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
命 题:林文源 校对:徐 翔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赭色(zhě) 饿殍(piǎo) 恣意 (zī) 慰藉 (jiè)
B、按捺 (nà) 憎厌(zēng) 怪癖 (pǐ) 槎桠(chá)
C、自诩 (xǔ) 兴奋 (xìng) 摭拾 (zhí) 泥淖 (nào)
D、吮吸 (shǔn) 徜徉 (cháng) 粘贴 (niān) 绿(lù)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桑梓 沉缅 唏嘘 怅寥廓 惊魂甫定
B、炫目 炙热 诳语 水蒸汽 汗流浃背
C、天籁 诺大 曝背 怨天尤人 妄自菲薄
D、气概 田塍 急躁 以暴易暴 扬帆遨游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说起来非常令人诧异的,享受过自由自在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却布置了一个叫你们 的读书环境。
(2)我看到自己孤独的身影,在海边 地拉长缩短,百无聊赖,看日出日落,听潮涨潮消。
(3)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 在那里。
(4)那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烧红了西边半个天空,烤红了大地上的一切,这种景象令我 。
A、憎厌 寂寞 停滞 惊骇 B、憎厌 寂静 停滞 惊讶
C、厌倦 寂静 滞留 惊讶 D、厌倦 寂寞 滞留 惊骇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立学校虽然缺乏教学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公办学校学习,可以在亦步亦趋的基础上,渐渐走出自己的路来。
B、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
C、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一律概莫能外。
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虚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受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的传统压力,所以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B、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都会在另一次灾难里沉没。
C、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关于还没有坚定的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最危险的。
D、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毛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努力,由于教学成绩显著,使他多次受到省委、市委的表彰。
B、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如何防止个别公务员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C、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
D、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利用节日大打价格战,在商场里,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
7.下列对课文主要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沁园春·长沙》)
——“击”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字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B、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我的四季》)
——作者因为没有充足的准备便急于上路,在人生的夏季里曾遭遇挫折,所以收获的是干瘪的谷粒。作者因为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所以感到灰心、丧气。
C、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江南的冬景》)
——“明朗”,明快、晴朗。既指自然环境,更指人的心境:愉快、惬意,毫无压抑之感。
D、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我心归去》)
——作者用一个夸张了的细节对孤独与无聊进行描写,表现了身处异地他乡的空虚寂寞之情。
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10.下列句式特点说明不当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判断句)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D、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
1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知不可乎骤得(骤然,突然)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
C、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缓慢行走 )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
12.指出句子中“所以”的意思不同其他几句的一项( )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B、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Ⅱ卷
二、填空题(共17分)
13.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2)故木受绳则直, 。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4)吾师道也, ?
(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6)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
(7)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莫待无花空折枝。
(8)苟利国家生死以, 。
14.阅读课文片段,翻译划线句。(①②题各2分,③3分)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①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③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①
②
③
三、阅读理解(本题有三个阅读,共30分)
(一)《师说》节选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5.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
16. 找出上述文字中三组对比的内容,也可概括回答(3分)
①
②
③
(二)《想北平》节选
①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②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
③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④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象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⑤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7.第①—④段中,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特点,请写出其中三个主要特点。(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18.分析“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至少两点)(3分)
19.文章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这一笔好在哪里 (2分)
(三)课外阅读,完成20—23题。
《望春》 柯灵
离开龙山,又是一度月圆。小巷寂静的生涯,已渐觉相安若素;而且俗务困人,每天被琐屑的工作缠绕,也不复再有余裕坐对幽窗,悠然作遐想。只是龙山的望春花,至今还频来相扰,使人难忘。
龙山山腰的宿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种着两树高大的梧桐,三四棵矮小的黄杨,一株望春花。我迁入宿舍的时候,正是风雪连天的寒冬,梧桐早已落叶,望春花也只剩着疏落的空枝;惟有终年常青的黄杨木,还透示着几分生意。时节推移,渐渐由冬转春,气候虽已日渐暖和,大地却还沉睡未苏;第一个泄露了春讯的,就是那一树望春。草未曾茁青,树没有抽芽,望春花却在濯濯的枝头,开起了满树银白的花蕾。宿舍里深通世故的女佣,有意无意地说:“望春花开了,春天就快要来了!”
