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06 13:5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508026035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的第三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是在学习第一、二节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进一步学让学生了解两种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过程,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本节教学可按下面的思路设计:①针对免疫是不是越强越好的问题,引入免疫调节异常情况如过敏症的学习。②通过艾滋病导致人体免疫缺陷的现象,引入艾滋病发病机理的学习。③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它有自己的传播途径,从而引出人类要学会预防艾滋病的方法。
-20320141605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说出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和功能减退。
2.关注艾滋病,预防艾滋病,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材料分析,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能清晰表达观点,合理评价和自我评价;通过模型构建,能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有机的、辩证的免疫观;养成正确对待艾滋病的科学态度,做到洁身自爱;联系实际,提高健康生活、防范疾病的意识。
1016011430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过敏反应、艾滋病的预防。
【教学难点】
过敏反应和艾滋病的发病机理
-14605159385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
2、学生准备:教材。
-40005130810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正常人眼睛中的晶状体蛋白无法进入血液,当患者的晶状体破裂之后,必须将损伤眼睛的晶状体立即摘除,否则当破裂晶状体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人的血液之后,就成为机体自身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攻击正常眼中的晶状体蛋白。为何人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成分也起作用,造成自身的组织和器官损伤?
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
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机体把不该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对象当成抗原进行免疫,这种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好不好呢?
学生:讨论并试回答。
教师:师生互动后归纳出,免疫应答的作用是清除那些突破身体屏障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若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疾病有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教师:同学们知道自己及周边的人群中都有那些过敏症状吗?
学生:积极回答。
二、过敏反应
教师:课件给出各种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原因及过程是怎么样呢?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表述。
教师:引导学生对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体液免疫中的抗体的比较,讲解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学生:自己再次修正表述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教师:请同学们课后向你的家人说明过敏反应,将曾引起家人过敏的物质列在表上。利用这张表确定是否某些过敏会频繁出现在你的家里。
三、免疫系统功能减退
教师: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不好。那么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呢?会如何呢?
学生:思考,当抗原侵入时,免疫系统功能减退不能及时产生免疫应答。
教师:课件展示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是与生俱来的,如婴儿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异物缺乏免疫应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
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如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教师: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以来,全球已有2500多万艾滋病人丧生。现今在世界各地,每天有8000多名艾滋病患者死亡,每小时有600多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 。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报告显示:亚洲艾滋病例增加速度最快;全球近些年新增感染艾滋病毒的人当中,四分之一在亚洲;增长最快的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尼和越南。
学生:听讲思考。
四、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教师:讲述,艾滋病(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
教师:课件展示河南有个“艾滋病村”事件和大学生假扮艾滋病人索求拥抱 七成市民拒绝 。
学生:思考艾滋病为什么如此可怕?发病的机制是什么呢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艾滋病发病的机制,及危害性。引导学生思考传播途径?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作答。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述,给出准确的表述。
学生:思考并书写表达。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通过问题归纳1.艾滋病为什么这么可怕?2.我们如何远离可怕的艾滋病?引导学生反思本节的重点知识。
学生:反思上面的问题,做好理解。
【课堂小结】
教师:我们通免本章学习,用到了多个免疫学的概念,我们一起来构建个概念图。引导学生学习概念图的构建。
学生:积极构建。
教师:课件展示概念体系。
学生:修正自己的构建。
-20955154940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