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四单元练习题
第四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冷和(
)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2、日常生活中,烧水就是给水(
),将饮料放入冰箱就是为了使饮料(
)。
3、生活中,为了判断杯子里水的(
)程度,一般要先用手触摸杯子的外壁。
4、温度表示物体的(
),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5、(
)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其主要由(
)、(
)、(
)三部分组成。
6、常用的温度计有(
)、(
)、(
)。
7、常用的体温计有(
)、(
)、(
)。
8、
人体正常体温约(
)℃
;水沸腾温度一般是(
)℃;水结冰时温度一般是(
)℃。
9、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将温度计的下端(
)浸入水中。注意不要触碰到容器的(
),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面(
)。
10、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
)的现象制成的。(
)的热胀冷缩现象尤为突出,因此,一般的体温计都采用其作为填充液体。
11、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锥形瓶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橡胶塞上的玻璃管应该选用(
)一些的好。
12、常温下,水遇冷时体积(
),受热时体积(
)。
13、空气受热时体积(
),遇冷时体积(
)。由此可以得出,空气具有(
)的性质。
14、一个瘪了的、没破口的乒乓球放在(
)中就会重新鼓起来。
15、热气球能够升空或降落,这与空气的(
)有关。
16、制作“小喷泉”应用了(
)的性质,影响“小喷泉”喷射高度的因素主要与(
)、(
)、(
)。
17、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
)的性质,(
)体积膨胀,(
)体积收缩。
18、1825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轨间(
)留缝隙,结果出现了扭曲和断裂。(选填“有”或“没有”)
二、选择
1、下列属于热的现象的是(
)。
A、暖气管发热
B、洗完澡,吹吹风
C、冰箱
2、将一杯开水放置在桌子上,水温的变化情况是(
),直至最后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
3、日常生活中,我们洗澡的水温一般是(
)。
A、10℃
B、50℃
C、30℃
4、水在变热的过程中,质量(
)。
A、变轻
B、变重
C、不变
5、测量水温时,手要拿住温度计的(
),这样才能准确测量温度。
A、上端
B、中端
C、下端
6、2003年春季抗击非典时,机场、码头、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用于测量体温的体温计是(
)。
A、玻璃体温计
B、电子体温计
C、红外线测温仪
7、测量水的温度,应选择刻度范围是(
)的温度计。
A、0℃~100℃
B、35℃~42℃
C、-20℃~50℃
8、-8℃读作(
)。
A、8摄氏度
B、减8摄氏度
C、零下8摄氏度
9、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一般在(
)之间。
A、0℃~42℃
B、35℃~42℃
C、20℃~30℃
10、体温计里面的液体(
)。
A、煤油
B、酒精
C、水银
11、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读数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B、
C、D、
12、在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除了烧杯还要用到的器材是(
)。
A、烧瓶
B、锥形瓶
C、试管
13、把同一支装有煤油的细玻璃管(一端开口)先放入冷水中一段时间,再立即放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细玻璃管中的煤油油面位置下降
B、细玻璃管中的煤油油面位置上升
C、细玻璃管中的煤油油面位置不动
14、用量筒取30毫升温度为60℃的水,倒入烧杯冷却后再用量筒测量,则测量的结果(
)。
A、小于30毫升
B、大于30毫升
C、等于30毫升
15、冬天的晚上,将塞着胶皮塞的空瓶子放到院子里,第二天早晨就会发现胶皮塞拔不下来了,这是因为(
)。
A、胶皮塞膨胀了
B、空瓶子遇冷收缩了
C、瓶子里的空气遇冷收缩了
16、气体的热胀冷缩与液体的热胀冷缩相比,(
)。
A、没什么区别
B、体积变化更明显
C、体积变化不明显
17、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有时会跳出来的原因(
)。
A.水减少了
B.气体膨胀
C.水增多了
18、空气会流动,下列适合装空气的容器是(
)。
A.气球
B.渔网
C.布袋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让气球鼓起来的原因一定是空气受热膨胀
B、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夏季
C、空气受热膨胀后,再受冷也不会缩小了
20、当我们刚从冰箱拿出玻璃瓶时,往往难以打开它的盖子,原因(
)。????????????
A.
盖与瓶口接触严??
?
B.
盖与瓶口没有压缩?
?C.
热胀冷缩,使瓶子拧不开
21、冬季,有时水缸或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
)。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水缸或自来水管就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三、判断
1、冷和热在生活中不是普遍存在的。(
)
2、冬天的时候,摸着铁块上比摸在纸箱上感觉冷。(
)
3、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是最准确的。?(
??)?
