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Ⅰ卷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Ba:137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NaCl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溶于水
B.溶液呈中性
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D.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2.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A.石灰石做华表
B.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熟石灰作干燥剂
D.碳酸钠制洗涤剂
3.关爱生命,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医疗上用食用盐配制生理盐水
②可以用炉具清洁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③厨房中可以用工业用盐代替食
盐来烹调食物
④被蚊虫叮咬后在患处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减轻痛痒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探究大理石的性质时,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大理的板砖碎片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B.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可作灭火剂
C.实验室里可用大理石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D.大理石雕像不易受酸雨侵蚀
5.下图是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偏弱酸性的原因:SO2+H2O=H2SO3
B.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C.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h2O+CO2↑
D.工业上用熟石灰制取烧碱:Ca(OH)2+2NaNO3=Ca(NO3)2+2NaOH
7.下列物质分别能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铜溶液反应并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氯化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钡溶液
D.氧化钡溶液
8.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入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
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
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
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u2+、Mg2+、NO3-、OH-
B.H+、SO42-、CO32-、Ba2+
C.k+、NO3-、Cl-、Na+
D.h+、NO3-、Ca2+、OH-
10.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1)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蒸馒头时,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加入小苏打,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12.我国曾发生多次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1)食盐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亚硝酸钠和食盐中都含有的离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___
(3)亚硝酸钠与氯化铵共热能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X↑+2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该化学方程式里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未表现出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填序号)。
A.+3
B.-3
C.0
D.+5
三、实验探究题
13.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
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计算题
14.某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
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Ⅱ卷
化学肥料(课题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
1.氮肥能促进植物的枝叶繁茂,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
A.
KH2PO4
B.
K2SO4
C.NH4NO3
D.
Ca3(PO4)2
2.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硫酸钾[K2SO4]
B.尿素[CO(NH2)2]
C.硝酸铵[NH4NO3]
D.磷酸二氢钾[KH2PO4]
3.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4.今年我市部分地区的小麦得了“软骨病”,出现倒伏现象,为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应提前施用的化肥是(
)
A.
NH4H2PO4
B.CO(NH2)2
C.K2CO3
D.
NH4HCO3
5.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减少环境污染,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尿素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B.硝酸钾是一种常用的氮肥
C.观察化肥的颜色就可以区分磷矿粉和硝酸铵
D.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效果更好
6.对某pH=2的溶液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下列结果合理的是(
)
A.
KNO3
K2CO3
NaNO3
CaCl2
B.KCl
NaHCO3
K2SO4
NaCl
C.
NaCl
ZnSO4
KNO3
KOH
D.HCl
MgCl2
Na2SO4
NaCl
7.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
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
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
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
8.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用二氧化碳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D.用稀盐酸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9.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的改良,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对农作物的高产丰收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可将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在铁质容器中混合
B.草木灰属于氮肥,能促使农作物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C.使用农家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D.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碱性,从而改良碱性土壤
10.化肥碳酸氢铵具有以下性质:易溶于水,受潮时在常温下即能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越快,遇碱性物质时也会放出氨气。该化肥在运输、贮存和施用中做法错误的是( )
A.运输时注意密封
B.贮存时不能受潮或暴晒
C.与草木灰混合施用
D.施用后立即盖土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如图是化肥硝酸铵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1)从说明上可以判断硝酸铵应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撞击易爆炸
C.受热易分解
(2)若把硝酸铵溶于水配成溶液并用pH试纸检测溶液酸碱性,发现常温下溶液的pH=6,则该盐溶液呈_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硝酸铵与碱反应生成硝酸盐,写出硝酸铵与熟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下表A、B、C三组选项中,有一组物质能够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项中符合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由乙生成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甲物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3.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现对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①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KOH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2CO3溶液呈碱性,CaCl2溶液、KCl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假设Ⅰ:只含KOH;假设Ⅱ:含KOH和K2CO3;假设Ⅲ:只含K2CO3
【进行实验】
【拓展应用】完全变质的KOH也有利用价值从K2CO3的组成或性质看,K2CO3在农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四、计算题
14.某复合肥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请回答:
(1)从肥效的角度看,共有________种有效元素。
(2)该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尿素中碳、氧、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________kg.