从那时起,不知为什么,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它杞忧。一天早晨,和同居的朋友在院前小立,我说:“望春花开得这样早,怕等不到春事烂漫,就要零落了罢!”朋友冷漠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外,他说:“望春真是最难看的花了!枝干僵秃,有花无叶,让它零落了也好!”更出我意外的,此后他竟几次表现对望春的嫌厌。我觉得很不平,有一次对他说了这样带刺的话:“放心罢,朋友!望春花不是为你开的,它并不要你赏识!”朋友还说:“谁教它开在这里,让我看见呢?”我怃然,没有再开口。
每天午后,柔阳拨逗着春意,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在黄杨木上纷飞。同居的伙伴们都到山麓去了,我总独自伫立院前,对望春作许久的顾盼,而且常不免为它担忧:“花开得早,自然也就谢得早,来时寂寞,去时冷落,岂不辜负了大好的春光!”——眼见望春花欣欣地开放,粉妆玉琢,洁白如雪,我越是倾心怜惜,我的隐忧也越是深切。
不幸的预想常常容易出现,春意盎然的一天早晨,紫槿花红出墙头,我终于发现望春的残葩零落在院中的草地上了。我像亲自串演了一出人间的悲剧,心头浸蚀了无名的怅惘。
我曾要决定,要为这素馨的花树写一篇童话:假定望春花是一个追求光明的少女,春天就是她理想的王国。肃杀的严冬使她发愁,料峭的寒风使她颤粟,她决定独自出发,向天涯海角寻觅春天。跋涉了无数山水,饱尝了无限苦辛,当她听见南国的燕子送来第一声呢喃,冬眠的蛰虫打了第一个呵欠,她知道自己的愿望快要达到,激动得发狂,立刻在寂寞的大地上,展开惨白的笑靥,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于是风暖了,草绿了,花开了。但春天刚来,自己却已经憔悴,在春阳温暖的怀中,作了含泪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我立下心愿要为望春抒写。但只恨自己才分太浅,几回铺,几番搁笔,我终于没有写成。
人事倥偬,如今我已离开了龙山,望春花的故事却依然频来相扰,甚至见她化为白衣的少女,婉转轻愁促请我对她践约。几日以前,因事偶上龙山,便去看看院前的望春,现在已经是绿叶成阴,迥非往日的丰姿了。我想,望春有知,对那过去的旧梦,怕也早如隔世,淡然忘却了罢?果然,那么我的心愿,这样也就算偿!
20.结合原文品读“我对这满树含苞的望春花发生了好感,而且有些为它杞忧”后,请回答:
(1)作者为什么会“发生好感”?(2分)
答:
(2)作者又为何“为它杞忧”?(2分)
答:
21.为了更好地表现望春的特点和“我”对望春的特殊情感,文中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试找出两处并简要加以说明。(6分)
答:一处是
二处是
22.“我”对望春花充满了深情厚意,请分析望春花在“我”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23.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作者住在龙山时,庭院里的一树望春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离开一年以后,仍是难以忘怀,每次想起都遐思无限,心中怅然。
B、文中用了“杞忧”“担忧”“隐忧”“怅惘”等词语,表明了作者对于望春花以及与望春花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着美好追求的人们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C、作者善于选用细小的素材来表现自己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思想;一树寻常的望春花在作用笔下却成了一个鲜活灵动、有着深厚意蕴的形象,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D、全文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其中穿插着丰富的想像,思路清晰而明朗;首尾以“频来相扰”相呼应,中间缝合紧密,结构严谨。
E、语言疏于雕琢,不刻意求工,给人一种清新自然之感。特别是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得所描绘和赞美的事物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四、语言表达(共7分)
24.对下面这段寓言中的雨伞的回答,写一句点评。(3分)
有人问躲在角落里的雨伞:“你在想什么?”伞笑了,它说:“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不需要我时就尽量少占地方。”
点评:
25.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意象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各2分,共4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选择参考:白雪 天平 火柴 彩虹
正面:
反面:
五、作文(60分)
26.请以“眼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自选; ②字数800左右; ③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答案卷
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Ⅱ卷
二、填空题(共17分)
13.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 (2) 。
(3) (4) ?
