、放在房间的固体清新剂,过一段时间就变少了,最后没有了。
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早晨玻璃上出现冰花。
4、白炽灯用的时间长了,灯泡会变黑。
引导学生阅读“STS”栏目

学生思考后做出猜想,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1、学生观察实验,并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下。
2、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固态碘不见了,没有液态的碘出现,烧瓶内看到有紫色的气.这说明固态碘受热能直接变成气态。
3、学生根据观察到用酒精灯给碘加热的现象,讨论、总结得出“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的特点。
1、学生按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2、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停止加热冷却后,烧杯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说明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答案:
1、冰升华为水蒸气
2、固体清新剂由固态变成气态
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而成的小冰粒.
4、钨丝在高温下升华成气态,冷却后气态的钨凝华粘附在灯泡内壁
学生阅读“STS” 1、通过提问,结合所学知识提出猜想
2、引入课题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升华现象,得出升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凝华现象,得出凝华的定义及其特点
通过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对社会的贡献
【板书设计】 4.4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3、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二、一些物理现象
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物态变化的分析方法:确定出初状态和末状态
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积极性较高,但从课堂测试的结果看,还有少部分学生没能很好掌握,反映出教学中没能完全面向全体学生。
附后:应用练习
一、课堂5分钟测试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热。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热。
3、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_____时______热的缘故。
4、电灯泡用久了,玻璃泡会发黑,产生这一现象有两个过程,其白炽高温的钨丝,由于_______产生钨蒸气,碰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泡,由于______形成钨晶体附在玻璃泡上。
5、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凝华现象( )
A.室外衣服冻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早晨有浓雾 D.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6、下列现象中要吸热的是( )
A.樟脑丸变小 B.用铁水烧铸铁件
C.冬夜出现霜 D.春秋夜晚出现露
二、强化练习(课后作业)
1.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2、实验室要制造一个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 )
A.大量冰块熔化吸热 B.用喷雾方法来加快蒸发
C.用大功率电扇吹风散热 D.用“干冰”升华吸热
3、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参考答案:
一、课堂5分钟测试 1、汽 吸 2、固 放 3、升华 吸 4、升华 凝华
二、强化练习 1、B 2、D 3、B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