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 运动和力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课件共1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 运动和力 3.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教案+课件共1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1-06 08:58:09

文档简介

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表
第______小组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实验次数
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远、中等、近)
测量距离
中间数
1
1
2
3
3
1
2
3
5
1
2
3
小组讨论:分析自己组的数据,我们发现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是:橡皮筋缠绕圈
数越
,驱动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说一说绕不同的圈数时,手有什么感觉?
橡皮筋的形状分别是怎么样的?
体会:绕不同圈数时,手的感觉。
观察:绕不同圈数时,橡皮筋的形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因为……………(共11张PPT)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静止
运动

重力、拉力、
推力、反冲力
玩一玩橡皮筋
对折→松手
拉开一点
拉开很长→松一只手
绕手上(1圈、很多圈)
用橡皮筋让静止小车运动起来
车轴
车架
车轮




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研讨
像橡皮筋这样,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如果改变橡皮筋的缠绕圈数,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怎样?
如何验证?
12
10
9
10
15
11
12
12
汇报研讨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静止
运动
弹力《用橡皮筋驱动小车》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并认识橡皮筋在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在探究活动中,收集数据,能说出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运动距离的关系,
并尝试用弹力进行解释,建立力与运动之间的联系。
在收集、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草跑道、测量辅助板、记录单、磁性小车贴、橡皮筋(人手一条)。为全班准备:板贴、数据大磁贴、没绑皮筋的小车
1
辆。
【学习活动设计】
一、课前谈话
怎么样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二、导入聚焦(5
分钟)
玩橡皮筋,说感受
问题聚焦:你能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吗?
三、尝试用橡皮筋驱动小车(10
分钟)
观察小车,思考橡皮筋缠绕的位置。
观看视频,尝试用皮筋驱动。
研讨:使车轮转动的力来自哪里?
小结:车轮转动的力来自橡皮筋,像橡皮筋这样,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松手时,这个弹力作用在车轴上,让小车运动起来。
四、探究橡皮筋圈数与小车运动的关系(23分钟)
1.形成猜测,讨论研究方法。
如果改变橡皮筋的缠绕圈数,小车运动的距离将会怎样?如何验证?
2.
播放操作微视频。
3.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研讨。
层次一:观察数据,指向“圈数越多,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层次二:分析原因,指向“圈数越多,橡皮筋伸长越长,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距离越远”。
层次三:运用推理,运用前面的结论和分析,推测行驶更远距离需要的圈数,并说说推测的理由。
四、总结拓展(2
分钟)
总结:今天我们用弹力作为动力驱动小车前进,生活中还有哪些力也能作为动力让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而运动起来的小车为什么又会慢慢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