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9. 宋代经济的发展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知道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
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28分钟)
1、认真朗读课本P41-46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9分钟)
完成自学思考题。(8分钟)
(1)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方经济发展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2)北宋从越南引进的新稻种是什么?粮食作物居首位的是什么?哪里成为丰饶的粮仓?北宋推广的经济作物有哪些?
(3)两宋时期哪些手工业成就突出?北宋时期哪里的丝织业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海南岛兴起的什么行业种类较多?宋朝烧制瓷器的有哪些地方?后来发展成瓷都的是哪里?造船业发达的是哪些城市?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什么?南宋的海船配备了什么先进仪器?
(4)宋代著名的商业城市有哪些?商业繁荣的表现是什么?著名的商港有哪几处?中国的商船近至哪里?远到哪里?宋朝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北宋前期,哪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名称是什么?
(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什么时期开始?什么时期完成?
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9分钟)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5分钟)
1.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两宋时期,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较少 ②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皇帝崇尚节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今江苏苏州和浙江湖州一带,历史上曾因统治者兴修水利、自然条件优越,再加上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成为南宋时期的重要粮仓。下列说法与之相关的是( )
A.天下谁人不识君 B.安得广厦千万间 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3.南宋时期,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
A.茶树、 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4.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有一个王朝大力推广占城稻,其造船业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这 个王朝是(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瓷都”。宋朝时期的“瓷都”是(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 封
6.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新的商业区,叫作( )
A.夜市 B.驿站 C.会所 D.草市
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都护府 B.市舶司 C.礼部 D.市舶使
8.“南海1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 沉船,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材料反映了宋代(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 兴 C.海外贸易发达 D.文化昌盛
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面最能论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郑和下西洋 D.在广州设立十三行
10.《宋史?食货志》记载:“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 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这一经济现象出现在( )
A.三国时期的蜀国 B.三国时期的吴国 C.唐朝时的四川地区 D.北宋时的四川地区
11.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下图)。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是( )
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交融
12.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题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应填写( )
魏晋南北朝→唐朝中期→ ?
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最终完成(经济重心转移到长江流域)
A.五代 B .北宋 C.南宋 D.明朝
13.任何学科都有其学科特征,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请运用恰当的方法,分析唐宋经济的发展,完成下列问题。
【方法1:学会看图片】
(1)从以上图片中,我们能获得唐朝经济发展的哪些历史信息?
【方法2:学会对比分析】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吴自牧《梦粱录》
(2)阅读上述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宋时期城市商业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方法3:学会归纳总结】
①唐代丝织业重心在北方,北宋时期,南方丝织品产量超过北方。但是在生产技术上,仍与北方有较大差距。②北宋末年金人南下,北方丝织业受到巨大打击,③大量北方民众南迁,④纺织技术工匠也随之迁移,进而导致技术南传。⑤南宋时期,南方以种桑丝织为业的人增多,丝织品产量进一步提高。
—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3)阅读上述文献,结合所学,完成以下学习表格。
材料中的史实 从史实概括出的结论
A____(填序号) 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 南方丝织业发展的E__原因、背景、条件__
B__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__
C__北方先进技术传到南方__
D__丝织业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__ 南方丝织业发展的结果
小组学习答案:
四、特点:都市商业繁荣,大街小巷都分布着店铺和作坊,城市的商业化气息极浓。经商时间长,基本是日夜相继,娱乐活动商业化,方便贸易的纸币出现,对外贸易活跃。
好处: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商业的繁荣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1-5:ADCBC 6-10:DBCBD 11,12:AC
13.(1)农业技术进步,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手工业的发展;唐朝通用货币便利了经济贸易,促进商业发展。
(2)相比唐代,宋代经商的空间和时间不受限制。
(3)
材料中的史实 从史实概括出的结论
A__②__(填序号) 北方战乱,经济遭到破坏 南方丝织业发展的E__原因、背景、条件__
③ B__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__
④ C__北方先进技术传到南方__
①⑤ D__丝织业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__ 南方丝织业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