4、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后,液柱会上升。(
)
5、在测量水温时,小明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后再读数。(
)
6、温度计上的最小刻度值是1℃。(
)
7、体温计可以测量体温,也可以测量水温。(
)
8、学习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冬天时白昼短。(
)
9、冷水变热后,体积会变大,重量也会增加。(
)
10、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是相同的。(
)
11、矿泉水装得满不满与热胀冷缩没关系。(
)
12、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因此重量会增加。(
)
13、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只会造成危害。(
)
14、所有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5、制作小喷泉,选择材料是随便的。(?
?)?
16、制作时,我们可以不画设计图,任意制作。(??)?
17、喷管的粗细对小喷泉是有影响的。(??
)?
18、制作好“小喷泉”后,要测试并观察效果。(??)
19、自制“小喷泉”装置设计一定要合理。(
)
20、打气筒能使自行车轮胎鼓起来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
)
21、空气是看不见的,所有我们无法观察空气有没有膨胀和收缩。(
)
22、岩石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
)
23、由于钢比较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24、蜡加热以后会体积膨胀。(
)
四、实践
1、读出下列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并准确记录下来。
(
℃)
(
℃)
(
℃)
2、小明最近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再加上最近又学习过了温度计的使用,于是用自己家里的体温计测量了自己腋下的温度。请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支体温计吗?(
)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
),最低温度是(
)。
(3)小明现在的体温是(
)。
(4)小明到底有没有发烧呢?(
)
3、下面两幅图中,哪一幅是夏季时的架空线的状态?哪一幅是冬季时架空线的状态?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图一
图二
(1)我的判断:
(2)判断的依据:
五、实验
1、实验:判断水的冷与热
实验器材:三杯冷热不同的水???
第一杯水
第二杯水
第三杯水
摸一摸
热
凉
温
看一看
冒着水蒸气
,杯口壁上有水珠
无现象
无现象
实验过程:把三杯水放在桌子上,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并做好记录。
记录: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
铁架台、烧杯、冰块、细绳、实验用温度计、秒表
实验方法:用烧杯成半杯碎冰,放在铁架台上;用细绳系住实验用温度计的末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全过程,记录下测量的温度。
时间/分
0
2
3
4
5
6
温度℃
-0.1℃
-0.1℃
0
℃
0.1℃
0.2℃
0.3℃
记录: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分别测了不同温度的水在一段时间内温度变化的情况,得到了如下数据:
温度的变化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自来水
22℃
22℃
22℃
22℃
22℃
温水
40℃
38℃
36℃
35℃
34℃
烫手的热水
75℃
70℃
56℃
63℃
60℃
热水瓶里的热水
86℃
86℃
86℃
85℃
85℃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自来水的温度在此段时间内始终没有变化,可能是温度计坏了。
(
)
②在前2分钟时间内,温水温度下降的幅度比热水的更高。
(
)
③在此段时间内,热水温度下降的幅度比温水的要高。
(
)
(2)、上面实验数据错误的一组是(
)。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3)、那一组实验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温度计拿出水面后读的数
B.温度计坏了
C.不能确定
(4)、从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4、实验材料:锥形瓶、橡胶塞、温水、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盖紧装满水的锥形瓶,将锥形瓶依次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液柱的高度变化,做好记录。
水的条件
液柱现象
结论
放入热水
液柱水位明显上升
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增大
放入温水
液柱水位不变
温度不变水的体积无变化
放入冷水
液柱水位下降
温度降低水的体积变小
记录:
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课题:液体是否会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烧杯(2个)、锥形瓶、橡胶塞、细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冷水、热水。
实验过程及现象:(1)组装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并滴上红墨水,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盖紧,在细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好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并写出实验现象。
(3)将实验装置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液体(
)热胀冷缩的现象。
六、简答
1、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冷、热现象?(最少3种)
2、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呢?
3、在制作小喷泉时,先要进行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4、你从哪些方面对小喷泉的制作进行评价呢?
