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1-06 16:4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单元课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历史上的重大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战争带了的不同文化的交锋,认识战争在客观上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重构提供了契机。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导入新课】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碰撞
战争
原始社会:争夺自然条件优越的生活区域
奴隶和封建社会:建立区域性的大帝国
资本主义社会: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主
影响
对人类:
灾难!
对文化:
双刃剑?
【导入新课】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
希腊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亚历山大
帝国疆域
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知识结构】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希腊化时代”:
1、背景:
2、含义:
3、表现:
4、影响: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三次西征:
2、影响: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希腊化时代”:
1、背景:
2、含义:
3、表现:
4、影响:
①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②亚历山大统治: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①“希腊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地区被称为“希腊化世界”。 ②“希腊化时代”: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①在希腊化世界中,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他们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②在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希腊文化中心。 ③西亚、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腊化世界保持长期影响。广大农村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荷马史诗》、《几何原本》、阿基米德、地球周长、医学等)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前323年)
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灭亡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疆域广阔的国家。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亚历山大东征的地图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1.简单了解亚历山大远征及其统治
2.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空间) (时间)
欧亚非 约300年
“化”——表示过程、体现渐进性的特点
3.“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
(1)统治者的提倡
(2)种族融合
(3)文化中心东移
4.“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成就
判断:(1)希腊化世界消灭和同化了当地文化?
(2)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相互影响?
(3)希腊化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希腊文化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遍布欧亚非的希腊式雕像
三地信奉着希腊神话中的神
亚历山大港
埃及卢克索城
叙利亚古城帕尔米拉遗址
亚历山大灯塔
马卡比起义
托勒密埃及的统治者为赢得埃及人支持,戴上了传统的法老王冠。
问题探究材料: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历史解释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发展历程

(1)公元前334—前323年属于“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时期。
文化上的碰撞以武力征服为先导,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汇合尚未开始。但亚历山大对亚非广大地区的征服以及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的建立,不仅为欧、亚、非大陆间各主要文化的接触交流提供了可能,从而奠定了希腊化时代文化产生的基础,而且仅就文化交流而言,亚历山大远征的过程,也是传播希腊文化、吸收东方文化,并使两者合流的过程。
(2)公元前4世纪末—前3世纪属于“希腊化文化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亚历山大死后,在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足鼎立的希腊化王国。希腊化王国时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各希腊化王国采取各种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倡办文化事业,从而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希腊化文化在此时不仅形成,而且日臻成熟、繁荣。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3)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属于“希腊化文化的余波与渗透”时期。
从东地中海地区看,文化创造的势头似已过去,但从整体看,希腊化文化还在四周扩散。罗马人在军事上征服了希腊化王国,却成了希腊化文化的俘虏;巴克特里亚失去了与地中海的联系,却把希腊文化带入了印度。昔日的文化中心也并非死水一潭,某些分支如宗教、史学也正是在地中海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
希腊化文化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以及其他东方文化与希腊文化相互交汇、融合的产物,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果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见。它揭开了欧、亚、非大陆间人类文化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在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于公元前334年率领希腊联军东征。经过多场激烈的战斗,他于公元前330年灭亡了领土范围包括埃及和巴比伦在内的波斯帝国。此后,亚历山大的军队一直进军到了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摘编自杨宁一、朱汉国主编《世界历史》
【课堂探究】
材料二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屠杀的平民多达25万人。波斯帝国战败投降后,亚历山大仍然纵兵烧杀掳掠,将富丽堂皇的波斯宫殿付之一炬。最后掳走的黄金数量惊人,需要5 000头骆驼和2万头骡子驮运。亚历山大在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是以何种方式进行扩张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的性质和对东西方国家产生的影响。
(1)方式: 率领希腊联军远征,以武力征服的方式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
(2)性质:具有侵略性质。 影响:一方面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另一方面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大蒙古帝国
蒙 古 帝
国 疆 域
蒙古帝国的扩张和对外入侵
★蒙古帝国的对外入侵一度被欧洲地区称为“黄祸”,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三次西征:
2、影响: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
时间
征服活动
第一次
1218年