(4)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写一种)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
Ⅰ卷
生活中常见的盐(课时整合卷)
1.A
2.D提示:A.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不是石灰石,故错误B.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不能作干燥剂,故错误;D.碳酸钠呈碱性,可用于制洗涤剂,故正确
3.D提示:①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医疗上用纯净的氯化钠(食盐中含有杂质)配制生理盐水,故说法错误。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炉具清洁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故说法错误。③工业用盐有毒,厨房中不能用工业用盐代替食盐来烹调食物,故说法错误。④被蚊虫叮咬后在患处涂上一些碱性物质可以减轻痛痒,但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氢氧化钠溶液,故说法错误。故①②③④说法均错误
4.d
5.C
6.C
7.D
8.A提示: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使
气球膨胀,产生浮力,因此,该实验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正确;B.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减小,错误;C.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错误;D.酸钙和醋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该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错误。
9.C〔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离子共存问题。A中Cu2+、Mg2+和OH?分别生成氢氧化铜和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中H+和CO32-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SO42-和Ba2+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中K+、NO3-、Cl-、Na+之间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D中H+和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10.D
〔提示:结合图像分析可知,a点时,稀盐酸仍有剩余,此时溶液是盐酸、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红,A正确;bc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开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MgCl2+2NaOH=Mg(OH)2↓+2NaCl,B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整个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和其他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等故氯离子数目未改变,C正确;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故此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D错误
11.(1)NaCl
(2)NaHCO3
12.(1)NaCl
(2)Na+
(3)N2
D
13.(1)不正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部分变质
(3)如图所示。
〔提示:(1)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为碳酸钠,酸钠属于盐,易溶于水,但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属于碱,其溶液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甲实验中,不论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溶液都会变为红色,无法得出正确结论;(2)乙实验中,向样品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由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碳酸钠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及过量的氯化钡均显中性,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由此可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氢氧化钠部分变质;(3)向样品中加入稀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无气体产生,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盐酸继续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当碳酸钠完全反应后,再加盐酸,无气体产生,据此可画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变化的图像。
14.(1)23.3
(2)9.8%
[提示:(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100g+100g-176.7g=23.3g。(2)解: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x,则:H2SO4+BaCl2=BaSO4↓+2HCl
98
233
x
23.3g
=,x=9.8g.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9.8%
Ⅱ卷
化学肥料(课时整合卷)
1.C提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化肥的种类。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A.KH2PO4中含有钾、磷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错误;B.K2SO4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错误;C.NH4NO3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正确;D.Ca3(PO4)2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错误。
2.D提示:硫酸钾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排除A;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N元素,于氮肥排除B;硝酸铵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N元素,属于氮肥,排除C;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K、P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选择D
3.D
4.C提示: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减少农业损失,应该适量施用的肥料是钾肥。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判断物质中是否含有钾元素,如果含有钾元素就属于钾肥。钾肥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A.NH4H2PO4含氮元素和磷元素,是复合肥,错误;B.O(NH2)2含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K2CO3含钾元素,属于钾肥,正确;D.NH4HCO3含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
5.B提示: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可以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A正确;硝酸钾中含有钾和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B错误;磷矿粉是灰色的,硝酸铵是白色的,观察化肥的颜色可以区分磷矿粉和硝酸铵,C正确;将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既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又能提高农作物产量,D正确。
6.D
7.D
8.D
9.C提示:A.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使波尔多液药效降低,故错误;B.草木灰属于钾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可适当施加钾肥,故错误;C.使用农家肥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故正确;D.农业生产中常用熟石灰降低土壤的酸性,从而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
10.C
11.A、B、C
(2)酸性
(3)2NH4NO3+Ca(OH)2Ca(NO3)2+2nH3↑+2h2O
12.(1)A
(2)CO2+2NaOH=Na2CO3+H2O
制玻璃(或其他合理答案)
提示:(1)A项,碳酸钠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碳酸钠能转化成碳酸钙,故A符合题意;B项,硝酸钠不会转化成氯化钠,故B不符合题意;C项,硫酸铜不会转化成氧化铜,故C不符合题意。(2)乙生成
甲的反应可以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碳酸钠可以用来制玻璃、造纸等。
13.【查阅资料】2KOH+CO2=K2CO3+H2O
【进行实验】I有白色沉淀生成
酚酞试液变红
【拓展应用】作肥料
14.(1)3
(2)1:1:2:4
(3)2.5
(4)易潮解受热易分解
〔提示:(1)从肥效的角度看,共有氮、磷、钾三种有效元素。
(2)1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4。(3)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的质量为50kg×5%=2.5kg。(4)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易潮解,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