2(共25张PPT)
一、填空题
1、冷和(
热)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2、日常生活中,烧水就是给水(加热),将饮料放入冰箱就是为了使饮料(变冷)。
3、生活中,为了判断杯子里水的(冷热)程度,一般要先用手触摸杯子的外壁。
4、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5、(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其主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
6、常用的温度计有(体温计)、(气温计)、(实验用温度计)。
7、常用的体温计有(水银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
)、(红外线测温仪)。
8、
人体正常体温约(36.5)℃
;水沸腾温度一般是(
100)℃;水结冰时温度一般是(0)℃。
9、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应将温度计的下端(垂直)浸入水中。注意不要触碰到容器的(
壁和底),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进行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
10、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
水银)的热胀冷缩现象尤为突出,因此,一般的体温计都采用其作为填充液体。
11、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为了能够清楚地观察锥形瓶中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橡胶塞上的玻璃管应该选用(细)一些的好。
12、常温下,水遇冷时体积(变小),受热时体积(变大)。
13、空气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由此可以得出,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4、一个瘪了的、没破口的乒乓球放在(
热水
)中就会重新鼓起来。
15、热气球能够升空或降落,这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有关。
16、制作“小喷泉”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影响“小喷泉”喷射高度的因素主要与(
容器的大小
)、(喷管的粗细)、(加水量的多少)。
17、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收缩。
18、1825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轨间(没有)留缝隙,结果出现了扭曲和断裂。
二、选择
1、下列属于热的现象的是(A)。
A、暖气管发热
B、洗完澡,吹吹风
C、冰箱
2、将一杯开水放置在桌子上,水温的变化情况是(A),直至最后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变化
3、日常生活中,我们洗澡的水温一般是(B)。
A、10℃
B、50℃
C、30℃
4、水在变热的过程中,重量(C)。
A、变轻
B、变重
C、不变
5、测量水温时,手要拿住温度计的(A),这样才能准确测量温度。
A、上端
B、中端
C、下端
6、2003年春季抗击非典时,机场、码头、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用于测量体温的体温计是(
C)。
A、玻璃体温计
B、电子体温计
C、红外线测温仪
7、测量水的温度,应选择刻度范围是(A)的温度计。
A、0℃~100℃
B、35℃~42℃
C、-20℃~50℃
8、-8℃读作(C)。
A、8摄氏度
B、减8摄氏度
C、零下8摄氏度
9、体温计的刻度范围一般在(B)之间。
A、0℃~42℃
B、35℃~42℃
C、20℃~30℃
10、体温计里面的液体(C
)。
A、煤油
B、酒精
C、水银
11、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读数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B)。
12、在做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时,除了烧杯还要用到的器材是(B)。
A、烧瓶
B、锥形瓶
C、试管
13、把同一支装有煤油的细玻璃管(一端开口)先放入冷水中一段时间,再立即放入热水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
A、细玻璃管中的煤油油面位置下降
B、细玻璃管中的煤油油面位置上升
C、细玻璃管中的煤油油面位置不动
14、用量筒取30毫升温度为60℃的水,倒入烧杯冷却后再用量筒测量,则测量的结果(A)。
A、小于30毫升
B、大于30毫升
C、等于30毫升
16、气体的热胀冷缩与液体的热胀冷缩相比,(B)。
A、没什么区别
B、体积变化更明显
C、体积变化不明显
17、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有时会跳出来的原因(B)。
A.水减少了
B.气体膨胀
C.水增多了
18、空气会流动,下列适合装空气的容器是(A)。
A.气球
B.渔网
C.布袋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能让气球鼓起来的原因一定是空气受热膨胀
B、自行车爆胎多发生在夏季
C、空气受热膨胀后,再受冷也不会缩小了
20、当我们刚从冰箱拿出玻璃瓶时,往往难以打开它的盖子,原因(C)。????????????
A.
盖与瓶口接触严??
?
B.
盖与瓶口没有压缩?
?C.
热胀冷缩,使瓶子拧不开
21、冬季,有时水缸或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A)。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水缸或自来水管就冻裂了
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三、判断
1、冷和热在生活中不是普遍存在的。
(×)
2、冬天的时候,摸着铁块上比摸在纸箱上感觉冷。
(√)
3、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是最准确的。
(×)
4、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后,液柱会上升。
(×)
5、在测量水温时,小明把温度计拿出水面后再读数。
(×)
6、温度计上的最小刻度值是1℃。
(×)
7、体温计可以测量体温,也可以测量水温。
(×)
10、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相比较,它们的重量也是相同的。
(×)
11、矿泉水装得满不满与热胀冷缩没关系。
(×)
12、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因此重量会增加。
(×)
13、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只会造成危害。
(×)
14、所有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15、制作小喷泉,选择材料是随便的。
(×)
16、制作时,我们可以不画设计图,任意制作。
(×)?
17、喷管的粗细对小喷泉是有影响的。
(√)?
