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2)
学习目标:
1.
掌握用分配律、去括号法则解含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2.
要知道去括号时需注意的问题。
预习案
课前导学:
阅读课本P137–P138,完成下面内容
在解方程时,如果方程中有带括号的式子,去括号是常用的化简步骤
在整式的加减中,我们学习过去括号的规律是: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时,去括号后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去括号后
尝试练习:
1、解方程:
(1)5(x+3)=2(2x+7)
;
﹙2﹚2﹙x-1﹚=x-
﹙3-4x﹚
解:
解:
学习案
知识点拨:
解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括号;﹙2﹚移项;﹙3﹚合并同内项;﹙4﹚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去括号时,切勿出现漏乘现象和符号错误
课内练习:
解方程
﹙1﹚3x=5x+3;
﹙2﹚15y+8y=20y+30
﹙3﹚1-x=3x+
列方程,解应用题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没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反馈案
基础训练:
1、由方程-4+x=7,移项,得
;
2、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则a的值是﹙
﹚
A、-5
B、5
C、7
D、2
3、解方程:
﹙1﹚10-5y=-3y
﹙2﹚0.5x-1.2=0.7x+0.8
﹙3﹚2x-x=-+2
拓展提高:
如果单项式-56-2my3n与单项式2x3my2-4n是同内项,求m,n
的值
1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1)
学习目标:
1.掌握移项法则.
2.并能利用移项法则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预习案
课前导学:
阅读课本P135–P136,完成下面内容
1、在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项,相当于把原方程的项
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
,其依据是
,
移项要注意变号
例:解方程:3x-7=8-2x
解:移项,得3x+2x=8
合并同内项,得
=
系数化为1,得
。
2、在方程的一边交换两项的位置
项的符号,而移项
符号(填“改变”或“不改变”)
尝试练习:
1、解方程(格式如上例)
(1)7x-5=3x+9
﹙2﹚4x+20=5x-25
解:
解:
学习案
知识点拨:
移项时通常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通常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另一边(通常移到右边)
在解方程时,经过移项、合并同内项后方程可化为ax=b(a≠0)的形式,这时求解,只要将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就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课内练习:
解方程
﹙1﹚3x=5x+3;
﹙2﹚15y+8y=20y+30
﹙3﹚1-x=3x+
列方程,解应用题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没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反馈案
基础训练:
1、由方程-4+x=7,移项,得
;
2、已知3是关于x的方程2x-a=1的解,则a的值是﹙
﹚
A、-5
B、5
C、7
D、2
3、解方程:
﹙1﹚10-5y=-3y
﹙2﹚0.5x-1.2=0.7x+0.8
﹙3﹚2x-x=-+2
拓展提高:
如果单项式-56-2my3n与单项式2x3my2-4n是同内项,求m,n
的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