(5) , 。
(6) 。
(7) (8) 。
14.翻译划线句
① (2分)
② (2分)
③ (3分)
三、阅读理解(本题有三个阅读,共30分)
(一)《师说》节选(共5分)
15.(每空1分)①惑: ②不齿:
16.(3分) ①
②
③
(二)《想北平》节选 (共8分)
17.(3分)
18.(3分)
19.(2分)
(三)课外阅读,完成20—23题。(共17分)
20.(4分)
(1)(2分)
(2)(2分)
21.(6分)一处是
二处是
22.(4分)
23.( )(3分)
四、语言表达(共7分)
24.(3分)点评:
25.依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意象中任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两个有寓意的句子。(4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相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面。
选择参考:白雪 天平 火柴 彩虹
正面: (2分)
反面: (2分)
五、作文(60分)
请以“眼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自选;
②字数800左右;
③书写端正、卷面整洁,不得抄袭。
800
宁波市慈湖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选择题
1.B (A.恣zì意 C.兴xīng奋 D. 粘zhān贴) 2.D (A.沉湎 B.水蒸气 C.偌大)
3.A 4.A ("亦步亦趋":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 5.D 6.C (A.主语残缺,应去掉"使" B.否定不当,应去掉"不" D.不合逻辑,应为五折、四折甚至三折)7.B (作者并非灰气、丧气)8.D (A.冯-凭 B.趣-趋 C.生-性) 9.A (A.名作动 B.C.D.名作状)10.B (为陈述句) 11.C (缓慢行走的样子)12.C (用来;其它为"...的原因")
二、 填空题13. 14.略
三、 阅读
15.惑:糊涂 不齿:不屑一提
16.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和"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句读之不知,师焉"和"惑之不解,不焉"
③"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17.(1)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2)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3)布局匀调 (或:处处有空儿可自由喘气);(4)紧连园林、菜圃与农村(或;花多菜多果子多);(5)使人更接近自然(写出三点即可)
18. (1)表明北平"有个边际" (2)表明北平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3)表达"我"对北平的亲切感和依恋感
19. 点明题意,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耐人寻味;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四、 20. (1)因为望春花第一个泄露了春讯,预报春天到来的消息。
(2)望春花开得太早,作者担心等不到春事烂漫,它就会零落。
21.(1)用梧桐、黄杨和小草在气候变暖时依旧未抽芽茁青来反衬望春花开得早。
(2)用“同居的朋友”对望春花的嫌厌来反衬“我”对望春花的喜爱和担心。
22.是大胆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勇敢者的象征。她不畏严寒,饱尝艰辛,为的是把春天的消息及早地告诉人们;当春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她却带着满意的微笑,悄悄地离开了人间。在她身上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热切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3. A、D(A项不是“离开一年以后”,而是“离开一月以后”,因为开头说“又是一度月圆”。D项不是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应是以时间为线索来写的。)
五.语言表达及作用
24、一心考虑他人,是雨伞高贵的品格。(意思对即可)25、示例:白雪正面:你洁白无瑕,当春天来临时,牺牲自己,滋润大地。反面:表面上洁白无瑕,骨子里却藏污纳垢,同样一照就原形毕露。天平正面:你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反面:你徇私枉法,谁给你的东西多,你的重心就偏向谁。
六、作文(60分)略
座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