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异性反应》同步练习
-33020192405选择题
选择题
1
1、 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2、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4、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
A.吞噬细胞 B.B细胞或T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效应细胞
5、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
C.有免疫效应的是效应淋巴细胞
D.效应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
6、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508012700简答题
简答题
1.下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c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能被细胞a、b、c中_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
(3)d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________。
3.实验一: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2。
图1 实验一流程示意图
图2 实验一结果图
图中箭头表示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时间
(1)实验中,对B组小鼠的处理是作为A组小鼠的________处理。
(2)从图2可知,Ⅱ组与Ⅳ组相比,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________,说明血清中的________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细胞后,在4天内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________,说明该组T细胞(活化T细胞)________细菌数量的增长。由此推测该细菌生活在________。
(3)实验中,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________,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______天。
实验二:在体外观察小鼠的T细胞和巨噬细胞(一种吞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结果如图3。
图3 实验二结果图
(4)由图3可知,能有效杀伤细菌X的是__________细胞,而不是活化T淋巴细胞。
(5)有人假设,活化T淋巴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若用体外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包括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培养过活化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
b.培养过巨噬细胞的培养液
c.A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d.B组小鼠的巨噬细胞
e.培养过未活化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
f.细菌X
(6)该系列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病菌进入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通过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导致靶细胞破裂,抗原被暴露出来,进而被相应的抗体消灭。
2、答案:A 解析:胸腺是造血干细胞发育成T细胞的场所,没有胸腺机体不能形成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丧失,由于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到呈递、识别抗原的作用,所以体液免疫也大大降低,只有少数抗原直接呈递给B细胞的才能发挥体液免疫的作用。
3、答案:B 解析:B淋巴细胞的功能是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呈递抗原,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所以共有的特点是产生记忆细胞。
4、答案:B 解析:在首次感染中,抗原经过处理,呈递给B细胞,然后B细胞或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以及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二次感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或效应T细胞。
5、答案:D 解析:效应淋巴细胞包括两种:效应T细胞和效应B细胞,其形成过程如下:
6、答案:D 解析: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对一切病原体起作用,而不是专门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如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泪液和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杀菌作用等都属于此类。特异性免疫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特异性。
二、简答题
1.解析:由图可知c为效应B细胞,d为抗体,化学本质为免疫球蛋白。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答案:(1)体液 效应B细胞 (2)a、b (3)免疫球蛋白(或蛋白质)
2.解析:产生抗体必须有效应B细胞参与。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效应B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答案:(1)淋巴细胞 (2)抗原 (3)效应B细胞 编码抗体的基因 红细胞
3.解析:(1)A组注射细菌X,应是实验组,B组小鼠没用细菌X处理,注射生理盐水,应该为对照组。(2)Ⅱ组小鼠接触过细菌X,其血清中含有抗体,由图示可以看出,与没有接触过细菌X的Ⅳ组小鼠体内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注射来自于A组小鼠的T淋巴细胞后,Ⅰ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该组活化T淋巴细胞即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抑制细菌数量的增长,也由此推知,此免疫为细胞免疫,细菌X生活于细胞内。(3)分析图2知,Ⅰ~Ⅳ组小鼠感染的是细菌X,图2中是从第2天开始4组小鼠的脾脏内的活细菌出现不同变化趋势,故感染的时间是在注射T细胞或血清的前1天。(4)由图可以看出,活化巨噬细胞对细菌X的杀伤力最强。(5)题目给出的假设是活化T淋巴细胞释放某种物质活化了巨噬细胞,因此,实验组选择培养过活化T淋巴细胞的培养液,以培养体内没有活化T淋巴细胞的B组小鼠分离出来的巨噬细胞,观察其对细菌X的杀伤力。判断的关键是要从题干中找到关键词,如“活化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还要有引起免疫反应的“细菌X”。(6)根据本实验的操作过程可推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机理。
答案:(1)对照 (2)相同 抗体 无明显变化 抑制 细胞内
(3)细菌X 前1 (4)活化巨噬 (5)a、d、f (6)小鼠抗细菌X的免疫应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