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和极夜的解释》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2、过程与方法
用模拟实验的方式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
(2)在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学生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认识到极昼极夜现象与地球的自转,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三者共同作用)。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做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并用各种方式加以证明。
教学准备:
全班准备: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课件)
小组准备:地球仪1个,手电筒1个,,实验记录单1份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教师展示地球仪这位老朋友,请学生复习回答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并介绍我们生活的地方每天都会迎接白昼和黑夜的交替,但是地球的南极和北极地区却有许多令人感到奇怪的现象,以此导入新课
二、认识极昼和极夜现象
课件出示极昼极夜图片
学生质疑,激起学生探究极昼极夜现象的欲望
三 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解释
1、探究极昼极夜的形成
请同学们结合前几节课所学的地球运动知识,小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并把猜测引起极昼极夜现象的原因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2、小组同学进行猜测极昼极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小组同学讨论交流并汇报
学生猜测汇报预设:可能会提出与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3、小组模拟实验探究
教师出示模拟实验材料:地球仪 手电筒,并提问:实验材料分别模拟的是什么?
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南极北极分别在哪?
(2)地轴指向哪里?
(3)看到什么现象时说明出现了极昼?
(4)看到什么现象时说明出现了极夜?
小组同学综合运用地球运动知识,实验探究极昼极夜是怎样产生的,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学生开始实验操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实验结束,各小组汇报实验结论,并汇报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通过模拟实验,师生共同对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产生作出解释
探究地轴倾斜角度的重要意义。
探究地轴不倾斜的情况。
得出结论: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产生不仅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还和地轴倾斜也有关。
小组同学完善实验记录单。
探究地轴倾斜角度变大的情况。
如果地轴的倾斜角度再大一些会怎么样呢?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汇报预设:极昼和极夜的范围变大了
看来地轴这个倾斜角度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四 小结
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板书: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地轴倾斜
五 观看视频 加深认知
课件视频播放 极昼极夜的规律变化
六 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
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 )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12━次年3月
七 总结升华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