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匆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匆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08 11:0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 8《匆匆》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通过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这篇课文,创作于二十年代,在表达上与现代文章有所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高于六年级学生的情感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方法
1.通过情境诵读和想象,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
2.通过讨论及问题探究,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的感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入:出示一组学生小学毕业照片,看看从一年级入校到六年级毕业都发生什么变化?感知时间来去匆匆,转瞬即逝,过得很快;于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便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匆匆》,出示课题,齐读。?????
1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品读第一自然段。?出示:??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
a.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把“燕子去了还来,杨柳枯了还青,桃花谢了还开”与时间流逝进行比较,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b.本段最后四个反问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4个问句,作者在问谁?可以理解为作者可能在问自己,也可能是在问你、问他,问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用问句表达心里的疑惑,他或许并不想让谁回答,而是想以发问的方式告诉人们无论对谁时间都是一去不复返的,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
c.理解四个追问时,可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作者写下这些文字时的心情?(惋惜、后悔、茫然、痛苦或无奈)?
学生谈感受,带着不同的体会与理解朗读。
?2、品读第二自然段。?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句话的理解要点是:?
a.“八千多个日子”是指作者从1898年出生到写作本文的1922年,一共是24年,八千多个日子。?
b.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比喻,把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的流”比作“大海”,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c.“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非常快。?
d.“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可以体会到作者面对逝去的日子,觉得自己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不禁流泪落汗。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在意时间的,因为只有珍惜时间的人,才能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才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才会用一日一日的计算时间。?
学生谈感受,指导朗读:要读出惋惜、留恋、自责之情。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在预习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
3.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同时也来引发大家的思考呢?用笔画下来。
三、品读感悟,体会感情?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特别关注刚才给你留下感觉的地方,争取读懂一两处,有疑问的质疑问题好交流,感受深的地方作好批注。
小结 ?通过朱自清的这篇散文,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时间匆匆,一去不复返,同学们,时间老人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老师想对大家说,请把握好生命中得分分秒秒吧,就从现在起开始抓紧每一天吧,因为抓住了今天,你将赢得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