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 课件+素材(5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 课件+素材(5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6 22:04:44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你知道下面这些图讲的是什么寓言故事吗?
刻舟求剑
画蛇添足
坐井观天
寓言故事的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
2.明白其中的道理。
找一找单元导语,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寓言会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大道理。
寓言
下图中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谁来讲一讲?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篇文言文《守株待兔》,看看古人是如何讲述这个故事的!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新郑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这本书距今已有2000年历史,书中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寓言故事。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5
守株待兔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3.借助插图和注释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守株待兔”这个故事。
守株待兔
株:树桩。
守:守着。
待:等待。
守着树桩,等待兔子。
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
初读课文
扫清障碍
耕地
耕牛
宋人有耕者
sònɡ
ɡēnɡ
本课的会认字你都会读了吗?
平舌音
后鼻音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shì

放下


解释
释放
识字游戏




小兔子去哪里了?
读准字音后,跟着老师一起再来读一读,注意停顿哦!
整体感知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学习文言文内容前,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读懂文言文和古诗可以运用哪些方法?
我们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
我们可以读注释,也可以看插图。
互动课堂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运用上面的方法了解故事大意吧!
注释:
插图:
因:于是。
释:放下。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株:树桩。
走:跑。
冀:希望。


理解了词语意思后,谁来说一说故事大意?
宋国有一个
,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
整天守着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

农夫
农具
树桩
希望
笑话
了解了故事大意后,我们再读一遍课文,然后用原文说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吧!
起因
结果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释耒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身为宋国笑。
经过





shǒu
zhū
dài
sònɡ
ɡēnɡ
最后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课中的的会写字吧!





chù
jǐnɡ
shì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生字归类
独体字





chù
jǐnɡ
shì
左右结构,左右宽窄大致相等。
两竖分别写在竖中线两边。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zhū
ɡēnɡ

shì
笔画要穿插避让
左窄右宽


zhū
ɡēnɡ

shì
横画较多,注意长短比例和距离。
shǒu
zhū
dài

sòng
guó




gēng
zhòng
chù
fàn

gěng






课堂演练
一、读一读,写一写。
守株待兔
宋国
耕种
触犯
脖颈
二、比一比,再组词。
株(

柱(

宋(

宁(

一株
柱子
宋国
宁可
待(

持(

等待
坚持
三、填一填。

+

=


+

=


-

=


+

=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
2.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坐车人所犯的错误,比较两则寓言的异同。
3.背诵课文。
齐声读一读课文,读完说一说故事大意。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故事大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人物行为,来体会想法吧!
兔子为什么而死?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跑得快
撞到树上
所以死了
撞树折颈而死
一只兔子撞到树上,这事儿是不是天天有呢?种田人对这件事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读一读第四句话。
做:放下农具,
守在树旁。
想: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子,兔子,快来吧。我等着你呢!
喜滋滋
乐呵呵
心花怒放
喜气洋洋
神采飞扬
手舞足蹈
喜出望外?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
你能用哪些词语形容种田人的好心情呢?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跟老师一起读,读出这个种田人的好心情吧!
语调上扬,加重语气,表达宋人迫切想再一次得到兔子的心情。
齐读最后一句话,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课后第2题)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这个人没有再得到兔子
被宋国人嘲笑
其他人听说这个事情会怎样笑话他呢?
对意外的事怎么能心存侥幸呢?不劳而获能行吗?
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偶然发生的,怎么会天天有呢?
现在我们来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梳理故事的逻辑关系。
因为宋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所以
因释其耒而守株。
因为宋人“因释其耒而守株”,所以
田地荒芜,一无所获。
因为“兔不可复得”,所以
身为宋国笑。
偶尔买一次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生活中有没有和守株待兔的农夫类似的人呢?

株,
而死。
走触
折颈
宋人有

中有

耕者


(课后第1题)
背诵指导

复得,而身为

不可
宋国笑

而守株,冀

释其耒
复得兔
按要求默读阅读链接中的《南辕北辙》。
要求:先了解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想想这个人所犯的错误,然后和同学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
先来说说故事大意吧!
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想一想: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
故事中的人,一心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这样他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方向错了,条件再有利,也会离成功越来愈远。
讨论交流:《守株待兔》和《南辕北辙》中的两个人有什么异同?
一个做事不努力,妄想不劳而获;另一个虽然努力,三十方向不对,劳而无功。
两个人都不动脑筋,做了愚蠢的事情。
《韩非子》中还有许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
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还为人们广泛运用,课后同学们可以多多阅读。
结构梳理
守株待兔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
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农夫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整天守着


,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
过日子,是
的。
主题概括
树桩
被撞死的兔子
好运气
不会有好结果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拓展延伸
刻舟求剑
买椟还珠
盲人摸象
亡羊补牢
一、根据字的意思连线。
课堂演练





放下
希望
于是
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守株待兔》的故事。
有个宋国人在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倒树桩,折断脖子死掉了。这个人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三、你觉得课文中的农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他为了一次偶尔撞树而死的兔子而不去管理田地,是个不想靠劳动生活的人。(共2张PPT)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啊?”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边走啊?”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啊!”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根据《战国策·魏策四》相关内容改写
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