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2
反射是怎么发生的?
3
4
构成反射弧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课程导入
新课学习
神经细胞的结构
神经元
细胞体(内含细胞核)
突起
树突(多个、短而呈树状分枝)
轴突(一个,长而分枝少)
新课学习
神经元之间有何共同之处?
神经元的功能
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能迅速的发生反应。
新课学习
电刺激
产生收缩
神经冲动的传播
神经冲动以何种形式传播?
坐骨神经
腓肠肌
神经冲动
新课学习
神经冲动
电刺激
请在分析右图灵敏电流计两极间的电位。
电位的变化与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有关吗?
新课学习
极化
反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
1、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处于极化状态,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2、接受刺激,去极化,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成为反极化状态。
3、神经纤维膜恢复极化状态,即复极化的过程。
为什么在神经纤维膜上会出现极化状态呢?动作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呢?
新课学习
极化状态
1、膜外钠离子浓度高,膜内钾离子浓度高。
2、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较高,钾离子可扩散到膜外。.
反极化状态
感受刺激,钠通道先开放,大量钠离子内流,使膜成为反极化状态。
去极化
极化状态
钠通道关闭,钾通道打开,大量钾离子外流,使膜恢复极化状态。
复极化
神经冲动的产生
新课学习
动作电位的传导
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式?
膜内电流的方向?
膜外电流的方向?
动作电位传导的方向?
神经冲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吗?
新课学习
若刺激部位在A点,兴奋的传导方向?
神经冲动传导特点:
1、无衰减:信号强度不变
2、绝缘性:两条神经纤维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
3、双向性:神经冲动从产生处在向两个方向传导
新课学习
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的呢?
新课学习
突触的结构
新课学习
突触间的兴奋传递
这种传导的方式?和特点?
新课学习
神经冲动传导与突触传递的比较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号形式
生物电
神经递质
传导速度
快
慢
实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特点
双向性
单向性、突触延搁
新课学习
思考:当你的手触摸到尖利的物体时,你的手会立即移开,并感觉疼痛。请写出与上述过程相关的兴奋传导途径。
新课学习
图中由几个神经元细胞构成?写出图中①~⑤结构名称,说说它的作用.
讨论:
1)、如果将②处传入神经剪断分别刺激断口处的外周段和向中段,能否引起⑤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③脊髓灰质,分别用有效刺激刺激①和④处,能否引起⑤发生 相应的活动?
反射弧的结构
新课学习
肌肉
敲击M
图示一膝跳反射的神经传递途径。如果对某人的M处敲打,虽有知觉但无反应,则图示中受损的部位是
A.W B.X C.Y D.Z
新课学习
人体的神经系统
新课学习
1.大脑的平均重量为1400g,一般为人体体重(60kg)的1/43.
2.大脑中神经细胞的个数为140亿个.
3.大脑的表面积为2 200cm2。
新课学习
大脑的功能区
新课学习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神经解剖学家保罗·白洛嘉在巴黎召开的人类学会议上,公布了一个令人感兴趣的病例:
检查结果一无所获:病人与讲话有关的肌肉和发音器官完全正常。
病人能听懂别人的话,能用面部的表情和手势同别人交流思想,可是说话非常困难,只能说一个“Tan”字,后人将之称为“运动性失语症”。原因何在?
资料:功能定位
新课学习
直到病人死后解剖检查才真相大白,他大脑左半球的额下回后部有病变,有鸡蛋那么大。这就表明不能说话的原因不在发音器官,而是在脑子。这个病变部位正好在大脑皮层控制口咽肌运动的区域(皮层中央前回底部,S区)之前,显然与口咽肌完成发音和说话有关。
白洛嘉区
(语言运动中枢)
新课学习
1874年,德国神经学家卡尔.韦尼克报告了另一病例:病人能主动说话,听觉也十分正常,然而奇怪的是,他听不懂别人的话,连自己的话也听不懂,后人称之为“听觉性失语症”。原因?
病人死后检查结果,大脑左半球的颞 上回后部(H区)有病变。因而,韦尼克推测,这一区域与理解语言有关,是语言感受中枢。
韦尼克氏区
资料:功能定位
新课学习
资料:功能定位
20世纪30年代,德国神经外科医生福斯特和加拿大梦特利尔神经研究所的潘菲尔德用电刺激各个部位,从引起的脑电反应来确定大脑皮大脑皮层的功能区。根据实验结果,他们绘制出了皮层上的功能区域图。
经过长期的努力,发现不仅身体的各部分都可以反映到大脑皮层上,而且绘制成图在大脑皮层上出现一个手足倒置的“变形矮人”。
新课学习
想一想!
1.科学家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2.确定的运动区在大脑皮层的位置?在控制躯体运动上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大脑代表区的小人出现不成比例是变形?
大脑皮层中央前回
新课学习
大脑皮层运动区
位置:大脑皮层中央前回
功能:控制躯体运动
特点:
支配对侧躯体运动
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
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皮层代表区的范围大小与
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
有关。
新课学习
资料:功能定位
负责说话和书写文字
负责理解听到的语言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