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整章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十五章整章水平测试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1-24 17:0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十五章整章水平测试题
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半径为2cm的⊙O中,12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是(  )cm。
A、     B、     C、2π      D、π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直径是弦
B、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
C、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这两条弧不可能是等弧
D、同圆中优弧与劣弧的差必是劣弧
3、如图,⊙O的直径CD过弦EF的中点G,∠EOD=40°,则
∠DCF等于( )。
A、80° B、50° C、40° D、20°
4、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A:∠B:∠C:∠D的比值为(  )。
A、4:5:3:2    B、3:4:5:2     C、2:3:4:5    D、5:2:3:4
5、已知两个圆互相内切,圆心距是2cm,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3cm,那么另一个圆的半径是( )cm。
A、1 B、5 C、1或5 D、不能确定
6、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如果该点与两切点为一等边三角形的顶点,且两切点间的距离为a,那么该圆的半径为(  )。
A、a    B、    C、    D、
7、如果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面,则它的母线与高的夹角为(  )。
A、15°    B、30°    C、45°    D、60°
8、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DC的延长线
相交于点E,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若∠E=50°,
∠F=30°,则∠A的度数是(  )。
A、50°     B、40°    
C、45°     D、55°
9、如图,⊙O的直径为10cm,弦AB的长为8cm,P是弦
AB上一点,若OP的长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点P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0、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且AB=2r,C、D为半圆的三等
分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πr2 B、πr2
C、πr2 D、πr2
二、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如果要用圆形铁片截出边长为5cm的正方形铁片,那么选用的圆形铁片的直径最小需要 cm。
12、圆的外切梯形的周长为10cm,则这个梯形的中位线长是 。
13、半径为5的⊙O内有一点P,且OP=4,则经过点P的最短的弦长是 。
14、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和宽分别为8cm和4cm的矩形,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cm。(结果保留π)
15、如图,B为⊙O直径EC延长线上一点,BA切⊙O于
点A,AD⊥EB,D为垂足,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是 (写
出两组)。
16、⊙O1和⊙O2相交于点A、B,它们的半径O1A=20,O2A=15,公共弦长AB=24,则△AO1O2的周长等于 。
17、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E是弧的中点,OE交弦
BC于点D,已知BC=8cm,DE=2cm,则AD的长为 cm。
18、⊙O的两条弦AB和CD相交于P,若AP、PB的长恰是方程x2-9x+12=0的两个根,且CP=3,则PD= 。
19、如图,△OC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AB为扇形,
AC=BD=2cm,AB=3cm,则图中阴影区域的面积是
________(答案用π表示)。
20、⊙O的直径是50cm,弦AB∥CD,且AB=40cm,CD=48cm,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 。
三、挑战你的技能(共50分)
21、(5分)如图,王林去同学王康家玩,在王康家的大门口
AB的一端B处拴着一条狗,绳子长1.5m,王康家的大门宽2m。
王林从哪里进门,才能避开这条狗,请你帮他设计一个进门路线,
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22、(6分)如图,已知PA、PB切⊙O于A、B两点,PO=4cm,
∠APB=60°,求阴影部分的周长。
23、(6分)如图,直线y=-2x+2与x轴交于点A,与
y轴交于点D,以AD为一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要
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画出一个面积为1.5π的圆,这可能吗?
为什么?
24、(6分)如图,⊙O的半径为10,AB为⊙O的弦,OC⊥AB
于C,AD⊥OB于D,当AB的大小发生变化时,猜一猜,OC2+CD2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不变的值,若发生变化,求其
变化的范围。
25、(9分)如图,正方形ABCD是⊙O的内接正方形,
延长BA到E,使AE=AB,连结ED。
(1)求证:直线ED是⊙O的切线;
(2)连结EO交AD于点F,求证:EF=2FO。
26、(9分)如图,AB为⊙O的直径,过弦AC的点
C作CF⊥AB于D,交AE所在直线于点F。
(1)求证:AC2=AE·AF;
(2)当C点在圆周运动时(C不与A、B重合),(1)中
的结论是否成立?给予证明。
27、(9分)如图,已知直线y=-x+4与x轴交于
A点,与y轴交于C点,⊙O1过点A、C且圆心在x轴上,
⊙O1与x轴交于另一点B,与y轴交于另一点D。
(1)求点O1的坐标;
(2)求O1到AC的距离。
四、思考与探索(10分)
28、(10分)如图,⊙O的直径AB=15cm,有一定长为9cm的
动弦CD在弧上滑动(点C与点A,点D与点B不重合),且
CE⊥CD交AB于E,DF⊥CD交AB于F。
(1)求证AE=BF;
(2)在动弦CD滑动过程中,四边形CDFE的面积是否发生变
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予以证明并求出这个不变的面积。
参 考 答 案
一、相信你的选择
1、B;
2、C;
3、D;
4、A;
5、C;
6、C;
7、B;
8、A;
9、D;
10、B.
