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2 圆的周长 北京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2 圆的周长 北京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05 19: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圆的周长》
授课教师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1.经历“猜想——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学生在操作中提升动手实践能力;依托iPad,积累过程性资料。
3.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材料,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猜想、操作等活动探究发现圆周率,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资源
iPad、课件、实物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猜想
化曲为直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验证
C = d ×π 应用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时间分配)
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5分钟)
1.创设情境
家里的圆桌有点磨损,需要在它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需要多长的铁皮呢?量哪部分的长度?
选择一个圆形物体,快速指指这个圆的周长。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建立关系(24分钟)
(一)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1.猜想关系
猜想一下,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2.确定范围
66675108585
66675108585
结合图形,具体说说。
(二)测量验证。
1.小组探究
到底是几倍呢?大胆的猜想还要经过实践的验证。我们来分组探究一下。
形式:小组分工合作,按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2.展示交流
形式:iPad投屏、展示。
3.介绍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三)介绍圆周率
1.创课:
(1)通过创课了解圆周率的历史资料。
形式:创课阅读,自选内容。
(2)感受
读了上面的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3)拓展
有关圆周率的历史资料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制作创课。
2.推导:
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根据上面的结论,你能求出圆的周长吗?
字母表示: c=лd(板书)
3.运用
只告诉你直径是2厘米,你能马上求出圆的周长吗?
三、解决问题,提升能力(8分钟)
1.教师发布挑战推送学生。
2.学生接收挑战独立解答。
3.教师根据数据有针对性指导。
4.集体展示交流。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2分钟)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实践作业,开放研究(1分钟)
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或计算出大树的直径。
37274569850
1.上前指出一圈的长度。
像这样,围成圆的曲线的长是圆的周长。
任选一学具,感悟圆的周长。
1.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它的直径有关系、半径有关系。二倍、三倍、四倍……
2.区间:比2倍多,四倍少。
1.探究要求:
(1)利用工具测量出圆的相关数据,填好记录单。(可用计算器计算)
(2) ipad记录测量过程,形式自定(如:图片、视频)
(3)观察数据,归纳圆的周长、直径之间的关系。
圆的周长长度(厘米)
圆直径长度(厘米)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保留两位小数)
结论:
2.汇报:
运用iPad投屏技术展示过程,小组之间对话,及时交流、补充。
预设:
绕绳法:用线为一圈,拉直,测量圆的周长。
滚动法: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得出结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点。
1.阅读资料,完成挑战。
(1)历史资料
资料1:刘徽“割圆术”
资料2:祖冲之历史介绍
资料3:π=值的发展
(2)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3)制作创课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互动。
2.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 = d × π
(列式口答)
应用翼学院软件答题。
判断:
1.同圆里,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2.圆越大圆周率越大,圆越小圆周率越小。
220345193040拖拽:
d=3cm r=3cm
3×3.14 3×2×3.14
选择:
一个圆形桌面的直径约是1米,在它的边缘箍上一圈铁皮。需要多长的铁皮呢?
A 3.14 B 6.28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