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同时培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课 内 探 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100页,自学例1和例2
总结: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有哪几个步骤?
精讲点拨:
1、设未知量时,与数学、物理的要求比较有所不同,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否则会直接影响计算的结果。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左右对应,上下对齐,已知量带单位,单位要用字母符号表示,相对分子质量要计算正确。
4、列比例式要对应有序,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小数,带单位。
随堂练习:
1.电解36克水,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2.多少克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能得到44克二氧化碳?
随堂检测:(热爱学习,功到自然成)
1、实验室常采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若需制备二氧化碳8.8g,至少需要碳酸钙多少克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放出氧气。现分解3.4g的过氧化氢,能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课后延伸(选做)
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0g,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得剩余的固体物质13.6g,问:(1)生成氧气多少克?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