二、试试你的身手
11、5;
12、2.5cm;
13、6;
14、或;
15、如:△BCA∽△BAE,△AEC∽△DEA∽△DAC,△OAB∽△ODA∽△ADB;
16、60或42;
17、;
18、4;
19、 cm2 [提示:S阴影=S△COD-S扇形AOB];
20、22cm或8cm(提示:分两中情况讨论)。
三、挑战你的技能
21、解:如图,以B为圆心,1.5m为半径画⊙B,王林
从⊙B左侧区域进门就能避开这条狗。
22、解:阴影部分的周长=PA+PB+弧AB的长=(4+)cm。
23、正方形的边长为=,其内部所能画出的最大的圆的半径为,这个圆的面积为()2π=π=1.25π<1.5π,因此不能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画出一个面积为1.5π的圆。
24、解:OC2+CD2的值不变。∵OC⊥AB ∴C为AB的中点,又∵AD⊥BD,CD为直角三角形ABD斜边上的中线 ∴CD=CA=CB,OC2+CD2=OC2+AC2=OA2=25。
25、解:如图,(1)连结O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E=AB,∴AE=AB=AD,∠EAD=∠DAB=90°。
∴∠EDA=45°,∠ODA=45°,∴∠ODE=∠ADE
+∠ODA=90°。∴直线ED是⊙O的切线。
(2)作OM⊥AB于M,∵O为正方形的中心,∴M为
AB中点。∴AE=AB=2AM,AF∥OM。∴,
∴EF=2FO。
26、解:(1)连结BC、BE,易证△ACD∽△ABC和△AFD∽△ABE。则AC2=AD·AB,及AE·AF=AD·AB,∴AC2=AE·AF。
(2)当C点在圆周运动时(C不与A、B重合),(1)中的结论仍成立。证明同(1)(略)。
27、(1)C(0,4), A(8,0), 设⊙O1的半径为R,则(8-R)2+42=R2 ,∴R=5,OO1=8-5=3, ∴O1(3,0)。
(2)AC==4, 作O1E⊥AC于E, 则AE=2。∴O1E2=O1A2-AE2 ,O1E==。即O1到AC的距离为。
四、思考与探索
28、解:(1)过O作OG⊥CD于G,由垂径定理得G为CD的
中点,又∵EC⊥CD,DF⊥CD,∴EC∥OG∥DF,∴EO=OF。而
AO=OB, ∴AO-OE=OB-OF,即AE=BF。
(2)四边形CDFE的面积不发生变化。连接OC,由(1)知
CG=CD=(cm),在Rt△OCG中,OG==
=6(cm)。∴S四边形CDFE=OG·CD=6×9=54(cm2)。即CD在弧AmB上滑动时,四边形CDFE的面积始终为54cm2。
备选题及答案:
1、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和7,且这两圆有公共点,则这两个圆的圆心距d为( C )。
A、10 B、4 C、4≤d≤10 D、4或10
2、如图,正△ABC内接于⊙O,P是劣弧BC上任意一
点,PA与BC交于点E,有如下结论:①PA=PB=PC;
②;  ③PA·PE=PB·PC。其中,
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B )。
A、3    B、2    C、1    D、0
3、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硬纸板剪去四角,使它成为正八边形,则这个正八边形的面积为 。
3、 ;
4、PA、PC分别切⊙O于A、C两点,B为⊙O上与A、C不重合的点,若∠P=50°,则∠ABC等于 。
4、65°或115°;
5、(12分)如图,AB是⊙O的直径,以OA为直径的⊙O1与
⊙O的弦AC相交于D,DE⊥OC,垂足为E。
(1)试说明AD=DC;
(2)求证:DE是⊙O1的切线;
5、解:(1)连接OD,易证△AOC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得AD=DC;
(2)连接O1D,只需证明O1D⊥DE即可;
6、(12分)从不在⊙O上的一点A,作直线交⊙O于B、C,若AB·AC=64,OA=10,求⊙O的半径。
6、解:如图,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点A在⊙O的内部时,作OH⊥BC于H,连
OB,在Rt△BOH和Rt△AOH中,OH2=OB2-BH2=OA2-AH2,
∴BH2-AH2=OB2-OA2=R2-102=R2-100。BH2-AH2=
(BH+AH)(BH-AH)=(CH+AH)(BH-AH)=AB·AC
=64。∴64=R2-100,R2=164,R=2。
(2)若点A在⊙A的外部,同样可证64=OA2-R2=100-R2,
 R=6。
∴⊙O的半径为6或2。
7、如图,已知E是△ABC的内心,∠A的平分线
交BC于点F,且与△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
(1)求证:∠DBE=∠DEB;
(2)若AD=8cm,DF:FA=1:3,求DE的长。
7、解:(1)∵E是△ABC的内心,AD平分∠A,∴∠ABE=∠EBC,∠BAD=∠DAC。
又∠DAC=∠DBC,∠DBE=∠EBC+∠DBC,∠DEB=∠ABE+∠BAD,∴∠DBE=∠DEB。
(2)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