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RJ)
第五、六单元检测卷
(70分 6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1.下列对人民军队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人民海军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人民空军部队成立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辽宁舰”是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D.2016年,成立八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在出海巡查时,曾需要向渔民借用船只。如今,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驱逐舰、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材料表明我国
A.向海图强 B.追求解放 C.谋求幸福 D.重视民生
3.同学们拟定收集右图内容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
2.辽宁舰、山东舰航母
3.歼?20战机升空
4.地空导弹实弹发射
A.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4.科技为中国火箭军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测试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中军帐”日趋现代化;“作战阵地人员生存保障”系列成果的应用,对提高战略导弹部队核反击作战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材料说明
A.火箭军是我国的新兵种 B.火箭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
C.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 D.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5.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6.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外交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往来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7.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日内瓦会议
8.下图中,中美贸易额发生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美国需要中国产品 B.中国消费能力提高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中美分歧已经消除
9.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0.1972年3月4日朝鲜《劳动新闻》社论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孤立政策遭到了总破产”,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件好事”。该社论评述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1.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A.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2.1964年10月,美国有文章写道:“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是指
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
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3.假如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文化工作者和英雄人物的伟大贡献,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的功臣——杨利伟 B.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钱学森
C.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 D.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屠呦呦
1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学完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后,准备出一期以“衣食住行·现代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赞颂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美好生活。以下不适合作为手抄报标题的是
A.丰富多彩的服饰变化 B.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
C.高速便捷的交通运输 D.简陋拥挤的居住环境
15.观察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右图),从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百姓的政治、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私家车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首选交通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辨析改错(8分)
16.科技、国防和外交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改正: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正:
【】(3)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举行的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改正:
【】(4)2003年10月,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上图中受检阅的部队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分)
材料二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国防科研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防建设“连续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3)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对此,请你谈谈感想。(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承办了多次国际盛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报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交政策出现了什么新特点?列举两次由我国承办的“国际盛会”。(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迈进,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归纳历史 感悟国防的强大】
时 间 成 就
1956年 A
B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年 C
D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熟识史实。请你完成上面表格的内容。(4分)
A: B: ?
C: ? D: ?
【图说历史 体验历史的变化】
(2)指出上图中的两位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就。(4分)
【总结历史 感悟历史发展真谛】
(3)你认为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依靠哪些因素?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你又该如何去做呢?(4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RJ)
第五、六单元检测卷
(70分 6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C A B D C A B C D A D A C D B
1.下列对人民军队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人民海军成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人民空军部队成立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C.“辽宁舰”是我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
D.2016年,成立八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新中国第一任海军司令萧劲光在出海巡查时,曾需要向渔民借用船只。如今,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导弹驱逐舰、核潜艇和航空母舰。材料表明我国
A.向海图强 B.追求解放 C.谋求幸福 D.重视民生
3.同学们拟定收集右图内容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
2.辽宁舰、山东舰航母
3.歼?20战机升空
4.地空导弹实弹发射
A.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4.科技为中国火箭军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翅膀。“导弹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测试技术一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型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战略导弹部队的“中军帐”日趋现代化;“作战阵地人员生存保障”系列成果的应用,对提高战略导弹部队核反击作战能力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材料说明
A.火箭军是我国的新兵种 B.火箭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科技进步
C.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 D.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5.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6.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外交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往来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7.印尼总统苏加诺谈到某次国际会议时说:“当中国龙、印度神牛、埃及斯芬克斯、缅甸孔雀、泰国白象、菲律宾虎和印尼牛一起共舞时,殖民主义将被彻底粉碎。”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日内瓦会议
8.下图中,中美贸易额发生变化的关键原因是
A.美国需要中国产品 B.中国消费能力提高
C.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D.中美分歧已经消除
9.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0.1972年3月4日朝鲜《劳动新闻》社论指出,这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孤立政策遭到了总破产”,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是件好事”。该社论评述的是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1.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成就取得的共同原因是
A.非洲国家的大力支持 B.日本谋求改善中日关系
C.美国改变对华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12.1964年10月,美国有文章写道:“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是指
A.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成功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
C.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3.假如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文化工作者和英雄人物的伟大贡献,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的功臣——杨利伟 B.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钱学森
C.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袁隆平 D.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屠呦呦
14.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学完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后,准备出一期以“衣食住行·现代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赞颂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美好生活。以下不适合作为手抄报标题的是
A.丰富多彩的服饰变化 B.日益丰富的饮食文化
C.高速便捷的交通运输 D.简陋拥挤的居住环境
15.观察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右图),从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百姓的政治、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私家车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首选交通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辨析改错(8分)
16.科技、国防和外交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
改正:“导弹驱逐舰”改为“核潜艇”(2分)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改正:
【×】(3)1955年,周恩来在印度举行的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改正:“印度”改为“印度尼西亚”(2分)
【×】(4)2003年10月,航天员翟志刚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改正:“翟志刚”改为“杨利伟”(2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上图中受检阅的部队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分)
名称:火箭军。(1分)组成: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1分)
材料二 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重点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加速国防科研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在“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国防科研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防建设“连续取得令全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原因。(4分)
党和国家的重视,科研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广大官兵的努力,人民群众的支持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3)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解放军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对此,请你谈谈感想。(4分)
我们为新中国取得辉煌的国防建设成就而感到自豪;人民解放军已成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我们要继续沿着科技强军之路走下去。(4分,答出两点即可)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1960年1月至3月 1975年1月至3月 1985年1月至3月
积极报道 0(0%) 2(2%) 51(14%)
消极报道 323(95%) 81(87%) 88(24%)
中性报道 16(5%) 10(11%) 224(62%)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发挥着负责任大国的重要建设性作用,承办了多次国际盛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报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变化:由以消极为主到以中性为主。(2分)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国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2分)
(2)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外交政策出现了什么新特点?列举两次由我国承办的“国际盛会”。(4分)
特点:多边外交(或全方位外交)。(2分,言之有理即可)例: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2分,举出两例即可)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2分)
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升;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迈进,科学技术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归纳历史 感悟国防的强大】
时 间 成 就
1956年 A
B 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
1967年 C
D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加熟识史实。请你完成上面表格的内容。(4分)
A: 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分) B: 1966年(1分) ?
C: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分)? D: 1970年(1分) ?
【图说历史 体验历史的变化】
(2)指出上图中的两位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就。(4分)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分)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2分)
【总结历史 感悟历史发展真谛】
(3)你认为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依靠哪些因素?作为祖国未来建设者的你又该如何去做呢?(4分)
因素:党的正确领导,政府的大力支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工作。(2分,答出两点即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2分,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