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历史)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4 16:1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广益实验中学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小明在巴黎卢浮宫的中文导游图里看到了右侧的图片,他做出的判断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
A.石柱下碑文是楔形文字
B.图中坐着的是阿育王
C.反映了王权神授的思想
D.石柱下面的碑文记载的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
A.西欧城市的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文艺复兴 D.工业革命
3.“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但是并不因此就显得缺乏力量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光荣革命  
C.英国组织的“反法同盟” D.工业革命
4.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①文艺复兴 ②“三角贸易” ③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④鸦片贸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 观察下列图片,哪一幅图中机器或工具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火车 D.轮船
6.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 (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十月革命的胜利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巴黎公社的成立
7. 下列关于《国际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词作者是欧仁·鲍狄埃
B.曲作者是狄盖特
C.这首歌是为纪念宪章运动而作的
D.这首歌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反抗斗争
8.林肯说:“一个妇人写了一本小册子,结果引起了一场战争。”这个妇人就是斯托大人,这本小册子就是举世闻名的奇书《汤姆叔叔的小屋》,我国早期泽作《黑奴吁天录》,这里的“战争”应该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西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朝鲜战争
9. 在1916年,有一次战役双方共死伤七十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这次战役指( )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10.“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下列哪项反映了上述观点
A.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11. 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给人们送来了光明,被称作人间盗火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12.贝多芬创作的乐曲中歌颂拿破仑英雄业绩的是( )
A.《命运交响曲》 B.《英雄交响曲》 C.《月兴奏鸣曲》 D.《悲怆奏鸣曲》
二.判断正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画“T”,错误的画“F”)
13.哥伦布和郑和都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本国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
14.章西女王是19世纪中期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杰出女英雄。 ( )
15.英国宪章运动的政治纲领是《人民宪章》,核心内容是工人要提高工资。( )
16.爱因斯坦创立了量子论,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
17.《向日葵》是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 )
三.材料解析题(共40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推动英国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促使工业革命开展起来。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们作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响应非凡的经济刺激的、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而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的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毫无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例如:19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的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蒸汽机的影响。(4分)
(2)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显著特点。(4分)
(3)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2分)
(4) 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试从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举一例并加以说明。(3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力,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所谓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
——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人权宣言》
材料二: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摘自人教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管理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1)材料一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俄国1861年的改革的历史作用?(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久保利通的观点在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4分)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与日.俄两国是通过哪两种不同途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哪两次政治运动对这两种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是位开明的君主,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典,使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私有财产在任务情况下都不收侵犯。它还否定了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原则。
材料三: 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足,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据材料一分析,拿破仑对于法国有何贡献?(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拿破仑法典》的性质?(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中的观点。(4分)
四.探究题(14分)
21.思想解放是行动的先导,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思想源泉。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反封建进步思潮经历了从思想到法律,再从法律到政治实践的过程。请回答:
(1) 请举出从14到19世纪欧洲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中国近代史上也有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请举出一例。(6分)
(2)欧洲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从产生的根源上来说,有何相同之处?(2分)
(3)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反封建的民主思潮走向法律实施阶段。请列举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或革命后所制定的重要法律文件,并指出它们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