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8.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姓名 班级 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基本史实,掌握清政府在台湾建制的概况。
2.掌握清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及其意义。
3.识记清朝巩固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措施。
4.知道清朝前期疆域的特点,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明确学习目标。(2分钟)
二、指导独立学习,初步达成目标。(28分钟)
1、认真朗读课本P88-95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下面思考题并做好标记。(9分钟)
完成自学思考题。(8分钟)
(1)清王朝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2)找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时间、作用;清朝在台湾建制的史实有哪些?
(3)清政府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的史实有哪些?
(4)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管辖的史实有哪些?
(5)什么是雅克萨之战,其结果是什么?
(6)在课本94页的地图上找到清朝疆域的四至。
3、检查自学效果,读背知识,班内反馈。(9分钟)
三、引导小组学习,落实学习目标(10分钟)
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请用史实说明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四、当堂训练反馈,巩固学习目标。(5分钟)
1.我国历史上建立全国性统一王朝的两个少数民族是( )
①突厥 ②畏兀儿 ③蒙古族 ④满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下面示意图直接反映的发展趋势是( )
A.由分裂到统一 B.由封闭到开放 C.由落后到先进 D.由隔绝到联系
3.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以诗证史关联错误的是( )
A.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唐朝开放的社会风气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宋朝的重文轻武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元朝的行省制度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收复台湾
4.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抗击倭寇与荷兰殖民者的民族英雄分别是( )
A.李自成和戚继光 B.郑成功和岳飞
C.戚继光和郑成功 D.文天祥和岳飞
5.清朝前期的统治者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够印证该特点的是( )
A.册封达赖、班禅 B.郑和下西洋 C.澶渊之盟 D.迁都洛阳
6.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是( )
A.伊犁将军 B.达赖 C.驻藏大臣 D.班禅
7.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平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8.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选项与中央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无关的是( )
A.西域都护的设置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伊犁将军的设置 D.雅克萨之战
9.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历代中央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管理。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伊犁将军 B.安西都护府 C.西域都护府 D.北庭都元帅府
11.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
A.完颜阿骨打 B.渥巴锡C.郑成功 D.郑和
12.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为“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 )
A.山海关之战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台州九捷
13.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 )
A.《东北条约》 B.《瑷珲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伊犁条约》
14.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下面为清朝疆域示意图,空白方框中应该填的文字是( )
A.珠江流域 B.广东省 C.海南岛 D.南海诸岛
1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版图的朝代是(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材料三: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广人稀、劳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由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摘编自《台湾简史》
材料四:乾隆五十八年(1793)正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明确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和班禅平等……达赖喇嘛和班禅转世,必须由驻藏大臣亲临并履行“金瓶掣签”手续……藏军的大小军官均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拣放,经过考验,有权升擢和斥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与分裂势力作斗争的两例典型事例。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郑成功在什么时候收复了台湾?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清政府设置管辖台湾的机构隶属哪个省?根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设置台湾府所产生的影响。
(3)驻藏大臣设置于哪一地区?根据材料四指出驻藏大臣的职责。
(4)综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材料三:“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一中戚继光为实现“海波平”的愿望作出了什么努力?材料三中康熙帝为“剪除”“罗刹”的危害采取了什么举措?
(3)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
小组学习答案:
(1)册封: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喇嘛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2)设立行政机构: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平叛: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安置:清政府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1-5:DACCA 6-10:CCDBA 11-15:BCCDD
16.(1)康熙帝击溃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叛军,清朝乾隆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
(2)荷兰;1662年;澎湖巡检司;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西藏地区;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4)维护国家统一。
17.(1)荷兰,澎湖巡检司。
(2)祖国边疆(海疆)安宁,抗击倭寇(其它答案如与俞大猷配合,荡平沿海地区的倭寇。)派清军进攻雅克萨或发动雅克萨之战。
(4)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是杰出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