第二次
灭亡金朝之后

第三次
13世纪中叶
灭掉花刺子模,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四大汗国。
①蒙古三次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②蒙古西征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
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欧洲传教士;马可·波罗 ;列班·扫马)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蒙古帝国扩展的原因?
“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都说是由砂砾构成的,土壤不多,几乎都是沙漠。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肥沃的土地不及百分之一,而且除非用流水来灌溉,是不能有收获的,而那里溪流和小河不多,大河更是十分稀罕。”——罗马教皇的使者加宾尼《出使蒙古记》

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 ,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

12 世纪末期 ,中国四分五裂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纪宗安 李 强
自然条件恶劣
雄才大略人物
东西无强国
【课堂探究】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在蒙古西征以前的欧亚形势是:诸国纷争, 东西方交通受阻。
(1)中国正处于长期分裂的局面
(2)花刺子模帝国内讧不己
(3)中东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奄奄一息
(4)东欧拜占庭帝国日趋衰弱
(5)西欧各国王权软弱无力,互相争斗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堂探究】
材料一 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畅通和扩大,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材料二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无碍。……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 果传人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 等方面的成就,通过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材料三 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他们或长期留居,经商传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国所重用。与此同时,蒙古帝国也常派使节、商队到欧洲。欧洲和东亚间的来往还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课堂探究】
材料四 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东西方商人们不仅把东西方货物相传互补,而且在经商过程中,互相传播各方面的消息,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国时,东西方医师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调换,为统治者服务。
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 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
材料五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 他人敬穆汉默得,我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 们的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到了影响。
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交通(或“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
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蒙古国的扩张
辽阔的版图,有利于文化汇融
通畅的交通,为交流提供条件
蒙古帝国统治者重视商业往来和技术交流开放的宗教政策
中国古代三大发明的西传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为首的蒙古封建主,在差不多七十年的时间里,血洗了亚欧国家。前所未有的灾难落到了被征服国家人民群众的身上。征服,破坏了他们的城市,践踏了他们的田野,消灭了他们的生产力和文化。”
——摘编自苏联1957年出版的《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蒙古人西征,将以前闭塞之路途,完全洞开, ……中世纪满天黑云,使人不得望见天日。至是乃因蒙古西征,而重现光明。当时战争杀人,盈野盈城,似为人类惨祸,而不知实如空天霹雳,将几百年之酣睡懒病,自梦中警醒。” ——法国学者麦撒
1.简单了解蒙古西征概括
2.正确评价蒙古西征影响
(1)严重破坏与灾难
(2)文化交流 : 东西方的互相了解 ;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文明交往的主要两种方式
或和平的、或暴力的
和平交流方式有商业贸易,宗教传播、游历访问
但暴力也是文明传播的一种手段
一次又一次的征战突破了地域的局限
导致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大融合,
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分散走向整体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博厄斯曾说过:“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集团,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集团的经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补充道:“换句话说,如果其他地理因素相同,那么人类取得进步的关键就在于各民族之间的可接近性。”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后记:
人类文明走了多远,战争就存在了多久。
文明与野蛮同在,流血与辉煌相随。
战争激起的火花,照亮了文明前进的路。
文化催生文明,文明呼唤和平。
每一个生命都该敬仰,
每一个灵魂都该敬畏。
摒弃战争,友好交流。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一、“希腊化时代”:
1、背景:
2、含义:
3、表现:
4、影响: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三次西征:
2、影响:
【课堂小结】
①亚历山大远征: ②亚历山大统治:
①“希腊化世界”:②“希腊化时代”:
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被征服地区的上层人士。
②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
③西亚、北非的文化仍保持长期影响。
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促进了文学、科学等许多领域的发展。
各自的时间、征服活动
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拓展:
1. “希腊化世界”与“希腊化时代”
(空间) (时间)
欧亚非 约300年
“化”——表示过程、
体现渐进性的特点
2.“希腊化时代”形成的原因
(1)统治者的提倡
(2)种族融合
(3)文化中心东移
3、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
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