18、制作好“小喷泉”后,要测试并观察效果。
(√)
19、自制“小喷泉”装置设计一定要合理。
(√)
20、打气筒能使自行车轮胎鼓起来与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有关。(×)
21、空气是看不见的,所有我们无法观察空气有没有膨胀和收缩。(×)
22、岩石会因为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缝。(√)
23、由于钢比较坚硬,所以钢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4、蜡加热以后会体积膨胀。(√)
四、实践
1、读出下列温度计上所显示的温度,并准确记录下来。
(21℃)(-9℃)
(37.8℃)
2、小明最近觉得身体有些不舒服,再加上最近又学习过了温度计的使用,于是用自己家里的体温计测量了自己腋下的温度。请仔细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
(1)这是一支体温计吗?(是)
(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最低温度是(35℃)。
(3)小明现在的体温是(38.8℃)。
(4)小明到底有没有发烧呢?(发烧了)
3、下面两幅图中,哪一幅是夏季时的架空线的状态?哪一幅是冬季时架空线的状态?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图一
图二
(1)我的判断:图一是夏季的,图二是冬季的。
(2)判断的依据:夏季时电线因热胀冷缩,受热变长,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就会松弛;冬季时电线因热胀冷缩,电线杆之间的电线就会紧绷。
五、实验
1、实验:判断水的冷与热
实验器材:三杯冷热不同的水???
实验过程:把三杯水放在桌子上,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并做好记录。
记录:
结论:我们可以大致知道物体是冷的还是热的,不能准确地知道冷热程度。
?
第一杯水
第二杯水
第三杯水
摸一摸
热
凉
温
看一看
冒着水蒸气
,杯口壁上有水珠
无现象
无现象
2、实验材料:
铁架台、烧杯、冰块、细绳、实验用温度计、秒表
实验方法:用烧杯成半杯碎冰,放在铁架台上;用细绳系住实验用温度计的末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温度计放入烧杯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全过程,记录下测量的温度。
记录:
我发现:当冰没有完全融化成水时,温度稳定;当冰完全融化成后,温度开始上升。
时间/分
0
2
3
4
5
6
温度℃
-0.1℃
-0.1℃
0
℃
0.1℃
0.2℃
0.3℃
3、实验课上,小明和同学分别测了不同温度的水在一段时间内温度变化的情况,得到了如下数据: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自来水的温度在此段时间内始终没有变化,可能是温度计坏了。
(
×
)
②在前2分钟时间内,温水温度下降的幅度比热水的更高。
(×)
?
温度的变化
0分钟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自来水
22℃
22℃
22℃
22℃
22℃
温水
40℃
38℃
36℃
35℃
34℃
烫手的热水
75℃
70℃
56℃
63℃
60℃
热水瓶里的热水
86℃
86℃
86℃
85℃
85℃
③在此段时间内,热水温度下降的幅度比温水的要高。
(√)
(2)、上面实验数据错误的一组是(
C
)。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3)、那一组实验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A.温度计拿出水面后读的数
B.温度计坏了
C.不能确定
(4)、从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
随着时间的延长,自来水的温度因与环境温度相同,始终保持不变,而其他冷热程度不同的水,温度会持续下降。
4、实验材料:锥形瓶、橡胶塞、温水、热水、冷水
实验过程:将带有玻璃管的橡胶塞盖紧装满水的锥形瓶,将锥形瓶依次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观察液柱的高度变化,做好记录。
记录:
总结:水受热后体积膨胀,水受冷后体积缩小,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水的条件
液柱现象
结论
放入热水
液柱水位明显上升
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增大
放入温水
液柱水位不变
温度不变水的体积无变化
放入冷水
液柱水位下降
温度降低水的体积变小
5、实验课题:液体是否会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烧杯(2个)、锥形瓶、橡胶塞、细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冷水、热水。
实验过程及现象:
(1)组装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装满水并滴上红墨水,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盖紧,在细玻璃管上用小皮圈做好记号。
(2)将实验装置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并写出实验现象。
细玻璃管中的红色水位上升
(3)将实验装置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并写出实验现象。
细玻璃管中的红色水位下降
实验结论:液体(
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六、简答
1、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冷、热现象?(最少3种)
热的现象:燃烧的火炉、暖气片、沙漠……
冷的现象:电扇、冰箱、冰川……
2、为什么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温呢?
因为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水沸腾的温度一般为100℃,水的温度大于体温计的刻度,因此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水的温度。
3、在制作小喷泉时,先要进行设计,要考虑哪些因素?
选择什么材料、多大的瓶子做容器?选择什么粗细的材料做喷管?瓶子里的水要有多少?浇的水要有多热?……
4、你从哪些方面对小喷泉的制作进行评价呢?
材料是否合适?
装置设计是否合理?
瓶子里液体的量是否合适?
效果是否明显?
成品是否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