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与水资源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教学中以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为线索,让学生充分体会“认识水资源、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教学过程中提前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了解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组织学生收集、查询有关水资源的相关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分组调研身边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情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节水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循环过程
2.理解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特点
3.认识水循环对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合理开发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造成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收集淡水缺乏的原因及水质污染和危害。
[教 具] 易拉罐(装冰) 毛巾 滤纸 漏斗 玻璃棒 石灰水 烧杯
铁架台 试管 烧瓶(带导管) 石棉网 酒精灯 投影胶片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实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实 验:“空中生水”
学生讨论:外壁的水是那里来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哪里来的?
引 入:罐子上水是自然界中一个简单的水循环的过程,实际上的水循环要比你们所认识的要复杂的多。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一)、水循环
1.水循环过程
刚才大家观察到的是生活中和一组水循环的例子,自然界中的水是如进行循环的呢?
[学生自学]
阅读讨论“水循环”。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过程。注意水循环过程中有那些物态变化。
[出示“水循环”挂图]
归纳:地球上主要是海洋水,海洋水蒸发进入大气中。其中有部分水汽被风吹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雨水汇集成河、湖,形成河水、湖泊水,有的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由于陆地比海洋高,水往低处流,这些水都将流向海洋。
水的这种循环过程不仅是水的气态、液态、固态之间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云、雨、雪、雹、露、雾、霜实际上都是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
[学生探究]:
关于这些你有多少了解呢?你还想知道什么?
2.云、雨、雪、雹、露、雾、霜
投影:自然界中云、雨、雪、雹、露、雾、霜等形成画面
[学生讨论]
分析云、雨、雪、雹、露、雾、霜等形成:
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进入大气的水基本是纯净的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却通过降水如云、雨、雪、雾、露、霜、雹等形式又回到陆地和海洋。
(二)、水资源
水与大家形影不离,生活和生产中,水有那一些用途呢?
[学生讨论]
水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水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全部生命,水资源是人类进行工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那么水资源存在于何处呢?
[学生自学]
出示“水资源分布”挂图并分析:
1.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2.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各种为人们所利用的淡水资源。陆地上哪种淡水资源储量最多?
3.冰山是否方便人类利用?
4.哪些水体是方便人类利用的呢?
5.这些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
6.读此统计图表,你有何认识?请利用数字定量回答。
固、液、气三态的水之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地球上的水真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
[投影资料]
资料一:“世界水日”的来历
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继而,联合国大会决定,自1993年起,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开展活动,以提高公众意识。
资料二:人类面临空前的水资源危机。
21世纪,世界人口将增长3.6倍,农业用水将增加5倍,工业用水将增加26倍,城乡各地生活用水将增加18倍。在非洲有12个国家常年缺水,4亿多人饮水不足。就在此刻,世界上有很多地区正在“闹水荒”,每天都有约2.5万人因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死亡。
资料三:中央电视台公益广告:
今天你不珍惜用水,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学生讨论]
1.从以上出示的有关“水”的报道中,,我们大家有什么感想?
2.水资源危机产生原因:
投影图片主要内容有:①字幕:水资源十分珍贵:人类实际可直接利用的不到0.03%。;②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了水资源自然更新的速度。③生产生活对水体的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④污水排放,污染水源破坏森林,水土流失;⑤富营养化引发“赤潮”,使水生生物。
自然界中水循环,应该不会产生水资源危机,但现在确实已经发生了水资源危机。产生水资源的危机是谁引起的?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社会需要不断的发展,经济也得不断的发展,不用水,这现实不现实?
[学生讨论]
1.若你是水利部长,针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2.同学们现在还不是水利部长,作为一个中学生,你认为能为保护水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归纳)爱水、节水、救水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①生活中节约用水。
②农业喷灌,节约用水。
③污水处理,循环利用。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场暴雨过后,昔日使用的水源变得浑浊了,如何使一杯浑浊的水变清来就一下急呢?下面请设计一个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探究实验方案,并说出你们这样设计的依据或生活原型。
[学生探究并实验]
1.在水中加明矾。
2.多次过滤净水。我们经常听农夫山泉的广告:经过二十七层过滤。家中的净水器,也是由七层过滤装置组成的。
3.类似《液化》实验,加热蒸馏得到清水。
我们通过今天的探究实验,学会了一个生活技巧:以后在暴雨过后,生活中用水遇到只有浑水时,可以简单处理浑水,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能力应一下急。
简单的由泥土弄浑的水,我们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法处理,我们都知道海洋的咸水,不能直接饮用。我们能不能用刚才实验进行处理?
同学的探究实验给我们指出了一种探究方向,实验上工业进行的科技处理,海水淡化便使用这样的一种方法。
[投影]科技处理,海水淡化。
海水从进水管进入,经过加热后,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到冷的进水管壁液化成淡水。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通过学习,大家产生一些什么新的问题呢?
四.探究活动
1、调查家中的用水情况。
调查一个月之中一个家庭的用水数量有多少?分为哪几大项?(例如:喝水、做饭、洗衣服、洗澡、擦地、浇花、卫生间马桶用水等等)用水量最大的是哪一项?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实验一下,采取节水措施后每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吨水?
2、调查家庭洗衣液对水污染的情况。
试验用品:不同品牌的洗衣液、清水、豆或蒜等
试验目的:观察豆或蒜在各种浓度的洗衣液及清水中的生长状况。
实验步骤:[供学有困难的学生参考]
(1)豆或蒜放进各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分别放上纱布或药棉,以防止水分过快流失。
并及时清洗根部,防止烂根影响生长
(2)各盆并排放在可以通风的窗台前,保证每天日光照射时间约为8个小时。
(3)每天观察黄豆的长势,并进行记录。
(4)结论:家庭用洗衣液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没有影响)
(5)将你的结果向家长和邻居汇报,向她们讲述水资源的短缺及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为了保护水资源,提出你的合理的选择洗衣液的建议。
【板书设计】
水循环与水资源
一.水循环.
1.水循环过程
2.云、雨、雪、雹、雾、露、霜
二.水是珍贵的资源
1.水资源的储存形式与分布
2.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人口和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水污染增加,水资源减少;
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等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